●村民领取蜜蜂代养分红 ●村民正在用机械化起垄 ●电商代收代销农特产品 本报记者 雷荣
阅读提示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令人振聋发聩。“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精准扶贫,越是到了攻坚阶段,越都是难啃的骨头。
越难啃,越要啃。针对因劳力、资金、技术缺乏的贫困群众的脱贫难题,宝塔区甘谷驿镇创新探索出“代养代种”新模式,以增强贫困户的“输血造血”功能,产业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全力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目前,全镇代养生猪6个村117户、蜜蜂3个村91户910箱,代种红薯7村346户、大棚蔬菜3个村39户。2019年,甘谷驿镇将全面推广“代养代种”模式,最终实现“产业覆盖,就业辅助,户户过硬,整村推进”目标。
脱贫攻坚,老弱病残无疑是老大难。这部分人大多需要政策托底,一旦“兜底”不“输血”,他们有可能立马返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而一味地“托底、输血”,无可避免地会灌输着“等靠要”思想,懒人越多,稳定脱贫越难。
怎么办?
办法总比困难多。近年来,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宝塔区甘谷驿镇把贫困户自有资源委托给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合作社)经营,由企业(合作社)代养代种,贫困户坐收红利,创新出一条新的“托贫”致富路子。
1 代养代种,让贫困户坐享红利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正是农民种地养殖繁忙的季节。
在宝塔区甘谷驿镇史家沟村,75岁的贫困户田建有却坐在搬迁不久的新房里,悠闲地看起了报纸。
“我家的地有人种了,再不用我老汉操心了。”不等记者开口,田建有笑着说道,“我不用投入本钱,也不用在地里干活,总之啥也不管,他们一年还给我2000元呢。”
“有这样的好事?”记者疑惑地问道。
“不仅田老,全镇光代种红薯的就有346户呢。”一旁的副镇长贺功介绍道,他们能有这样的好事,得益于全镇实施的“托贫”新模式。
从2017年开始,甘谷驿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脱贫新路子,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为农户提供种、收、卖等全方位服务,逐步扩大“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覆盖范围,采取龙头企业代养代种,贫困户坐享分红的合作模式,激发了内生动力和生产活力,一个个偏远拐沟村彻底摆脱了无产业、无收入、无人管的困境。
代养代种就是把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注入有能力有活力的龙头企业,用来购买2头猪、10箱中蜂或者2亩地,贫困户每年领取分红2000元,连续领取3年。3年后,贫困户优先选择继续代养代种,所有的成本、费用、后果均由合作社(公司)承担,贫困户零风险、零投入,旱涝保收。若是自养,则由合作社(公司)返还当初购买2头猪、7箱中蜂或者2亩地,并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以保底价优先回收。
“代养代种整合了扶贫资金,以此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无劳动能力、无技术支撑、无成本投入、无抗风险能力、无销售渠道等问题,破解贫困户无法脱贫、脱贫返贫的难题。”甘谷驿镇镇长孙霞介绍说,目前在全镇已实施了生猪、中蜂代养,红薯、大棚代种,其中代养生猪6个村117户、蜜蜂3个村40户400箱;合作社代种红薯7村118户、大棚蔬菜3个村42户。
“我年龄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再加上身体残疾又没有技术,给我资金我也不一定能种好养好。把资金交给合作社和公司代为使用,不用投成本、不用买操心,还可以领取分红,到合作社(公司)打零工。”何家沟村57岁的村民李春明代养了2头猪,拿到分红的他难掩喜悦之情,“在家门口挣安心钱,这样子稳当。三年期满后,我准备继续选择代养。”
2 农企联手,打造农业新业态
清晨,甘谷驿镇小张沟村一片静谧,在延安恒业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示范基地,一个身影穿梭在猪舍间,看着活泼的小猪奔跑跳跃,他的脸上泛起了微笑。
他是这家养殖场的主人——冯译,也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养殖大户。
在冯译的猪场,代养着全镇117户贫困户234头生猪。去年9月份,他给贫困户一次性分红23.4万元。
“算起来,我们代养猪不挣钱,遇到猪瘟还赔钱呢。”冯译说,与农民进行代养合作,对企业来说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养殖规模可以快速扩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同时,合作社有先进的技术、抗市场风险能力、完善的营销体系,最大程度上防护疾病疫情、抵御市场价格波动、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等优势,而这些养殖最关键的因素,恰恰是贫困户最缺乏的。
“搞养殖没有技术,如果遇到疫情成本也搭进去了,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放在合作社或企业的话,咱就不用担心。”罗家洼村的王彦龙说,他特别赞同代养代种,这样可以腾出时间从事别的工作再赚一些钱。
红薯是甘谷驿的一大品牌产品,所产的红薯品质好、口感佳,远近闻名。近年来,该镇建起了近万亩红薯园区,积极引导农民扩大优质红薯种植面积,推动红薯产业化发展。每年,红薯月饼、红薯干等系列产品搭乘“互联网+”快车卖到全国各地,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甘谷驿镇电商服务站负责人郭保史从事电商已有多年,如今的网店已打开了销路、积累了人气,销量逐年递增。2016年中秋节,“红薯月饼”6天时间就销售了18万元,2017年销售额增至38万元,2018年,红薯系列产品销售60余万元。
“公司代种后,零散的土地变得集中成片,便于机械化生产,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红薯产量品质。借助直营店和电商平台,企业开展订单式销售,可帮助贫困户的红薯产品销得出、卖得好。”郭保史说,今年他儿子的公司专门种植红薯,对于贫困户不仅代种,还优先高价代收、代销。
“我去年种了2亩红薯,一部分给亲戚朋友,一部分拉到街上售卖,人受罪不说,才卖到2000多元。跟他们公司卖得差远了。”田建有心中自有一本账。
冯译说,“农企合作,使得扶贫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户稳定分红,是一个三方共赢的结果。”
“贫困户种养是小打小闹,单兵作战,生产方式、销售方式都比较落后,收入不稳定、效益不会高。代种代养让农民由身份转变为一种职业,让农业生产由小耕作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孙霞说,“今年,甘谷驿镇将全面推广代养代种模式,覆盖更多贫困户,最终实现‘产业覆盖,就业辅助,户户过硬,整村推进’目标,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坚决做好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