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小艳 通讯员 白冰
柯小海总是有“心事”。当初做生意时,时时忙着持家挣钱。当上村支书后,又天天忙着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5月29日,记者来到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时,柯小海正忙着和黄陵矿业公司商议,希望公司出资在村上修建一座生产桥,帮助村民把成百亩的撂荒地给搞“活”。他说:“把那些撂荒地利用起来,就能让村民多一项产业,多一份收入。”
谈了好多回,事情总算有着落了,柯小海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开心:“总算又给乡亲们办成一件实事。”
说起给村上办的实事,村民说:“凡是小海给承诺的,就一定会兑现。”
村集体的“家底”越来越厚
“地少不保收,挑水半里路。雨天两脚泥,人往外面跑。”20年前的索洛湾,就像这个顺口溜描绘的一样,穷得远近闻名。
1999年,做生意的柯小海,突然决定回村参选村干部,一下子让索洛湾炸了窝。
“你还能当村干部,能干个啥?”当时,这样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要来当村干部,村民们似乎并不买账。
“我一定会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在质疑声中,当选为索洛湾村组组长的柯小海,当即给索洛湾人许下了诺言。
柯小海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学校。但没有钱,怎么办?柯小海就自己垫付资金、发动村民,把学校搬到私人家中,拆房改建,仅仅用46天就建起了10间大瓦房。第二件事就是修路,还是没有钱,他只能让群众投工投劳,但是没人来,柯小海就动员关系好的村民帮忙参与,在大家的努力下,3个月通村道路修通了。
这两件事,让穷惯了的索洛湾人觉得不一样了,村里好像正生出一股劲儿,村民也对这个新上任的毛头小子刮目相看。2000年,24岁的柯小海当选为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
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可柯小海另有心事。
“我们索洛湾,三到五年基本脱贫;五至十年,实现小康!”村支部大会上,柯小海又许下了一番豪言壮语。
诺许下了,必须要兑现,老百姓要的是看得见的好日子。
索洛湾之所以穷,穷在靠天吃饭,农作物种植单一。柯小海又自掏腰包带领群众前往外地学习取经。眼界一开,收获不小。专家建议索洛湾发展大棚蔬菜、培植蘑菇、养牛养羊,多业并举。
可乡亲们怕万一挣不了钱,还要赔上不少,都犹豫不决。
“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赔了算我的。”柯小海率先表态,腾出2亩地,建起蔬菜大棚,再养两头牛。
经过动员,29户愿意尝试。不到一个月,村里建起蔬菜大棚40亩,蘑菇培植面积600平方米。等到收获的时候,一筐筐蔬菜、菌菇运往山外,平均每亩地收入超过3000元。第二年,索洛湾陆续建成蔬菜大棚116个,并建起一家现代化粮食加工厂,当年盈利50万元。
但这仅仅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柯小海希望乡亲们能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003年,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开始筹建,规划占用索洛湾村部分土地。村民心里没底儿,可柯小海敏锐地感到这是个好机遇,煤矿原煤产量大,煤需要往外运,运输大有文章可做。但他也知道,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征地时他挨家挨户动员,并向乡亲们承诺,“大伙把地给我,就是把命给了我,我绝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经过与村民商议,柯小海提出“依托矿区,搞好三产,增加收入”的发展思路。
“柯书记,你就说咋干,我们都听你的。”有了大家的支持,他火速行动,采取村集体控股、全体村民入股的形式,建起了停车场、洗车场、运输公司,“依托矿区办企业”的模式,让索罗湾村收获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当年,项目就收入70万元,第二年,利润超过100万元。村集体有了积累,群众也得到了第一次集体分红,最高的一年每人分到1.7万元。
在柯小海带领下的索洛湾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揭缸见底到粮足仓满的巨变。
群众的“口袋”一年比一年鼓
村集体经济壮大以后,他又把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放在了第一位。
“大河有水小河满。”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柯小海让村民把属于自己的资源或资金折合为股份加入村集体经济,以此作为分红受益的本金,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比如,村办停车场就是村集体占51%的股份控股,全体村民以土地折股占49%的股份。峡谷寨风景区打造中,建设的129间民宿,根据户型和面积不同,村民只需出8至20万元的资金将其购买,并折合为股金持股,就能成为公司的股东。
索洛湾村紧邻黄陵国家森林公园,村里有上百年历史的崖居洞穴、天然河流湖泊,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柯小海一直思考着如何让这些资源优势转变为生产力。
2013年,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开工建设,为索洛湾带来了第二次发展机遇,这也和柯小海的想法不谋而合:打造美丽乡村,让索洛湾成为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度假胜地。
柯小海认为,只要跟着党的政策走,干啥能让群众挣钱就干啥。
2014年,村上多方筹措资金,开始启动建设峡谷寨风景区。经过调研讨论,村里从社区建设入手,围绕大公园打造小景点,开发了鱼池沟、沮河漂流、仿古牌楼等项目。同时,建立了山核桃工艺品加工厂、半亩田生态园、生态花园餐厅和采摘园,完善了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打造了集吃、住、娱乐、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条。
索洛湾村“家底”越来越厚,柯小海花钱却“抠”得越来越紧。
在峡谷寨“水帘洞”景点开工建设时,其中200米长的山谷凿洞规划中,工程方报价500万元。
景区到处都要花钱,而凿个洞就要花这么多,柯小海怎么想都不划算。
“报价高,咱就自己来。”乡亲们十分踊跃。柯小海请来技术员进行综合指导,再将村里劳力分组,定期轮休。穿山打洞虽苦,但整整一年时间,不计报酬的村民从未出现空班少员的现象。团结协作的索洛湾人,最后仅用49.85万元便顺利完工。
柯小海说:“自己是村里的当家人,这就跟在自己家当掌柜一样,要过好光景就要分分厘厘的‘抠’。”
但是对待村民,柯小海却又很“大方”。
从2004年开始,村委会统一为村民配发电视机、电冰箱,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并按月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每两年组织村民外出参观考察一次,每年每户可获得6000元以上的集体分红,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均可享受5000元的奖学金。
20年来,索洛湾村“换了人间”,有了柯小海这样的“领头人”,乡亲们拧成了一股绳。
说起变化,柯小海忘不了那次“西瓜事件”。前些年,索洛湾首次在村里免费发放西瓜,先到的人领走大的,后面来的只剩小的。一些村民悄悄议论,“大瓜或许是领导或他们的亲戚拿走了,普通群众只有小的。”
第二次发西瓜,每个瓜上都贴着编号,先在盒里抓阄,再对应领瓜。到了第三次,西瓜摆在地上,还让大家自己随便拿。结果,早到的村民都抱走了小的,大的留给其他人……“要当好这个掌柜,就要让村民信任你。”柯小海说。
如今的索洛湾村,景美人富产业好,联排的农家小院前花团锦簇、一辆辆小轿车诉说着农家人的好生活,忙碌的村民们都有赚钱的门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条产业链齐头并进,村民们的生活实现了“温饱——增收——小康”的三级跳,村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村集体经济累积达到2500余万元。
“索洛湾村能有今天,是党的政策好,也是小海带领大伙艰苦奋斗干出来的。”老支书路建民说。
乡亲们更是满足地说,“有了柯小海这样一心为公、没有私心的人,比这更美的日子还在前面等着呢。”
“我曾经说过,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什么是幸福?就是老百姓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在柯小海看来,自己也有“私心”,那就是努力兑现这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