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后整理决策下洛川苹果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王明智
  2017年以来,延安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形势,提出苹果产业后整理重大决策,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对采收后的果品进行一系列商品化处理,达到规格、质量和品质整齐一致,有序进入高端市场,让好苹果卖一个好价格;强化工业举措,开发与苹果相关联的高附加值产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果农全程参与到全产业链上,多环节、多渠道、多模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一、后整理对推动苹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果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由商品消费转入品牌消费,产业向优势区集中。在这种营销方式、消费理念转变和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格局下,实施苹果产业后整理是适应新形势下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后整理是建设现代果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洛川县加快苹果产业后整理,促使苹果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标准矮化果园5万亩,引进4.0智能选果线11条,智能化选果能力达到80吨/小时,建成冷(气调)库45万吨,占到总产量的50%,延刚果业在阿联酋迪拜建立了海外专卖店,洛川苹果融入“一带一路”。
  (二)后整理是做强苹果产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苹果产业后整理,有力地推动了洛川由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迈进,先后高标准建成苹果产业后整理示范园区和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国家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苹果产业园区共入驻果业规模企业64家,小微企业300余户,年产值达40亿元,项目科技贡献率达到40%,预计2020年底苹果综合产值将达到百亿元。
  (三)后整理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举措。在洛川县,苹果产业后整理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手段,2018年年底,累计培育苹果网店8000余家,果农直销苹果2万吨,增收1.1亿元;发展苹果关联企业300余家,安排长期岗位1000人次、季节用工1万人次,人均务工收入3500元以上;贮藏分级平均每斤苹果增值0.5元左右;龙头企业按照“企业+基地+会员”模式建立紧密型基地10余万亩,吸纳会员5000余户,户均分红2000元以上。
  二、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总体思路
  苹果是洛川县的主导产业,在推动现代果业富民强县战略中,必须把后整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生产提质增效和后整理增值双重发力。苹果产业是由产前和产后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只有全链条精准发力,才能保障生产出优质的果品,找到好的市场,卖到好的价格,开发出高价值产品,使农民获得更大收益。
  (二)坚持长远发展和阶段任务统筹推进的机制。规划设计是抓好产业的根本遵循,一个好的规划能够指导产业、企业按照市场原则理性化发展。规划管长远、阶段任务促发展,要将长远谋划和阶段工作有机结合。洛川苹果定位是优质鲜食,总面积50万亩、总产量90万吨,围绕这一目标定位和实际情况,冷(气调)库建设、选果线配置、加工开发等配套产业,都必须加以控制,稳定在合理水平,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和恶意竞争。
  (三)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推动双轮驱动。必须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发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作用,用好市场决定权、用活行政推波助澜作用,理清市场和政府关系,明确主攻方向,突出重点措施,通过市场找准发展方向,确定好目标方位,利用行政手段促进工作进度,撬动社会资源聚集。
  (四)实现政策资金益农惠农。如何更加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益农带农作用,确保公共财政资金保值、增值,还要在持续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探索财政资金股权化新机制和折股量化保底分红上下功夫,防止富了老板丢了老乡,确保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全面抓好苹果产业后整理关键环节
  (一)做大做强苹果品牌。近年来,洛川大力实施品牌兴果战略,通过争取冠名权、挖掘文化价值、宣传推介、个性塑造等举措,打造出了“洛川苹果”这一金字招牌,2018年品牌评估价值达72.88亿元。但品牌的知名度还不够响亮,还必须在标准生产、品牌包装、宣传推介、文化赋予、打假维权、质量追溯等方面下功夫,支持鼓励果品经销企业创建企业名优品牌,开展企业信誉评价,形成“地域品牌+企业品牌”良好发展格局,培育一大批在国内和国际具有知名影响力的果品企业。
  (二)构建完整市场体系。一是完善产地市场体系。按照“市场建在乡村,果库建到基地”的布局,大力实施果品田间地头初加工工程,到2020年全县所有乡镇建立起苹果周转市场,196个行政村全部设立苹果集货市场,形成县乡村三级设施配套、功能完善、辐射有力的产地市场体系,方便果农就近入库分选销售,改变田间地头混级混装销售,实现优级优价。二是加大销地市场开拓。按照“精耕一方市场,扎根一个城市,占领一片消费”营销策略,继续在主销城市设立洛川苹果专卖店,建设洛川苹果销地分仓,投放无人销售机,稳定国内市场,主攻国际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企业营销主力军作用,探索发展苹果期货等新型营销模式。
  (三)突出现代化装备建设。将现代化选果线、冷气调库、加工转化作为苹果产业后整理关键环节,狠抓落实,推动洛川苹果真正实现工业化。一是抓好选果线建设。选果线是苹果产业后整理的牛鼻子,好苹果是种出来的,高价值是选出来的。到2020年,全县要建成30条智能化选果线,60%的苹果实现分级分价销售,转变传统混级销售模式,提升果品档次,彰显洛川苹果应有的价值。二是抓好冷链体系建设。洛川苹果定位是鲜食高端市场,必须配套完善的冷链配送体系,确保果品从采摘到餐桌的优良品质和新鲜的口感,目前短板在冷藏运输环节,要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补贴果品经销企业和主销城市专卖店购置冷藏车,到2020年基本实现高端市场的全程冷链配送。三是抓好果业加工建设。苹果是浓缩果汁的主要加工原料,是加工品种最多、链条最长和增值最高的水果,深加工产品多达几百种。苹果的医疗和保健功效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有“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说法,深入研究和不断开发新的加工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是推动苹果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力争到2020年全县果业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
  (四)强化服务支撑保障。一是强化政策支持。继续推进指挥部调度制度,坚持县委、县政府总牵头,主管部门主抓,乡镇落实的联建机制,抓好《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洛川县农村集体机动地四荒地管理办法》和《加快洛川苹果产业后整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实施方案》等政策落地,为苹果产业后整理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组织和政策保障。二是加大资金扶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继续加大对选果线购置、冷气调库建设、品牌宣传等关键环节补贴支持,以财政资金为支点,全面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将享受后整理政策扶持、项目倾斜、奖补支持、贴息贷款企业与果农增收相挂钩,引导果农认识贮藏错峰销售、分级选果显著增值效应,主动嵌入苹果产业后整理链条上。三是打通融资渠道。管好用好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区投融资担保、中小企业助保贷等融资平台,组建洛川中小企业协会和果品营销联盟,开展互助互保机制,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担保模式和方法,开发新的商业融资产品,多渠道、多途径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实施人才振兴。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积极创造有利人才成长和引进的环境,培养专业领头人,建立梯次分明的果业专业技术队伍,为苹果产业后整理奠定人才支撑。
  (五)实施创新推动。创新是苹果产业发展和后整理工作深入推进的不竭动力。一是创新科技研发。依托中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洛川苹果院士工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专家团队,加大重点环节攻关研究,加快成果转化,实施科技示范带动,引领洛川抢占世界苹果产业科技制高点。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把后整理工作与基地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推行“企业+基地+员工(果农)”、股份化合作联结、规模化经营联结、直营化销售等模式,将果农镶嵌在后整理各个环节上,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多环节增收。三是创新增收空间。充分挖掘苹果生产环节凝结的社会劳动,讲好洛川苹果故事,弘扬洛川苹果文化,大力开发定制果业、特色果业、康养休闲等创意果业,彰显洛川苹果产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四是创新项目管理。按照公共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原则,将扶持企业的相关项目资金,按照股权量化的方式,配股到相关贫困户、果农和会员,按照上不封顶、最低5%保底分红,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五是创新办会模式。创新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办会模式,不断丰富会议内容和形式,运用好会展成果,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努力把果博会创办成推动“三大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举办成国际知名苹果产业专业盛会,打造成为我国苹果产业与国外对接的国家级平台。
  (作者单位:中共洛川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