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陈德成正在采摘羊肚菌 ●脱贫户冯海斌与所养殖的猪进行“亲密交流” 通讯员 白杨越 本报记者 王锋
阅读提示 2015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的黄龙县,目前共有建档立卡户1578户3876人,其中已脱贫1534户3828人,在册贫困户44户48人,贫困发生率为0.14%。
A 当“猪倌”富了一家人
五月的黄龙大地,万木欣荣,馥郁芬芳。走进田间地头,一片片特色林果绿意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目之所及,一幅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在春天里绽放。
走进白马滩镇神峪村,脱贫户冯海斌正忙着和妻子一起给自家养的母猪和猪仔喂着食,看见有客人到来,他一边热情招呼我们进屋,一边不停地叮嘱着妻子:“喂食一定不要过量,喂完后记着要给喝水。”
陪同我们采访的白马滩镇人大主席赵宝平看着忙得不亦乐乎的冯海斌,随口便对记者讲道,“别看冯海斌一农户,他还是我们镇远近闻名的养‘猪倌’、土‘专家’呢,乡里乡村只要谁家的家禽养殖出现问题,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去帮忙解决。”赵宝平介绍说,冯海斌不仅是一“能人”,而且特别能吃苦,有想法也能干,2015年就率先脱了贫。
在黄龙,说起脱贫典范冯海斌,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是一个脱贫致富的能手,他所掌握的养殖新技术也使周围养殖户受益不小。
冯海斌能有这样的技术,得益于全县每个乡镇、每个村完成实用技术培训服务的全覆盖。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开展核桃、苹果、养蜂、蔬菜等生产技术培训118场次,培训农民116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3495人次,贫困户464人次。据了解,近多年来,县农业局、农广校、核桃局、畜牧局及局属专业技术人员经常进村入户对农业产业户进行技术培训及现场教学,一个产业户至少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
独生子女的冯海斌今年只有39岁,2007年同他结婚的妻子程焕霞与他一样同是独生子女。在生活的道路上,冯海斌既要照顾好长期残疾的父母亲,还要承担起妻子父母亲的生活起居,两家各3口人,一下子合为一家6口人。结婚当初,生活的压力对于冯海斌来说那是可想而知。
黄龙是一个次森林区,林多地少是这里的一个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农村人,在如此环境下,如何进一步走出困境,走上更加富裕的生活道路,冯海斌不断地思索着。
2016年,冯海斌通过互助协会贷款6500元,一次性在自家的院落里养了2000多只鸡。当年下来,连同自己种植的50亩核桃,一下子就收入了3万多元。
在养殖上吃到甜头的冯海斌,通过多方考察,2018年又以精准扶贫户贴息贷款5万元,购买了17头母猪。目前已产下70多个猪仔。“这70多个猪仔喂养40天后就可以出栏,出栏的猪仔按照当地的价格400元算,至少也能卖到2.8万元。”冯海斌说。
在建猪舍中,为节省开支,他和妻子一道,不分昼夜,一个砌石、一个和泥,很快,占地近200平方米的猪舍就建成了。“与砖砌圈墙相比,仅此一项下来就节省四五万元。”过光景十分仔细的妻子程焕霞如是说。
为推行互助资金协会网银放款,黄龙县创新推行了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网银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协会资金的监管,能够清晰掌握协会每一笔资金支出和会员的借还款情况,有效防范了资金运行风险,提高了协会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协会运行更加规范、科学。截至目前,全县47个协会已全面实行网银放款,为13个协会266名会员发放产业借款335.8万元,其中贫困户会员借款56笔54.98万元。
赵宝平给冯海斌算了一笔账,母猪的生产周期一般为每年两窝,连续两年可生产五窝。每一个猪每窝至少产七八个猪仔,多则十几个,平均下来少说也有十个。这样算来,17个母猪每窝就可产170个猪仔,一年下来就是340个猪仔,连续两年就是810个。生下的猪仔40天后出栏至少能卖到400元,810个猪仔就能卖到32万元以上。除去饲料等费用,每年仅此一项就可收入十来万元。看着人大主席给自己一笔笔算账,冯海斌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一旁的村支部书记薛增文开玩笑道:“冯海斌,到年底,你就躺着身子等着数票子吧!”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黄龙的养殖一直以圈养和放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养的猪肉质好,特受消费者青睐。据赵宝平介绍,仅白马滩镇,现已发展森林猪4000头,核桃、中蜂、养猪等一些中短期产业,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B “贫困户”用“勤劳”实现致富梦
在圪台乡冯家塔羊肚菌种植基地,脱贫户陈德成正一手提着框萝采摘菌菇,一手拿着垃圾袋清理营养袋等杂物,忙得不亦乐乎。
陈德成是圪台乡圪台村冯家塔村民小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2013年,陈德成被评定为贫困户。在脱贫摘帽的路上,他曾尝试发展苗木、种植芍药等产业,但受技术、市场、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效益一直不尽理想,可他还是心有不甘,坚信通过自己的双手一定可以实现致富梦。
距乡政府驻地7.5公里的冯家塔羊肚菌种植基地位于圪台乡以北圪台村冯家塔组,正好在陈德成所在的村组。2016年9月,在村上打工的陈德成刚回到家,发现父亲躺在柴火堆旁昏迷不醒,赶忙叫人帮忙把父亲送到宜川县医院救治,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生活不能自理,于是他和妻子把老父亲接到自家,细心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为照顾年迈的老人,从2017年开始,他就在这个基地开始打工。
“在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打工的一年多时间,不仅学到了羊肚菌种植的每一个环节,而且还增加了收入。农忙时家里干活,农闲时基地打工。打工一天130元,和老婆一起干,一年下来就能收入将近3万元。加上把自家的6亩土地以每亩500元入股给基地,年底分红和打工可以收入4万多元。”陈德成说。
靠土地流转和务工逐步走上富裕路的陈德成,可以说是黄龙“三变”改革变化中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黄龙县以“三变”改革惠及产业脱贫,确定马场村、梁家河村“三变”改革试点,已完成了47个村清产核资工作,积极探索推广“企业+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的体制模式,“园区承载、一县一业、一业一龙头”的产业模式,“集体引领、主体联合、贫困户抱团”的生产组织模式等三类模式,探索创建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初步建立集体经济合作社25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15个、家庭农场169个,流转土地8.7万亩,鼓励引导300余户建档立卡群众把土地、资金入股经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股权分红收入、劳务工资报酬,实现多渠道增收。
“村民把土地流转给企业,不光有土地流转、入股的收入,还可以在这里打工,一人一天130元。”圪台乡冯家塔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张双印说。
圪台乡采取“党支部+”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三大基地、种植大户等带贫益贫作用,引导农民流转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合作赚现金、分红享股金,以产业带动农民致富,效果十分明显。
以“三大基地”助力产业扶贫,是黄龙县精准脱贫的显著特点之一。黄龙县扶贫局副局长王雷在介绍中说,“贫困户依托精准脱贫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实训基地,采用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在基地边打工边学技术促增收等方式,获得分红收入及工资收入,学会技术创业就业。通过‘三大基地’引领,就是要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带领农民富,助力产业脱贫。”
“乡上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益贫作用,仅组织群众在‘三大基地’务工1600人次以上,其中贫困人口务工680人次以上。”圪台乡副乡长张全国介绍说。陈德成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不仅富了自己,还始终不忘身边的贫困户。截至目前,陈德成在基地给老百姓培训羊肚菌种植与管理技术68人次。如今,像陈德成这样,通过在圪台乡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边务工边学习技术的大概有30多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0多人。
“我一个人脱贫致富那叫小富,身边的每一位贫困户发家致富那才叫大富。”陈德成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和技术带领身边的贫困户投身在发展羊肚菌的致富大道上。
“儿子在外地打工,基本能顾得了自己。在这里,通过对菌菇从种到收各个技术环节的掌握,也学到了一点本事。从明年开始,我打算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在自己还未流转的7亩土地上种一些羊肚菌,每1亩地产150公斤,每公斤按240元出售,1亩地就可收入3万多元。”想到未来的发展,陈德成的脸上露出坚定的笑容。
C 跟着奋斗的脚印创造幸福生活
和冯海斌一样,张军莲也是靠享受政策红利自己创办产业一举脱贫并快速走向逐步富裕的道路。
张军莲,瓦子街镇丁家湾村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2015年前,她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靠外出务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2015年因家庭贫困,被村上评为精准扶贫户。为了使一家人摆脱贫困,当年她说服老公回乡创业,通过多方奔波努力,她投资30万元创办起了黑木耳生产基地,并迅速发展成为全镇的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在2015年当年,张军莲一家就实现了整体脱贫,并解决了当地5人的就业问题。
近三年来,张军莲不断扩大规模,精心伺候着她的“钱袋子”(黑木耳),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截至2017年,她的收入已经远远超出想象,她靠着拼搏奋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脱贫典型”“劳动模范”“创业先锋”“科技致富能手”……手里拿着一沓荣誉证书,从张军莲身上看到的是满意的笑容、自信的姿态和满满的收获。
如今,她的黑木耳生产基地规模发展到20多亩,年产值达到了20万元,纯收入可达12万元,无偿为有需求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120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直激励着张军莲,“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靠的是政策的红利,靠的是自己勤劳的双手。我相信,我也有信心让我们一家生活得更美好。”
在享受政策红利方面,张军莲先后贷到了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创业就业贷款5万元。
张军莲只是众多奋斗者的缩影,她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持之以恒不放弃的结果。不改初心努力奋斗,弥补遗憾珍惜当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美好新生活。正如张军莲所说:“只要不怕吃苦,苦日子总会过完的,苦日子过完了,甜日子就来了,先苦后甜,是真的甜。”
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根本之举。在产业扶贫工作方面,黄龙县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三抓一去一促”,以乡村振兴为总揽,以产业脱贫和生态农业后整理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依托精准脱贫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实训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做到建档立卡户长效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实现了产业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农民持续增收。
据统计,目前全县有产业发展能力建档立卡户936户2540人,其中发展种植业542户,苹果202户,林业572户,养殖业104户。2018年全县121户贫困户产业户有劳动力141个,发展核桃97户629亩,苹果23户156.7亩,玉米种植34户439.3亩,花椒种植4户15.3亩,育苗2户8亩,养猪2户5头,养鸡6户850只,中蜂养殖6户49箱,无耕地4户,开办农家乐1户,开商店1户,务工2户。产业户每户都有一项以上长线产业,产业户长线产业全覆盖。
张军莲一家的贫困,更多的是因病致贫。儿子一生下,就得了先天性儿童脊柱侧弯病。儿子的病一直困扰着张军莲,为使现已12岁的儿子能得到有效治疗,张军莲一直在奋斗。
“2018年,为给儿子做脊柱侧弯矫正手术,一下子就花了22万元,这对于我一个农民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说到此时,张军莲一脸无奈,“在面对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最终之所以没有被压垮,还是要感谢党的政策,按政策规定仅医保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就帮助我们一次性解决了近一半多的医疗费用。”
在脱贫攻坚方面,黄龙县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健康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瞄准贫困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突出问题,积极推出健康扶贫十项措施,有效破解了贫困患者“看不上病、看不准病、看不好病、看不起病”等健康扶贫重大难题,在全县探索走出了一条健康扶贫的新路子,实施慢病管理“六个一”,(“六个一”即给贫困户中每个因病致贫人员落实一名家庭签约医师;出具一份诊断证明;制定一份治疗方案;给出一份健康教育处方;填一份健康扶贫卡;建一份健康扶贫档案),有力助推了黄龙县脱贫攻坚事业的顺利开展。
据了解,仅2019年,全县建档立卡户1578户3876人,100%参保。其中,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医保358人(5人转职工医保),参保率为100%。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个人缴费标准为220元/人/年,其中省财政补贴45元,市财政补贴45元,县财政补贴80元,个人缴纳50元。同时参加大病保险,医保基金按照63元/人/年的标准代缴大病保险,个人不需额外缴费。
在发展黑木耳的同时,从今年起,张军莲试养了一棚猴头菇、灵菇、杏鲍菇,目前长势良好。“作为长期产业发展,现在感觉还是规模太小,争取把黑木耳发展到20万-30万袋,这样就能带动周围更多群众发家致富。”这就是张军莲的致富梦想。
和张军莲一样,三岔镇木昌桥行政村木昌新村的戢政国,也是靠自己亲手创办的酿酒产业逐步摆脱贫困的。戢政国之前因女儿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等疾病,家庭负担较重,加之缺少劳力、观念保守,生活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2015年完成脱贫退出,目前继续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戢政国新栽植苹果4亩,效益初显,果园套种玉米5亩,发展了土法酿酒产业,2017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6142.5元。
“没有县扶贫局和镇村的大力扶持,就没有今天我们一家的好光景。”说起自家的变化,戢政国显得很激动。
据三岔镇组织委员梁小雨介绍,鉴于戢政国掌握一定的土法酿酒技术,2017年镇村两级坚持精准施策,整合产业资金,扶持该户发展土法酿酒。镇上安排专人带领戢政国赴湖南永州考察学习,掌握了高产酒曲和新法酿酒工艺,购置了“雅大”不锈钢固态蒸馏酿酒设备,重点发展玉米、小麦、高粱酿酒。2018年年初,镇上扶持戢政国新建了酿酒车间、发酵车间,县上落实产业扶贫资金4000元,用于购买辅料、发酵桶等。
指着即将发酵完成的钢筒,戢政国向记者介绍说,按照每100斤玉米出酒60斤计算,正在发酵的1500斤玉米,预计出酒900斤,保守估计每斤售价在15元以上,第一批出酒可收入13500元,扣除玉米、水电、人工等成本外,纯收入8000元以上。今年计划酿酒3000斤,预计纯收入2.7万元,人均增收6500元。
为加强创业扶持,黄龙县研究制定了《黄龙县2019年创业担保贷款实施方案》,对有创业意愿,但缺乏技术、资金的贫困劳动力,县上将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人员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今年,已受理17名贫困劳动力的创业贷款资料,目前县就业局已对创业实体进行实地核查,发放工作将在6月底前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