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贫困户表演《二人场子》 ●沿河湾镇新窑湾安置小区 ●精准扶贫腰鼓培训 ●医务人员为贫困户宣传健康扶贫政策 ●住进新房的杨塞 通讯员 马志青 尚文庆 刘娜 本报记者 朱佳雨
盛夏的安塞,和风吹拂,草木葱翠。各个乡村也已繁花盛开,涌动的浓浓绿意不断向天边延展,畅通无阻的柏油马路、错落有致的房屋、排列有序的“万亩”果园……安塞区,这个分分钟都在焕发全新面貌的小县城,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巩固提高脱贫成效,挺起脊梁走出了一条高原特色扶贫路:产业发展兴旺了、经济繁荣发展了、村民增收致富了,村容环境变美了、乡风更加文明了……
2015年以来,安塞全区上下全身心、全覆盖投入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市决策部署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5、7”标准和“六个精准”,围绕贫困退出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和提质增效目标,奋力书写着脱贫攻坚的新篇章。
五年来,安塞区找准了精准脱贫的“新路径”,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新渠道”,增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有力推动了全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随着5月7日延安正式宣告告别绝对贫困,安塞用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用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挪穷窝”“换穷业”搬迁群众提升“幸福感”
5月18日,走进安塞区惠泽园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小区保洁员杨塞正在打扫卫生。她告诉记者,去年腊月初九,一家人已经搬进了2号楼1202室新房。在惠泽园移民安置小区,8栋高楼里住进了637户搬迁户。新邻居大多和她家一样,是从全区11个乡镇搬迁而来的贫困户。
记者跟随杨塞来到她家,但见两室一厅的新家宽敞整洁,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杨塞说,这是政府扶贫分的房子,住进来还奖励了一台冰箱,侄子买来了大彩电,弟弟帮他买了沙发,一家人欢喜地搬进了这套仅交了1万元购房款的移民搬迁安置房。“新家是政府和亲戚六人帮忙给建起来的。”杨塞说。
一套85平方米的新房,却是贫困户杨塞一家人渴盼了14年的梦。
14年前,因孩子要上小学,杨塞一家人从安塞区建华镇新窑坪村搬到了安塞县城。4口之家挤在租赁的平房里,开始了以打工为生的生活。
那时的杨塞,每每走过县城的街头,看见楼房里的灯火,都在心里想:什么时候能在城里有一套楼房,该多好。
然而,疾病一下子让家里陷入困顿。8年前,丈夫患了贫血、心脏供血不足等疾病,病愈出院后,再也干不成重活儿,只能靠看大门这种轻松活儿挣点钱。家里的收入少了,开支却大了,加之节节攀高的房价,杨塞“能在城里有一套楼房”的梦成了无奈的叹息。
精准扶贫政策的雨露,滋润着像杨塞这样的贫困群众的心田,让贫困户认了命的日子走到尽头。2016年,包扶干部找到杨塞,“说要搞易地扶贫搬迁,只掏1万元,就能住两室一厅的楼房。”杨塞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的情景,“老觉得自己听错了,干部都出门了,我还拉着人家又问了一遍。”
告别了打零工,迎来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在当地政府安排下,杨塞在小区里的公益性岗位上岗,成了穿制服的保洁员。
“住进了楼房,还有活儿干,有稳定的收入。”不善言辞的杨塞一个劲儿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能在县城里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
据安塞区移民办副主任郭亚光介绍,从2016年以来,安塞区先后建成惠泽园、聚福园等11个集中安置社区,截至目前,安塞共有2523户8542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新房。其中集中安置2406户,占搬迁总户数的95.4%;分散安置117户,占搬迁总户数的4.6%。“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全部完成。
精准扶贫让贫困多年的残疾人张金元一家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也好!没有包扶干部来帮扶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好光景。”安塞区沿河湾村的贫困户张金元一家,说起党和政府的帮助有说不完的感恩。
张金元家原来的3间窑洞由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成为危房。2017年7月,张金元家获得区政府1.5万元危房改造补贴,帮扶部门出资雇人重新装修了他家的窑洞、重置了屋顶、硬化了院落,区残联还给他家添了一套新橱柜,一分钱没花,张金元老两口便住上了焕然一新的窑洞。问起住在新窑洞的感受时,张金元嘴里不住地说着:“这么好的事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
三年来,在安塞像张金元这样通过危房改造住上安全暖心房的困难户有1354户,截至2018年年底,安塞区完成了全部存量危房的改造任务。
“挪穷窝还要换穷业,让老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塞区委副书记、区长曹振宇说,安塞建立了“四个平台、一个保障”,为1337户搬迁户发展了农业长效产业,1118人在社区工厂就业或外出务工,641名欠缺致富能力的贫困户在公益性岗位上班,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业。
“强基础”“补短板” 贫困群众增强“获得感”
脱贫攻坚以来,千种万般制约安塞发展的短板一块块被补上:
路越走越宽——五年来,新修、改建道路34条225.35公里,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
水越来越畅——建成各类饮水工程233处,受益人口3.8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电越搭越强——全区每个村都达到户户通电,每个30户以上的自然村都达到了组组通动力电。
在安塞,穷有千种、困有万般,解决的办法却只有一个字:干!
没到过寺咀村,就无法理解这里的老百姓为何对路有一种近乎痴狂的渴望。
这里是安塞区最北边的一个自然村。村子有多远?10公里外就是榆林市。
“前几年通村路是土路,苹果成熟后,下乡干部到处找果商卖苹果,但人家都嫌路不好没人来。”镰刀湾镇寺咀村果业大户李东记说。
路难行,果商到寺咀村收苹果也要“砍”上几刀。
精准脱贫,让路终于修到了寺咀村。2017年,到村里的柏油路全线贯通。
从此,当地的苹果、小米一路走俏。李东记喜不自禁,“客户上门抢购,一斤苹果能卖到3.7元!”
“原来,村里人嫌路不好,到外面找出路。现在,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出门人’渐渐都回来了。”李东记说。一条脱贫路,添了致富的干劲。
2015年以来,安塞区累计投入41791.21万元,实施通村油路34条225.35公里;实施贫困村“油返砂”34条286.88公里,全区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村子“挂在”山顶,3孔破窑洞传了2代人,10亩耕地靠天吃饭、广种薄收。这样的日子,曾让安塞区坪桥镇桃树湾村的贫困户计开明望不到头。
更苦的记忆与水有关。
全村人吃水都要骑三轮车去沟底拉水吃,拉一桶水来回就要两个小时。水太过珍贵,洗完脸要洗碗再浇地。年近80岁,计开明甚至没洗过几次澡。
基础设施如此差,又谈何发展?
一口水,让幸福更甘甜。随着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这样的苦日子走到了尽头。2018年,自来水通到计开明家里,通水近一年,他仍觉得像是在做梦。
“自己不掏钱,政府把水管安到家里。这日子,过去根本不敢想!”通水那天,计开明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2018年,当地总投资3280.91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233处,解决了3.8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全区农村安全饮水达标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
同样的动力电也让坪桥镇李宝塔村的李刚喜不自禁。
说起村里的用电变化时,李刚竖起大拇指,他告诉记者,他自己办了一个养猪场,猪场冬天取暖是个大问题。以前电归村里管,电费昂贵,电压也不稳,正常生活用电都困难,更别说使用电暖气了。当时就只能用比电暖气贵7000多元的燃煤锅炉取暖,生意成本居高不下。“供电所前两天给我加装了动力电,用电暖气每个月可以节省成本1000元,既经济又环保。”
采访结束时,劳累一天的李刚高兴地骑着电动车回到家里,老婆用电磁炉快速地做起晚饭,他赶忙为电动车充电,好明早赶到镇上买菜。
五年来,安塞区累计投资7304.65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升级,新建10千伏线路456.6公里,新建改造0.4千伏707.7公里,安装203台14165千伏安,改造用电户11626户。通过贫困村机井、产业点动力电建设、光伏扶贫项目、贫困村通动力电项目、中心村改造建设、优化城区电网建设项目等改造升级建设使全区户户通电率达到100%、村村通动力电达到100%、“一户一表”达到100%。
扶志”又“扶智” 内生动力“马力足”
为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安塞区切实改进帮扶方式,变物质帮扶为精神鼓励、机制激励,采取生产奖补、劳务奖补等方式,对贫困群众实行“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谁干支持谁”的办法,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强自立实现脱贫致富。
“参加技术培训、村民大会每次可以挣5至10个积分;家里卫生环境好、具有示范作用可以挣2至5个积分;积极参加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可以挣5至20个积分;尊老爱幼、和谐邻里可以挣2至10个积分;荣登光荣榜奖励10分……”5月15日中午,在沿河湾村扶贫“爱心超市”,沿河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绍伟详细地介绍着村民获得积分的标准。
翻开记录了厚厚一本的“爱心超市”意见登记册,4月17日有群众说想要做洋芋馍馍的工具,4月18日超市便购回来。绍伟说:“如果‘爱心超市’里没有大家想要的商品,群众可以给扶贫工作队说出心愿和提出意见,工作队建立意见征求台账,每周把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汇总,协调包扶部门和社会力量进行货物补充,满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物质需求。”
正说着,门外便进来一位群众,原来是沿河湾村贫困户安伟。“绍书记,把我的积分兑换了吧!”用平时积累的140分,安伟兑换了一袋大米和一盒牙膏、一桶洗洁精。
“村里的‘爱心超市’真是太方便了。只要我们勤动手、肯奋斗、讲卫生、敬亲孝老,就能获得积分,消耗积分不用现金就能兑换到所需的日常用品,真是太好了。”谈起村里的扶贫“爱心超市”,安伟高兴地说。
积分是奖励,更是一种激励,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群众“坐地等帮”的心理,引导他们树立、增强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的意识。
“‘爱心超市’开放以来,共吸引我村50余名贫困群众参与村集体事务,领取了56件免费积分兑换物品。这一举措既解决了我村贫困户家庭紧缺生活物资的需求,又充分激发了他们积极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该村村支部书记乔继军说。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使安塞区沿河湾镇沿河湾村面貌焕然一新,民风明显转变,广大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人居环境改善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沿河湾镇党委书记刘政说,“近年来,我们按照‘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延河水污染防治+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基层党建’六个结合发展模式,统筹做好‘生态、发展、增收、富民’的八个字文章,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安塞区美丽乡村‘样板地’。”
通过努力,2017年年底,沿河湾村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民主管理不断完善,村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主导产业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发展,村里的发展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天刚放亮,沿河湾46岁的郭奋强就拿起扫把打扫起了门前的水泥路。“现在农村的环境变美了,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哪家的环境卫生好,村民们也都有样学样,都想过上干干净净的小康生活。”
“村容整洁美丽了,走在村里,人的心情也变好了。”5月16日中午,正在广场上晒太阳的村民谷大爷说,“现在大家都自觉履行《村民卫生公约》。看着这么干净整洁的家园,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啊。”
沿河湾村还把农村环境改善工作的重点放在开展农村“三堆”清理和庭院卫生整治工作,通过改善环境倒逼贫困人口树立文明卫生、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发展、实现脱贫的信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沿河湾村成为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以前村里环境不好,日子过得都没有精神头,这些年村里的产业兴旺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环境越来越好了,心里也越来越敞亮了。”乔继军说。
沿河湾村的脱贫是安塞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塞区以改路、改水、改电、改厕、改厨、改习为主要内容的“六改”和贫困户“明窗亮院”“六整洁”环境卫生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贫困村以及基础设施薄弱村组的巷道硬化、路灯、垃圾台、公厕的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此外,安塞区还新建移动基站23座、铺设光缆259公里,建成了移动4G网络覆盖,实现了贫困村移动信号全覆盖;启动实施7个镇气化工程,新建天然气输送管道60公里,全区基本实现天然气通气目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持续改善。
“2019年,我们将继续把脱贫攻坚工作做深、做实,重点做好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安塞区委书记任高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