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里,张启军操作员正在处理可腐烂垃圾 通讯员 夏蓓蓓 本报记者 樊小帅
近年来,富县在农村以牛武镇为试点,在羊泉、张村驿等大乡镇建成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在交道、钳二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内)建成垃圾中转站;在城区设立人民街、沙梁中学等试点,建设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餐厨垃圾处理站、再生资源集中回收市场,最终达到“进入填埋场的垃圾不会对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其他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置”的目的。同时,该县按照“城乡一体、分类处置、全民参与、整县推进”的总要求,逐步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全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并教育引导群众,推动习惯养成,让全社会人人动手,合力改善生活环境。
垃圾原来还是“宝贝”
富县牛武镇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操作员张启军至今都记得,2018年5月28日处理站正式运行那天,站里人潮涌动,围观的村民们都等着看他“变戏法”:怎么能把垃圾变废为宝呢?
张启军熟练地操作着3台轰鸣的设备,将可腐烂的瓜果、菜叶的垃圾,经过粉碎、脱水、搅拌、发酵,变成有机肥;将可处理的塑料、纸张、玻璃的垃圾,经过燃烧、磁化、低温热解,变成陶瓷灰。
人们震惊了:垃圾原来还是“宝贝”。
“可腐烂垃圾1吨能出150—200公斤肥料,能用来种花种草,减量化85%左右;不可腐烂垃圾1吨能出陶瓷灰10公斤,能做4块砖,减量化99%。”垃圾资源化处理站负责人郭永生介绍道。
把“垃圾混装”喊到“垃圾分类”
“刚开始让把垃圾分类的时候,我心想,一天农活都忙不完,谁顾上呢。”牛武镇管头村村民李继广说。
干了一辈子基层工作的牛武镇人大主席冯云志,在镇上分管垃圾分类工作。一年多时间,他和村干部进村入户跑细了腿、磨破了嘴,不懂,就手把手教,不配合,就一次次说服……
“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在家户的思想观念上,他们的行为习惯改变了,后续工作就好做多了。”鄜城街道办干部任璇同样感同身受。
6月15日,是鄜城街道办川口社区枣林子居民小组的大日子:在村口盘踞七年的垃圾台终于拆除了,彻底打消了村民垃圾混倒的念头!
47岁的吉永忠干了七年的保洁,是村里第一批接受垃圾分类培训的人。“装餐厨垃圾的塑料袋是绝对不能和可腐烂垃圾放在一块的,二次分拣的时候,我会专门挑出来放到可回收垃圾箱。”吉永忠熟练地分拣着,“垃圾分类其实不复杂,我学了2天就掌握了。”
“老吉,这院子里扫的石头、鸡粪这些放在哪个桶?”……收垃圾时,常会碰到村民们问他这类问题,他都耐心解答,一人学会,普及众人。
像冯云志、任璇这样的干部在牛武镇和鄜城街道办有500个,像张玉梅、吉永忠这样的保洁员有178个,他们用呐喊把“垃圾混装”喊到了“垃圾分类”的新时代,用双脚丈量出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之路,用双手分拣出人们的绿色生活新风尚。
共享垃圾分类的“福利”
在枣林子村村民何巧丽家,厨房和院子分别放着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一体的垃圾桶,分类清楚,简单易操作,对她而言,垃圾分类已经是顺手的事。
“以前,村民把垃圾乱堆乱放,随手乱扔,一到夏天,苍蝇乱飞、臭气熏天。”说起村里的变化,牛武镇八条硷村村主任辛华斌感慨万千。如今,走在村里,白墙青瓦透着古朴简洁,各色月季竞相开放,点缀在整齐有致的巷道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奖励激励制的推行。村上每月会对农户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定,评为“良好”的给予奖励积分,可在“爱心超市”等分等价兑换物品。此外,还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