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在决胜小康征程上擎旗勇进
——志丹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红润饱满的苹果
    ▶陕果集团在义正镇稠树梁村建设的苹果示范基地吸引贫困户入股联营、就近务工
    永宁镇官庄湾村苹果园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本报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马华权 曹东良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着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一首陕北民歌唱出了志丹红色往事。
  志丹县因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曾在这里闹革命而得名,党中央和毛主席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了7个多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把这里称为中国的“赤色首都”,第一次把它介绍给了世界。
  然而,就是这块洒满英雄鲜血的土地,由于自然条件差,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几十年后这里还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因为残疾、病患、天灾、生存环境等种种原因而被幸福所搁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贫困户。
  昔日的红都志丹,今日成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令人欣喜的是,英雄的志丹人经过五载的脱贫攻坚战役,今天,“红都”又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爬子洼村在变,城山村在变,孙岔村也在变……曾经贫困的志丹县,更在变。总书记回延安时的殷殷嘱托极大地激励、鞭策着16万红都儿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话语铿锵,全县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尽锐出战,勠力向贫困发起猛攻,交出一份漂亮答卷。
  在志丹县蹲点采访,记者近距离感受到那些为幸福而奋斗的人,记录下一件件让人幸福感满满的事。
  1 笃定担当,群众是你最深牵挂
  “高书记,我娃是读高中还是职中呢?”“尚书记,快来屋里坐!”“李瑞书记,谢谢你!”“张书记,你又来了哇!”……
  仲夏时节,绿茵满地,万物生长。走在志丹的田野乡村,随处可以听见热情的村民在跟扶贫干部打招呼,那份熟识与亲切如同家人。
  “他们比亲人还亲!”贫困群众陆续脱贫,信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多年前,杏河镇狼岔咀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村民们出行晴天黄土漫天、雨天泥泞不堪,到了冬季一场雪,十天半个月出不了门。
  “哎,这黄土把我家的果树都要活活呛死了。”“就这样的路,果商都不愿意来收苹果呢。”这些话语充满了村民对这条多年来始终未硬化乡村道路的无奈。
  第一书记高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通村公路硬化开始了。
  不懂专业技术的他,隔三岔五地来到工地上,了解施工进度,帮助施工队解决遇到的困难。当修路牵扯到农民的土地征占时,他便化身“说客”,调解各类矛盾。
  2018年8月,5.6公里的通村道路终于完成硬化。“看到村民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高瑞告诉记者。
  从此,一条脱贫路,不仅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也增添了老百姓致富的劲头。
  “张家的苹果有几亩,李家的房子有几间……”打开双河镇麻子沟村支部书记高亚萍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全村所有贫困户的信息。
  2018年,上任伊始,高亚萍画了一张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布的“高亚萍地图”,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装在心中。循着这张地图,高亚萍一步一个脚印,跑遍10个村组,访遍贫困群众,走遍田间地头。
  从开始的知识欠缺、经验不足,到如今的“果树专家”,高亚萍倾尽了心血。曾经白皙的学生妹,也渐渐淬炼成了村民的带头人。
  “什么时候施肥覆膜,什么季节拉枝套袋,高书记比我们还清楚呢!”在她的带动下,全村937.5亩苹果园逐步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如今,村里人提起高亚萍都不禁竖起大拇指。在她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全村收入突破60万元大关。
  何止高瑞、高亚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之一。在白于山区,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扶贫中坚,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且寻常。
  这样的脱贫攻坚热度,自2014年以来,每天都在上演。
  “把贫困的‘山头’攻下来,把贫困的‘帽子’摘下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县委书记李建强和县长刘志生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找症结、挖根源、补短板、解难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全县109个村的帮扶方案和所有建档立卡户帮扶计划逐一把关敲定,把准了“穷脉”。
  42名县级领导包抓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和56个贫困村,109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和56支贫困村脱贫攻坚队,站头排,打硬仗,倾注全力促脱贫,几年来累计有2000名各级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户,苦干、实干,用汗水换取群众的“笑颜”。
   2 授人以渔,点燃群众深切希望
  连日来,保安街道办杨条村贫困户杨万林一家忙着给苹果套袋。在枝繁叶茂的果园里,53岁的杨万林告诉记者,他家今年9亩多果园至少收入2万元,家里还养了13头猪、4头驴,到年底所有收入大概有6万元。
  两孔破窑洞传了三代人,10亩耕地广种薄收。这样的日子,曾让杨万林望不到头。
  “能有今天的好生活,全凭党的扶贫政策。现在家里种了苹果,又养猪、养驴,今后的日子更有盼头了。”供三个孩子上大学的杨万林心里轻松了许多。
  “三间房子政府补助七万五,送来5头猪崽,养驴补助了5000元,还有政策补贴、公益性岗位收入……”乔迁新居三年的他,算起脱贫攻坚以来政府为自家的投入,惊讶得连连咋舌。
  “2018年我家纯收入29196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839元。”这位曾经以打零工勉强度日的陕北汉子,如今,挺直了腰杆,还编起信天游,“党的政策不得了,延安精神又回来了……”
  回望过去,方能知晓来时的路。目光向前,前进的征途才能行稳致远。
  在义正镇阳洼河村村民曹国家的窑洞前,“十亩苹果六头猪套种打瓜养香菇”的对联十分醒目。
  “现在的扶贫政策好,自己再加把劲,年底肯定能脱贫。”曹国招呼着记者一行坐下来,给大家算起了账,今年利用废弃的窑洞发展蘑菇3000棒,可收入3.9万元,加上养猪、果园套种打瓜、果园分红,年底总共能收入4万多元,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曹国因视力残疾无法正常务工,三个子女都在上学,家里非常困难。根据曹国家的实际情况,帮扶人员帮他制定以苹果为主,长短结合,多种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式,确保了他当前和今后的长期稳定增收。
  曹国、杨万林不是个案。“志丹要脱贫,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将苹果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头号产业’,是我们从志丹脱贫攻坚和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作出的决定,是符合志丹实际的。”志丹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志生说,在实践中构建起“苹果+特色种养业”的“1+N”现代农业框架。同时,依托丰富的林产等资源,重点发展养猪、肉驴、湖羊、黄芪、中峰、食用菌等特色种养殖业,从产业发展的路径上因户因人择业培育,户户建起长短结合的产业项目,切实打牢了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基础。
  到2018年,全县苹果产业面积突破了30万亩,109个村实现苹果产业100%全覆盖。
  3 多元推进,坚决不留任何一个死角
  “四月天,是一枚绿叶,我像一颗露珠,从绿叶上滑落尘埃……”一首《写在母亲节》,优美而静谧……临近下午,志丹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记者循声进入院内,只见这里窗明几净,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有的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有的在健身……其乐融融。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写在母亲节》的作者牛怀斌,他正坐在轮椅上和老人聊天……
  “这儿老伙计们多,不嫌闷。”牛怀斌动情地说,“能有今天的好生活,都是政府兜底扶贫的功劳。”
  今年57岁的牛怀斌,本是上大学的好苗子,却因为17岁时被坍塌的窑洞砸成重残,从此不得不与病榻轮椅为伴。
  “妹妹为了管我,找了一个比自己大15岁的人一起照顾我,我总感觉是自己拖累了她,心里不忍啊!”年过半百的牛怀斌没有被病痛所击倒,却因真情流露而红了眼圈。
  “2008年,为了不拖累妹妹一家,我主动住进了敬老院,到现在已经11年。”前几年,得知牛怀斌在网上发表诗歌不便,福利中心便给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住在这里照顾得非常周到,这里就是我的家。”如今,牛怀斌和其他老人有空就到菜地里看看转转,拔拔草、说说话、散散心,菜园成了他们的精神乐园。
  这几年,张渠便民服务中心王渠村村民刘有贵发现自己存折上新增了3000元,原来这是县上给贫困群众光伏扶贫项目收益的分红,这让他欣喜不已。
  在王渠村,一望无际的果园、新修的油路、错落有致的光伏路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在不远处,多晶硅光伏电板整齐列队,像是在欢迎来客。
  由志丹县久久光电有限公司与志丹县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的志丹县杏河镇张渠便民服务中心王圪坨10MW光伏扶贫项目于去年7月完工并正式并网发电。
  “这一项目将342户贫困户嵌入到经营链中,从去年开始,结合因户因人贫困程度,适时进行受益动态调整,本着杜绝平均分配和梯度分红原则,将153.9万元收益全部兑现给3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县扶贫局信息监测中心副主任刘志勋说。
  在“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志丹县先做“基础题”,再做“加分题”,整合各类资源,对贫困人口从住房、教育、卫生、技能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扶贫。
  2015年以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685人次,发放助学金30.6万元、助学贷款25.6万元;累计发放低保金711.3万元,发放补助金242.2万元;为贫困户投放贷款552笔2052.3万元,获贷率位列全市第一;开发设立扶贫公益特岗、专岗291个,转移就业385名贫困人口,累计培训贫困人口5400人次;县信用联社、县农行开展“双基联动”“评级授信”行动,投放惠农贷款1.34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4 改革破题,推开脱贫广阔视窗
  “刘大哥,听说你去年在安泽种养殖合作社打工收入不错啊?”
  “是啊!谁能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打工,5个月挣了近1万元。”“真好真好,今年我也准备在合作社好好干。”
  “刘大哥”叫刘永平,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然而,从去年开始,因为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挣了钱,刘永平成了村民们羡慕的对象。
  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这在过去,是刘永平想都不敢想的事。大庄科村曾因靠天吃饭始终无法摆脱贫穷。如今,这个村通过集体经济,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让贫困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走进香菇种植室内,菌棒、菌种次第排开,当微风吹拂,阵阵菌香随风袭来。
  刘永平正忙着给菌棒扒袋,妻子边五娃正在采摘香菇和剪蘑菇根……“如果你是前两年来俺们村,根本无法想象会有眼前这般景象。”村党支部书记白贵新说起从前感触很深。
  大庄科村地处山区,多年来,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村民主要靠种玉米维持生活,贫困户扎堆,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年年祈求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看到村里的现状,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致富门路,决定成立大庄科村集体经济——安泽种养殖合作社。
  “入合作社干啥?根本就不顶事。”“就靠我们入股那点钱,能把产业发展壮大吗?”成立初,村民们并不看好,质疑之声四起。
  “农民不信任,我们就动员村干部、党员率先入股,示范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大庄科村支书白贵新说。
  在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逐渐转变思想,纷纷加入合作社。一年后,合作社已发展成员35户,包括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集体发展果园50亩,成立劳务服务队3支,修建100吨果品冷库1座,购买农业机械2台。
  安泽种养殖合作社会计李德仁算了一笔账,3支劳务服务队为合作社创利2万元,社员直接受益40多万元;蘑菇产业收入超过6万多元,50亩村集体果园和15亩贫困户代管果园收入3000元。村集体土地流转收入16万余元,房屋外租收入4000多元。“贫困户每户1500元,其他人每人500元。”李德仁说,如今岁末年初,村民们都会聚集在村部,领取入股产业分红。村民感慨,“这样的景象,以后年年有就太好了。”
  目前,全县109个村全部建起了村集体经济。
  远在旦八镇界湾村,刘志晨正忙着和几个村民为苹果套袋。
  “给苹果套袋是为了防病虫,减轻冰雹危害,使果子着色艳丽,果皮细嫩光亮,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刘志晨一边说着,一边娴熟麻利地撑开果袋口,眼神里流露出关切和爱护。
  去年1月份,刘志晨参加镇上举办的返乡创业人士座谈会,受到启发后,决心回家发展苹果产业。4月份,他回到刘湾村,流转了105亩苹果园。
  “我曾经在延安学习苹果种植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管理,果园已经慢慢有了起色,今年估计能收入10万元以上。”刘志晨说。
  “志晨回到村上种苹果后,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技术学到后,我也想种苹果,早点把光景过好。”刘志晨回来在村上发展苹果,激发了贫困户刘克宏对生活的信心,他今年给刘志晨流转了6亩果园,流转费用一年1700多元,平时空闲了就到刘志晨的果园一边打工一边跟着学习技术,一天赚130元。
  去年6月份,刘志晨被选为界湾村的村主任。发展苹果产业,不仅是个人创业的事,刘志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还要带领全村人发展产业。
  一颗颗果子是黄土地上“种”出的新希望。离开时,中午的阳光正好洒在果园,刘志晨还在不停地套袋。温暖的阳光下,记者仿佛已经看到一颗颗绿色的小果子已然成熟,正用红彤彤的笑脸串起老百姓红火甜美的好日子。
  2017年以来,该县聚焦长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脱贫资源,聚焦改革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培育脱贫主体。大力开展返乡创业,制定了集体产权改革、“三变”改革、土地流转等政策措施,全县已有2100人投身产业扶贫和返乡创业,先后签订各类合同协议1475份,流转土地7万亩,建成果园2万余亩,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农村、向脱贫一线集聚。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2个,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365个,认定家庭农场896个,发展产业大户1724户,助力由整体脱贫向全面小康转变。
  与此同时,通过互助资金这一“小资金”撬动脱贫攻坚“大杠杆”,成了志丹人的“新欢”。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和“不出村、不吸储、不分红”的原则,县财政每年注入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互助资金总规模突破4000万元,贫困户全部免费入会。
  5 固效提质,驰而不息往实里走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一项项精准脱贫的政策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志丹的山山峁峁间落地生根。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志丹紧盯“六个精准”和“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动员一切力量、集中一切精力、挖潜一切资源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脱贫产业建设、集体经济、“双基联动”、保险助力、互助资金、“爱心超市”、科技特派员、“法律扶贫五到户”八个全覆盖。
  如今,志丹县已经全面完成1170户3014人贫困人口脱贫,56个贫困村退出任务,综合贫困发生率控制在0.5%以内……
  但是,如何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巩固提升脱贫质量?这成了志丹县县委、县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
  于是,“两培两提六到位”行动孕育而生。
  近日,记者驱车向北,沿着省道303线来到顺宁镇,路边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大棚边,几个工人正在忙着加工菌棒,大棚里,闫怀雄正忙着给贫困户教授香菇种植技术。“贫困户来这里打工,不光是挣点钱,更重要的是学技术,自己有一技之长,就能当老板。”闫怀雄说。
  2017年,闫怀雄种植香菇、蘑菇5棚,纯收入15万元。去年规模扩大到8棚,新增杏鲍菇、水晶葡萄等品种,到4月底已经收入12万元。自己脱贫了,他又带动村上7户贫困户各承包1棚香菇,由他进行托管,年底扣除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后,收入返还给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大棚打工,挣工资、学技术,贫困户每年可增收9000多元。
  为保证贫困户稳定增收,志丹县还给每户贫困户买了“助农宝”保险,截至目前,已经理赔26.3万元,将贫困户风险降到最低,让他们放心搞产业,一心忙增收。
  “首要问题是解决果园的通风透光,通过疏除过密的强旺枝降低密度,然后将现在的树形逐步改造……”在旦八镇界湾村夏季果园管理培训现场,延安果业研究发展中心技术员刘永林正在对夏季果园管理的修剪、精细拉枝、防治病虫等季节性注意事项向广大果农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县、镇领导带领我们村干部逐块地、逐片园给果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极大提升了农民的积极性,今年我们村户均收入有望突破3万元。”刘志晨信心满满地说。
  这便是志丹的“两培两提六到位”行动,即“培训干部、培训农民,提高贫困户收入、提高脱贫质量,信息档案完善到位、惠农政策执行到位、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内生活力激发到位、基础设施建管到位、巡视问题整改到位”行动。
  奋斗着,幸福着。不懈的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发展了长线产业,产业覆盖率达到100%,全县与延安市同步整体脱贫……决胜全面小康的路上“一户不落、一个不少”。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志丹县将持之以恒抓好长短产业统筹谋划、技术资金扶持、思想教育引导、问题排查整改,以科学务实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确保脱贫成效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李建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