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公路”上的自行车赛 游客在果园采摘 ●丰收的苹果 “圆梦班”助学金发放仪式 本报记者 王爱荣 通讯员 杨媛 李文振
6月的宜川夏风微漾,青草吐香,万物欣荣,滔滔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如万马奔腾,呼啸而来,蓄积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昔日,黄河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奋勇前进;现在,这砥砺拼搏的红色基因仍然涌动在12万宜川儿女的血脉中。面对贫困,他们育产业助民富、重交通修“出路”、抓教育拔穷根……克难奋进,不胜不休,在29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大决战。
1 因地制宜育产业
培育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重要保障。
近日,云岩镇辛户村的刘志平终于能歇口气了,他和家人一鼓作气为9亩苹果套上了袋,就等一百天后的丰收了,这一颗颗苹果是他孩子的救命果,也是他家生活的新希望。
刘志平的两个孩子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疗费支出较大,生活拮据,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也是在这一年他家迎来了转机。
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是村里果业大户,他理念先进、技术过硬,号召村民帮助刘志平整地扩大果园规模,还帮助他间伐果树、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大大提高了果树的产出率,第二年苹果收入翻了一番。现在刘志平共有14亩果园,其中挂果9亩,年均收入10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
辛户村原本就是果业大村,为了促进果业提质增收,张延刚组织全村果农成立了云辛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34户贫困户在苹果产、供、销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兴建300万斤果品贮藏库一座,为34户贫困户免费存放,2015年,在果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帮助贫困群众库存苹果128万斤,出库时,每斤苹果净利润增值1元;合作社还与西安格瑞科技、咸阳天园国贸等公司签订10年合作合同,统一收购全村苹果,售价较市场提高20%,“云辛”商标被命名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从2017年起,辛户村全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村民从土窑洞搬进了小别墅,六成村民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拥有了小轿车……
把产业结构从种粮调整到务果,把果业管理从粗放式转变成标准化、精细化,把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转变为合作化,引导农民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云岩镇辛户村的苹果产业发展是宜川县的典型,也是全县果业发展的缩影和方向。
截至目前,宜川苹果栽植面积30余万亩,占总耕地面积90%,8.5万果业生产者,占总人口66%,果农人均果业收入近2.5万元。其中,通过资金扶持、户企联合、土地流转等形式,扶持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2.86万亩,苹果产业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宜川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因地制宜,摸索建立了“北部塬区苹果、南部土石山区干果羊子、西部川台粮菜果畜”的产业扶贫格局。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川道累计种植雪桃、火龙果等3.4万亩,养殖畜禽22.9万头(只),发展设施农业1075亩,完成秸秆综合利用3万亩,建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96个。其中,通过资金扶持、户企联合、土地流转等形式,扶持贫困户种植蘑菇17万棒,养殖畜禽2.5万头(只),培育发展丹州王湾等脱贫产业基地22个,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00元,生态农业成为带动川道群众增收的主力军。
除此之外,宜川县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以及新能源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发展机遇,打造了壶口昝家山等一批旅游示范村,辐射带动贫困群众1200余人,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英旺丁盘等3个光伏扶贫电站建成投用,带动贫困户1330户,户均年受益3000元,连续受益20年;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覆盖所有贫困村,发展电商贫困户124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现如今,宜川县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三个结合”(短期增收与长期致富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设施改善相结合、扶技与扶智相结合)为导向,因地制宜为贫困群众制定的产业扶贫格局已经形成,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源源动力。
2 修通“出路”奔小康
2017年8月“沿黄公路”全面开通的这一天,赵怀平开心极了。
因为,这条有着陕西“一号公路”之称的“沿黄公路”全面开通后,他和乡亲们只要走上5分钟,就能到宽阔的柏油公路上,有了便利的交通他的花椒就能卖个好价钱,好日子也要来喽。
赵怀平家住宜川县集义镇流湾头行政村马树坪村民小组,是宜川县最偏远的贫困村,也是黄河秦晋大峡谷地势最险要的地方。全村共有9户人家36口人,由于交通闭塞,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只能在贫困的山坳里“打转转”。
交通不便导致贫困紧紧束缚着这里。据当地村民介绍,村子距离壶口瀑布虽然只有20多公里,却要绕道100公里路才能到;村里的几位老人最远只去过县城;孩子们上学要翻山越岭几个小时到镇里住校;村上的特产花椒、柿子也无人问津……
“沿黄公路”开通后带来的改变是马树坪村民“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不,‘沿黄公路’开通的那一年我的花椒就卖到了7万元。”赵怀平还说,以前交通不便花椒只能卖给小商贩,价格也被压得很低,现在花椒直接卖给客商,一斤能卖到55块钱。
随着公路的修通,他家里不仅盖了4间新房,还花2万多元买了一辆华晨中华牌小轿车,带着69岁的父母去看了壶口瀑布,圆了老人的“壶口情”。
现在不仅是赵怀平家,马树坪村其他村民的花椒、柿子都能卖出好价钱,也都或新建、或维修,住进了新房子,对于他们来说,这条路带来的是希望与梦想。
交通是经济的先行官。近年来,为切实发挥交通扶贫对脱贫攻坚的基础支撑作用,宜川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将交通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明确建设任务,夯实责任清单,没有让任何一个贫困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因为交通问题掉队。
据统计,截至目前,交通脱贫攻坚项目的实施,整合资金总共8560.68万元,其中扶贫资金2753.31万元,涉农资金5807.37万元,共解决了全县6个建制贫困村(集义镇郭东、史家庄、卓里、寺里,交里乡交里村,秋林镇太坪村)的通畅问题,全县112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达到脱贫退出验收标准。
3 众手浇开成才花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宜川教育系统以精准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和控辍保学为重点,突出对外合作和特色培训,全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根源,为每一个贫困学子开创了一个有盼头的新世界和新未来。
去年冬天,宜川中学师生共同创作的微电影《遇见》在网上引发巨大关注。电影围绕“爱与教育”这一主题,讲述了单亲家庭学生刘婷婷因家庭贫困无奈退学,后在宜川中学全体师生的帮助下重返校园,最终圆梦大学的感人故事。
据了解,微电影女主角刘婷婷的原型曾是宜川中学的一名贫困学生,她叫贾庆敏,现就读于西安石油大学新闻系,是一名大三学生。“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遇见,或是某一个人能改变你的观点,或是一所学校能改变你的人生。我感谢我的母校宜中,她让我圆梦大学,开启了有未来的人生。”
在全县教育扶贫工作中,县教育局聚焦帮困助学,精准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自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3802.16万元,受助学生34743人次。以控辍保学为重点,进一步夯实“七长”责任,县政府、教育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各村委会主任、家长及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校长、老师,层层签订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同时,全县1120名教师对1226名建档立卡学生进行“一帮一”“一帮多”帮教活动,对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由专人负责按照“一生一案、一生一策”严格落实送教上门,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全覆盖、零拒绝”,义务教育无辍学学生,圆了每一个孩子的上学梦。
为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受助,宜川县积极与各大慈善基金会和爱心企业家对接,建立健全了社会力量扶贫机制。
2017年,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捐资120万元在宜川中学设立全国第十七个、陕西省首个“战旗‘圆梦班’”,资助60名贫困学生高中三年学业;2018年,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在宜川中学设立精准扶贫助学项目,预计将资助200名品学兼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子女完成高中学业;国家电投集团将在宜川中学开展“远方助学”专项帮扶项目,帮助更多的宜川贫困学子圆自己的大学梦和人生梦。
宜川中学作为宜川教育改革的示范性学校,在教育扶贫攻坚中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高考名校录取不断突破,先后有张瑛、鲁明星、刘方等多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学校还吸引了4000余名其他市县学生来校就读,其中贫困生530人(2017年262人,2018年268人),近三年来,考入大学的贫困生达460人。无论是宜川本县还是其他县区的贫困学生在这里都得到了教育扶贫资助,并顺利完成学业,进入大学深造。
真心引领成长路,众手浇开成才花。宜川县精准施策、稳扎稳打,补短板、促均衡,使贫困小县办出了教育大品牌,创造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好教育。目前,全县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011年的93.9%提高到2018年的98.73%,认真落实22名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政策,有效确保了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全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走出一条以落后经济承载知名教育品牌的新路子。
4 保险撑起幸福伞
2018年4月4日至7日,宜川县遭受了罕见的低温冻灾,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了严重损失。
云岩镇辛户行政村赵家嘴村民小组范云忠的果园也遭了灾,这可愁坏了他,因为连着三年的冻灾让他的果园见不了效益,甚至保不了本。
“还好县上给我们贫困户买了‘助农保’农业生产综合保险,2018年我收到了1000元的保险理赔,心里终于有了底气。虽然天灾很难避免,但是政府的扶贫政策真是好啊,我会继续管理好果园,如果收成好,一年就能翻身了。”范云忠说道。
在这次的冻灾后,由人保财险宜川支公司负责,各乡镇和相关部门配合,对受灾贫困户进行查勘核实,确认受灾贫困户数量2849户,经与宜川县人民政府协商,按照每户1000元标准进行赔付,赔款支出284.9万元。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宜川县安排专项资金116万余元,为全县69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了“助农保”保险,保障内容涵盖农业生产、家庭财产、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重大疾病等项目。2017年为3827户943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9.2亿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2018年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104户提供风险保障7.5亿元,保费金额共计65.2万元。扶贫保险的足额快速赔付,保障了广大贫困群众的利益,为他们撑起了幸福伞。
同时,围绕生活有保障,宜川县还对无劳动能力的“六类贫困人口”落实了低保五保、集中供养、入股分成等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1.04亿元,确保了贫困群众衣食无忧、生活无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扶贫路上,宜川儿女众志成城,取得良好的脱贫实效。全县47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4.03%下降至0.58%。2016年至2018年,宜川县相继获得“陕西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优秀县区”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