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锦绣丹州满山绿
——宜川县退耕还林工作纪实
    ●今年3月补植补造的现场
    ●刘海发赶往果园给果树浇水
    ●退耕还林的刺槐林绿意盎然

    ●市民在青山间养蜂
  本报记者 朱佳雨
  2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在宜川县退耕还林建设者的心中,一分一秒都是凝结汗水的永恒。1999年到2019年的20年间,昔日的一座座荒山变成了绿色经济长廊,一个个水土流失的贫瘠山村变得山清水秀,丹州水处处倒映着青山绿。
  回首凝望,1999年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延安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种树”,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
  自此,20年来,宜川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一鼓作气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把手负责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全县上下掀起了退耕还林的滚滚浪潮。从1999年起,全县森林覆盖率由44.8%提高到54.04%,增加9.24个百分点。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50.76万亩,兑现资金3.9亿元,农民人均国家政策兑现直接收益4153元。
  1 山川披“绿被子” 退耕还林成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
  初夏,行走在宜川县高柏乡佛庄村,满目青山碧水,处处绿意盎然,山顶整齐的梯田里栽满了苹果树,山腰绿树成荫,山脚小河泱泱,一幅幅美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高柏乡佛庄村治理,可以说是宜川县退耕还林的一个缩影。对宜川县这个曾经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来说,退耕还林是打生态翻身仗的难得机遇。我们没有错失机遇,克服了种种困难,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宜川县退耕办副主任张放红这样说。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初,很多群众持怀疑观望的态度,担心日后政策变化,影响生计。为打消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全市始终把“转观念”作为实施退耕还林的根本要求,持之以恒做好政策引导,通过派出大量工作组进村入户算明退耕还林账、发动村组干部和机关干部以及动员亲朋好友带头实施、及时足额发放钱粮补贴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开思想疙瘩,广大群众从“要我退耕还林”转变为“我要退耕还林”。
  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宜川地处黄河沿岸,立地条件差、干旱是导致造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通过近年来的工程建设,该县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抗旱造林技术,采取带土栽植、石坑客土、“燕翅”整地、蘸浆截杆,使用保水剂、生根粉等技术措施,在大苗栽植区域一律购置抽水设备进行及时浇灌;同时,变零散造林为整流域推进,实现“便于施工、便于管理、便于巩固”,从严把好整地、苗木、栽植、抚育四个关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不仅如此,宜川县把全县划分为3个区域,即西南林区、北部塬区、黄河沿岸。对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西南林区,主要通过飞播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措施逐步改善林内卫生,提高林分质量;对以荒山荒坡为主的北部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进行工程治理;对以石质山体为主的黄河沿岸晋陕峡谷,采取加大投资、稳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治理。在造林绿化中,以西南林区为第一道生态屏障,2010年至2013年完成青兰高速和延壶路“两线”直观坡面的绿化;从2014年开始,计划利用4年时间打造黑疙瘩峁至高柏一线第二道生态屏障;继而于2018年至2023年完成云岩阁楼与延长交界的第三道生态屏障;同时稳步推进晋陕峡谷绿化,实现宜川大地全面绿化。
  宜川县终于改变了以往“穷山恶水、黄土飞扬”的面貌,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总面积70.1万平方米,绿化率39.1%,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绿化率均超过35%,打造了“春季花园、夏季公园、秋季果园、冬季动物园”的人居环境。
  随着林分质量、更新能力和环境容量的稳步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壮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从200余只增加到3000只以上,世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原麝、金钱豹再次出现,种群数量保持稳定,被誉为陕北大地的“生物宝库”和“生态明珠”。
  如今,许多初来乍到的游客,看到绿树环绕的宜川,总会忍不住发问:“哪里是黄土高原?” 
  2 基地成“钱罐子” 退耕还林成最合民意的德政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宜川县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优化了产业结构,绿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云岩镇西廻村村主任刘海发,一位将近50岁的中年人,既是实施退耕还林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依稀记得,小时候那些光种麦子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哪能吃得上白面馍馍,我爸妈受罪一辈子也挣不下几个钱。”这几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刘海发带着妻子种了5亩苹果,有空余的时间就进县城干点建筑零工,不仅如此,他还带动本村的十几个同乡一块打工挣钱。如今,苹果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刘海发感慨地说:“我当了这么多年村干部,想的就是实实在在为村民干些事情,让群众发展林果产业,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现在,这个愿望正随着林果产业的发展逐步变成现实。”
  一组数字令人欣喜:立足宜川地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的土地气候条件,累计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36万亩(其中苹果26万亩、核桃5万亩、花椒4万亩、酥梨1万亩),农民人均果业面积达到2.8亩,基本消灭了“空茬地”,实现了从种粮大县向果业强县的历史性转变。2013年,全县苹果总产41.2万吨(今年苹果总产预计达到45万吨),产值14.8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走在了全省前列。
  这一项德政工程的背后离不开各项政策的实施。
  2012年来,宜川县克服种种困难,筹集资金1.3亿元用于重点区域绿化。首先,着眼于“有钱办事”,通过向上争取、财政列支、社会筹资、信用贷款、群众投劳等方式,保证了投入强度;其次,着眼于“把钱管好”,严格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规定执行,设立专户、明确专人、分账核算,确保了专款专用;再次,着眼于“钱能用好”,在资金管理上实行“532”兑付制度,即第一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兑付总资金的50%,第二年完成补植,兑付总资金的30%,第三年验收合格后兑付剩余20%资金,保证了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着眼于“整合资源”,结合国家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优秀旅游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县等创建活动和中国青年延安黄河文化艺术节、黄河壶口文化旅游月等节会活动,整合用好活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发动全社会力量。
  宜川县依托驰名中外的黄河壶口瀑布和奇绝壮美的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着力建景点、搞宣传、抓服务、树形象,以生态为特色的旅游品牌逐步建立,2013年全县旅游人数达到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8亿元;旅游沿线发展特色农家乐53家,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不仅如此,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采取散养放养、规模养殖等方式,猪、牛、羊养殖总量分别达到15.1万头、8970头、1.6万只,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依托良好的立地条件,建成了500余亩苗木基地,年产白皮松、油松和侧柏等苗木6000余万株,产值突破千万,成为周边县区重要的苗木供应基地。实践证明,“农民有活路,林木才有生路”,只要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造林符合群众利益、得到群众支持,就能实现生态受保护和农民得实惠。
  3 口袋变“钱袋子” 退耕还林成影响深远的民心工程
  “退耕之后不用上山种地,老百姓都从低效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按照县上制定的现代产业模式自愿选择生产方式,达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这是退耕还林最大的好处。”宜川县退耕办副主任张放红这样评价。
  宜川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坚持“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双赢目标,把农民增收的问题考虑或解决在退耕之初。
  退耕还林后,宜川县过去广种薄收、满山放牧的传统农业被高效集约的设施农业、现代化农业和多种经营所代替。
  宜川县按照“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服务监督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成了总面积115.1万亩的集体林权确权登记,彻底解决了山林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林木管护不到位等问题,真正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充分调动了群众以林致富的积极性。按照“塬面发展主业种梨果,坡面发展副业种干果,沟道发展生态种乔灌”的思路,统筹兼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把生态林业建设、经济林业建设和富民富县紧密结合。同时,加快林地流转步伐,推动林地向大户集中,加快森林资源评估和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引导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让群众在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增收致富。
  多年来,民生林业快速发展。发展经济林45万亩,形成了“林木抓果业、林草养畜禽、林景搞旅游”的生态富民发展模式,农民收入逐年大幅度增加。
  围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宜川县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任务1.9万亩,其中,超前实施1.33万亩,现耕地0.57万亩。
  同时,强化退耕还林资源保护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毁坏退耕还林资源行为。检察机关依法起诉2起破坏退耕还林资源案件,分别是丹州街道办圪崂村2人,牛家佃社区阿石峰村2人,并进行了生态修复,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进行宣传,形成了强大的法律震慑效果。
  宜川县严格退耕还林征占用管理,对道路交通、资源开发等项目征占退耕还林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严厉查处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擅自移位等非法侵占退耕还林行为。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春季防火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20个春夏秋冬,宜川县探索出了一条“山增绿、林增色、田增效、民增收”、改善生态与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全市干部群众爱绿、护绿意识明显增强,造林、护林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