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在清朝为陕西布政司所辖。顺治年,设延安府5和榆林道。延安府辖肤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长、清涧、鄜州、洛川、中部、宜君、绥德州、米脂、葭州、吴堡、神木、府谷。雍正三年(1722年),鄜州、绥德州、夏州直隶陕西布政司。九年(1731年),撤榆林道设榆林府。延安府辖肤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长县。乾隆八年(1743年),延安府辖县增定边、靖边两县,共十县。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延榆绥道,道治榆林城,统领延榆两府及所属各县。
清朝国界向北扩展,延安战略地位下降。清初实行包赔虚丁政策,地方官对新垦地亩不予折正,贻害于民,百姓不堪重负。雍正年间才据实厘定,百姓负担减轻。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对延安各业破坏甚重,人口总数下降三分之二。清末实行新政,为以后变革打下基础。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
正月延安天鼓鸣。疫。(清康熙《延安府志》)
同年安定城东关早大水灾,水漂民屋。安定县磁窑村开始烧制陶瓷。(雍正《安定县志》)
十一月清军阿格济率吴三桂、尚可喜军由山西保德结筏渡黄河,入陕北。李自成由京城撒至西安,率军北援,至甘泉又闻潼关告急,乃挥师南下,增援潼关。(谭吉璁《延绥镇志》《李自成年谱》) (摘自曹树蓬、高建菊主编《延安古今大事记》本报记者樊江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