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牧羊人》 1957年 ●《黄土旋风》 2003年 ●《老来乐》 1984年 ●《老百姓》 1996年 ●《黄土情》 1989年 “您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
您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
他们会启示您怎么创作,路该怎么走。”简单的话语包涵了刘文西所有关于创作的想法,也是他倾其一生为之努力、不断实践、不断前行的艺术道路的真实写照。
1957年,第一次踏上陕北这片黄土地,刘文西就找到了他的精神归宿。60多年间,上百次的陕北行、3万多张采风写生的素描速写画稿、上千个如同亲人朋友般的陕北老乡……他不远万里从青山绿水的南方山村来到苍茫荒凉的北方山沟,毫不犹豫地将根扎在了陕北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
杨晓阳:他每天都在作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他的作品数量之多,在中国美术史上都少见。
在当代中国,在当代中国画系,他的作品尺寸之大在中国首屈一指;他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以成千上万人物写生为积淀;他的每一件作品,每一个人物都以很多的人物作为原始……跟随刘老师45年,他对所有作品都认真推敲,严肃对待。画人民币毛主席像的时候,他用200多幅照片作为参考,用很长的时间推敲毛主席的人物性格、造型特点、精神气质,力求每个细节都不放过。经过很长时间的创作,毛主席像成为人民币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标志,成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热爱的艺术形式。
很多人把美术作为职业,只有刘文西老师把美术作为他的生命。所有作品,即使是一张人物速写,他都认真对待,用心在画。刘老师的作品含义深刻,他对毛主席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进行了深入研究,找遍所有的资料、访遍所有的亲历者。对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每个历史节点、每一个事迹、每一个经过的村庄……他都无数次拜访过、深入过、研究过、了解过。刘老师画中的每一个人物,既有时代特征,又有本人的特征,也有刘老师心中对陕北人、对革命、对领袖深刻的印象与深情。把他自己对毛主席领袖的热爱,对陕北人民的热爱,用画笔清晰地表现在画上:一笔一画都饱含深情,一笔一画都饱含内容。
刘老师的作品是这个时代的折射。他的作品场面开阔、气势恢宏、造型精准、个性分明,小画非常精致,大作非常震撼。从速写到素描,从重彩到水墨,无不精通。他对中国人物画开宗立派,树立一代新风,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厚重的一页。我心中的刘文西,凝重、开阔、深刻、大气。这得益于刘老师在深入生活,深入人民创作过程中,不断触摸历史,领悟毛主席讲话精神,深刻践行毛主席讲话所指引的文化艺术方向,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文艺座谈会,刘老师倍受鼓舞,他反复学习习总书记讲话,把习主席和毛主席讲话统一起来,根据新时期国家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创新,以30年的绘画积淀,创作了描述陕北人民生活的103米巨幅长卷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这幅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传世之作。在刘老师的研究中,在毛主席、习主席理论的指引下,总结出“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重创新”自己绘画追求的四句话,作为黄土画派的理论指导。这是刘老师一辈子的追求,一辈子的见证,更是黄土画派继续发展继续总结的源泉。
在教学方面,刘老师身教重于言谈,桃李满天下。他所教的一大批弟子在当下中国美术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创作、研究、教学的同时,刘老师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不断地资助陕北老乡、不断地资助陕北学生、不断地资助陕北的留守老人、不断地支持陕北的大学……每当灾难来临,刘老师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慷慨解囊,凡是地震、水灾、旱灾、下岗职工、留守老人,众多群众都会得到刘老师的关爱。在他的影响下,黄土画派多年来为社会作出非常大的贡献。刘老师70岁以后身体不好,但是无论病情有多重,他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文化事业的发展。20年来,他同病魔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毅力,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病危通知书下过不止20次;20年来,不断地病危,他都顽强地抵抗战胜了病魔,因为他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他还要上西藏,他还要上青海,他还忘不了陕北的老乡……
刘老师为我们留下多方面的巨大的财富,我们要汲取、研究、学习、总结、继承。我从14岁开始跟随刘老师学习,40多年来,见证了刘老师的生活与创作,了解他的思想,了解他的感情。亲身经历了刘老师很多巨幅作品创作的全过程,我为刘老师的精神所感动,为刘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人格、他的作品、他的艺术必将显示出更大的精神力量。
刘老师每天都在作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刘老师是我永远的老师,永远的榜样。刘老师走了,他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我们新中国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作品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巨大财富,我们要继承刘老师的遗志,每一个人都要多画画,画好画,在刘老师的精神鼓励下,为社会主义的文化更加繁荣更大发展,作出我们最大的努力。(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景聚才:“我那位爱画画的兄弟走了……”
本报记者 班姣
“文西不在了……”听到这个消息,82岁的景聚才不禁热泪盈眶。
景聚才是刘文西画作《毛主席和牧羊人》中的人物原型之一。在那幅画中,他站在毛主席身后。当年年仅20岁的景聚才是刘文西初到陕北结交的第一个朋友,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两人的感情维系了半个多世纪。
7月11日,刚刚参加完刘文西遗体告别仪式的景聚才依旧悲痛不已。返回家中的路上,他一直念叨着没有再见文西最后一面。擦干脸上的泪水,与刘文西相遇、相识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1957年,浙江美院四年级学生、准备进行毕业创作的刘文西,怀着一腔热血来到了延安。初到陕北的穷学生刘文西谁也不认识,在杨家岭写生时,遇到了当时在工程公司工作的景聚才。
白天,刘文西画画,景聚才就在旁边看着,闲时两人会聊天、交谈。夜晚,没有地方住的刘文西便接受邀请,与景聚才住进了集体宿舍,躺在一张床上。2分钱的玉米面馍,再加一碗玉米糁糁烩洋芋,是两人每天的伙食。
十几天下来,这两个相差4岁的小伙子渐渐熟络起来。
“我认你当个兄弟行不?”
“咱俩结个拜识吧!”
就这样,刘文西在陕北有了第一个不是亲兄弟的兄弟。
一段时间后,因工程队放假,景聚才要回青化砭老家。临走时,他给刘文西留下了自己家的地址。
“你先回,我随后来你家找你。”刘文西说。
刘文西没有食言。几天后,他如约来到了青化砭常沟,可不巧的是景聚才去子长县相亲了。
山高路远,一场大雪降落,刘文西一路走一路喊:“景聚才,景聚才……”他的呼喊声在冬日陕北的山谷间回荡。景聚才的父母听到后,赶紧出去把刘文西接回家中。因为被大雪困住,刘文西在景聚才家住了几天,受到了热情款待。刘文西也一直喊景聚才的父母为爸妈。临走时,担心这对“陕北爸妈”忘记自己,刘文西脱下了身上的新棉袄,换走了景聚才家的一件破棉袄。“我再回来,看到这件棉袄,你们就记起我了。”
“我们两个都对这份结拜的兄弟情看得特别重。”景聚才回忆起这个结拜的兄弟,不禁又增加了一份伤感。
1958年,刘文西再次来到延安,去二十里铺写生,还托人捎话给景聚才,希望能见个面。当时的刘文西,已经因为在1957年创作《毛主席和牧羊人》有了名气。在作品中,景聚才就被画在了毛主席身后。
“那是我们分开后的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起拍了许多照片,聊了许多当时的生活。”景聚才回忆,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刘文西并没有忘记自己这个陕北兄弟,对自己依旧很亲切。
随后的几年,只要刘文西回陕北,就会与景聚才联系。如果路太远,景聚才就骑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去见一面。随后,他还会邀请刘文西回庄里看看、到家中住住,有时候一住就是十几天。
“文革”期间,刘文西被迫停止画画,两人的联系暂时也断了。随后,两人又恢复联系,得知刘文西住了三年的牛棚,景聚才心疼不已:“你咋不回来找我?!”
“也是那次回来,他到家里来看我,临走时还给我放下50块钱。当时我的光景也渐渐好起来,不要他的钱,但他说什么都不行,硬是给我放下了。”
后来,因为儿女居住在西安,景聚才到西安时也会偶尔带着儿女,去西安美院看看刘文西,这对老兄弟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化,与刘文西的一些合影照片,一直在景聚才家中保存完好。
“记忆中的他总是拿着画笔,把看到的用画笔记录下来,当时我们家里就有他的上百幅作品,可惜后来保存下来的只有一张爷爷的画像。”景聚才的儿子景有福从小的记忆中,就有这位爱画画的刘叔,“后来我们想问他要几幅作品,可父亲从来不让我们开口。有时候看他年龄大了,一幅画一画就是几天,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父亲很心疼。”
得知刘文西去世的消息,景聚才老人含着泪水连夜赶到西安,想去送兄弟最后一程。到了西安美院,报上自己的名字,没想到西安美院的不少领导、老师,包括学生都知道。“文西跟身边的人都说过我这个老兄弟,他一直都记挂着我呀!”
如今,一代大师刘文西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他的陕北兄弟,以及陕北乡亲对他的深深思念与眷恋……
毛生明:他是我永远的老师
本报记者 谷嫦瑜
“一捧黄土一掬水,
三合五谷两行泪。”
这副满含深情悼念刘文西老师的挽联,是甘泉县税务局干部毛生明7月7日下午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一听到画家刘文西去世的消息,毛生明就去了甘泉的晋塔、刘塔等刘文西常来采风写生的地方,装上了黄土和五谷,又专程开车到延河边灌满一壶延河水。次日一大早,他把这些东西带往西安,敬奉在刘文西先生的遗像前。
“刘老是我心中永远的老师,他做任何事都非常严谨,对我的人生都有很大影响。”毛生明对记者说。
因为父辈早在1978年就和刘文西有往来,在父亲年岁大了以后,毛生明就渐渐开始参与并组织黄土画派的陕北过大年和采风活动,因此他和刘文西先生经常联系往来。
2012年年初,毛生明和一帮朋友计划“众筹”搞一个“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诗文书画大赛”,毛生明去见刘文西,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当毛生明说到长征结束地在甘泉时,刘文西当即说:“中央红军长征结束是在吴起呀,怎么又到你甘泉了?”毛生明把有好多老干部的回忆录和有关文章都锁定长征结束地在甘泉的情况告诉刘文西,刘文西说:“这是一家之言,我们还是要以史学界定论的为准。”
甘泉县名是由美水泉而来,美水泉可以说是甘泉的根甘泉的魂,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开发。2012年底,毛生明到刘文西画室,想让刘文西给美水泉题写一幅“天下第一泉”的字。
“凭什么敢叫‘天下第一泉’?天下第一泉是乾隆皇帝给趵突泉提的,美水泉怎么能叫天下第一?”刘文西反问毛生明。
好在毛生明在去刘文西家之前,是做了些功课的。他对刘文西说:“玉泉趵突泉等,全国有七个号称天下第一泉的,它们都相安无事,凭啥我美水泉就不是?它们是乾隆赐的,我们的还是隋炀帝赐的呢。”
刘文西觉得有道理,他详细问了美水泉的情况,说:“只要是开发美水泉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对老百姓有好处,我可以写。”
几年前,听说延安要评选“市花”。毛生明想,山丹丹花绝对会是当之无愧的市花,若让曾上过美校并随陈光健老师学过白描和国画的妹妹来画山丹丹花,自己再拍一些山丹丹花,两人合出一本影画集,再让刘文西老师题写书名,就完美了。
带着这个“梦想”,毛生明和妹妹去了刘文西画室,当时刘文西正在进行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的创作。看了毛生明妹妹画的那些山丹丹花,他有点生气地问她:“你到山上观察过山丹丹花没?你仔细看过你哥拍的这些山丹丹花吗?你数一下,你这一朵山丹丹的花瓣竟然有7个?山丹丹属于百合科,正常花瓣在4到6个之间,你在这些照片里找找看有没有7朵花瓣的?”
刘文西说:“画画一定要仔细观察生活,千万不能随心所欲地胡乱涂抹。”
毛生明告诉记者,刘文西老师严谨的态度,对他之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的心中,刘文西是永远的老师。
刘虎林:“他是人民的艺术家”
本报记者 延媛
“刘老师走了……”7月7日下午,惊闻刘文西老师病故的消息后,刘虎林多次打电话向熟知的好友确认消息的真假,一时无法接受。
“18岁那年的正月十一,我在延安就读美术学校,听人说刘文西老师在延安体育场采风,就赶紧跑去观摩学习。当时他画了一幅《宝塔山下闹秧歌》的速写,看着那逼真的人物动态和鲜活的宝塔山,我觉得特别神奇。从那时起,我结识了刘文西老师。在学生时代,我就经常陪着刘老师深入乡村写生。”甘泉县文联主席刘虎林说起几十年前初次见到刘文西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认识刘老将30多年了,他给了我许多支持和指导,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艺术精神。”
刘文西老师特别爱画劳动人民,尤其是陕北劳动人民。“我还记得,刘文西老师曾经给我说过,1979年的一天,当时他在甘泉北沟台庄采风。刘文西老师为编筐老人杨增贵拍照并精心创作了几幅写生作品,随后他将一寸照片寄给了老人。后来,他又多次对我说,想去看望老人家。”刘虎林回忆说,“2010年,刘文西在杨增贵老人家看到了多年前的那张黑白照片,就委托毛生明将照片放大后送给老人一张。他还再三询问,给杨增贵老人的照片送到了没有?他说,‘我的你可以不送,但是答应老百姓的一定要办到’。”正是刘文西老师对人民的感情,对艺术的追求,才时刻激励着刘虎林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进。
有一次,刘虎林陪刘文西采风,看到他在画袋里翻出一本泛黄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地看着、念着。刘虎林有些奇怪:“刘老师,这本子都发黄了,你还带在身上干啥啊?这有啥好看的?”
刘文西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了我的为人处事,还有创作、教学和所有的美术工作。你们年轻人也应该多看看、多学学,才能深刻地明白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
坚持带领黄土画派来陕北采风的刘文西,常常把甘泉作为自己采风的第一站。几十年间,刘文西经常要去陕北写生,和刘虎林相处得很融洽。刘虎林说,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去西安看望刘文西老师。每次去都会拿一些小米、红枣、核桃等陕北特产,但每次都因此被批评。
“你与其带这些东西来,不如把你画的作品拿来让我瞧瞧,不要成天想着搞这些社会习气。只要你能创作出反映生活、讴歌生活的好作品,就是送给我最好的礼物。”这番批评透露着刘文西对艺术的执着和他对每一位学生的谆谆教诲。回想起这些往事,刘虎林感慨万千。
“刘文西老师是人民的艺术家。他虽然走了,但是却执着地用岁月、用一张张画纸,去践行他的艺术主张。这种为人民、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美术工作者学习,激励着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刘虎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