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顺治五年 1648年
三月延绥参将王永强起兵反清,占据鄜州城,杀洛川知县郭灿。(康熙《洛川县志》)
同年安塞赤风竟日,屋瓦皆飞。(清嘉庆《延安府志·卷六》)
同年清廷免延安府县顺治四年雹灾额赋。(清雍正《陕西通志》)
清世祖顺治六年 1649年
三月王永强、神木县高有才等率部攻占延安十九州县,破榆林城,杀延绥巡抚、右副都御史王正志,督远饷户部郎中朱子升。(清嘉庆《延安府志·卷六》)
同期反清军俘鄜州道台王希舜,延安知府宋从心、鄜州李方征等。总兵官沈朝华、中部知县序襄逃遁。(雍正《陕西通志》、康熙《鄜州志》)
五月二十四日吴三桂率军北上,相继收复肤施、宜川、安塞诸县。
七月吴三桂率军收复绥德。八月清军进剿鄜州城,王永强败走宜君,自杀身亡。部将高有才病退府谷。
十月吴三桂收复榆林。(康熙、嘉庆《延安府志》,谭吉璁《延绥镇志》)
清世祖顺治七年 1650年
九月督抚具题,豁免延安府属无主荒地亩数,逃亡丁七万七千有零(其中安塞区无主荒地一百五十五顷八十一亩;保安县无主荒地九十三点七九顷,逃亡丁八千一百七十八名;宜川县荒地一千三百九十四顷九十七亩,逃亡丁一千五百三名)。(嘉庆《延安府志》)
十二月吴三桂军进剿宜川八郎山。抗清军刘弘才在保安战役中失败,退走至甘肃地。
同期宜川县李凉凉、铁棍儿反清起义,占领宜川大半,波及延长东五乡。后遭清军围困而败。(清《延绥镇志》)
清世祖顺治八年 1651年
清世祖福临亲政,遣专官祭祀黄帝陵。后清朝历代皇帝每遇大事,均遣使祭祀黄帝陵,祭文碑刻现皆存于庙内。(《黄帝陵志》)
同期延安、延长、中部等县地震。安塞雨豆。安定县四月至九月不雨。奉旨豁免宜川县有主荒地七百零八顷二十一亩。(嘉庆《延安府志》)
清世祖顺治九年 1652年
钦定六谕卧碑文:“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立理,无作非为”,在各府州县树碑,要求州县官员及乡老里长于每月朔望定时宣讲,延安府所属州县依例实行之。(《清代的国家和社会问题研究》)
清世祖顺治十年 1653年
陈培基任延安知府,兴利除弊,多善政。任期内重修西山“镇西楼”,后改名为“文昌阁”。(康熙《延安府志》)
延安府除已报经朝廷批准少数县豁免人丁和折正地亩外,各州县仍按万历年编审丁数和地亩数下达赋税额。百姓不堪负重。(嘉庆《延安府志》)
清世祖顺治十一年 1654年
八月诏延绥巡抚题,豁免延安府属续荒地二千三百四十七顷七十亩,续逃亡丁六千八百(其中豁免甘泉县续逃亡丁二千二百九十一名;安塞县二百九十八亩;宜川县续荒地三千一百五十二亩,续逃亡丁七百六十六名)。(嘉庆《延安府志·卷一》)
清世祖顺治十二年 1655年
撤销延绥督饷户部。重修延安府城。(嘉庆《延安府志·卷六》)
同年清廷免延安府州县赈灾丁徭额赋。(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三》)
同年柳沟筑城(今黄龙境内),名神道岭,设游记镇守,归潼关协辖。配游击以下官员四人,有兵二百七十名。有城,城门额刻“四色要地”。(《陕西省志·军事志》)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 1656年
五月中部地震。八月陕比洛川雨雹成灾。(嘉庆《延安府志·卷六》)
同月建长县李养伸编成《延长纪事》。(乾隆《延长县志》)
清世祖顺治十四年 1657年
中部县麦收,秋大有。(《中部县志》)
诏各府、州县俱立预备仓及社仓,责成各相关机构稽查旧积,料理新储,每年收支情况造册上报。(道光《鄜州志·社仓》) (摘自曹树蓬、高建菊主编《延安古今大事记》本报记者樊江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