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刘忠海:不等不靠 脱贫摘帽
本报记者 房佳 通讯员 孙园芳 张昊
    ●刘忠海在果园劳作
  几年前,黄龙县界头庙镇景家塬村民刘忠海一家五口相依为命,因父亲生意赔本,导致家中负债累累。父母年事已高,弟弟和妹妹年纪又小,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一人肩上。看着家里仅有的几间又老又旧又破的土窑洞,几亩卖不上钱儿的山岗子地,想到家里欠下的一大堆“饥荒”,刘忠海感到压力很大。
  然而,刘忠海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而是开始琢磨起致富的路子。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了解了刘忠海一家的困难之后,对他们进行了主动帮扶,将100亩的公地承包给了他。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刘忠海树立起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他在地里栽种了70亩核桃及30亩苹果树,并将家搬到了果园里,立下了“不致富不回村”的誓言。
  果树有了,可后期的技术管理也很重要。刘忠海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后,便主动去请教村里技术好的人,而且每次镇上组织果树管理培训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平时没事也会观看远程教育学习别的地方农民的致富经验。现如今,刘忠海在村子里也算是果树管理的“一把好手”了。
  如今,经过刘忠海自己的努力,一家人已经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他家承包的100亩果园一年能挣十几万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但是刘忠海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其他村民脱贫致富,他一次次到贫困村民家里来了解情况,和他们聊家常,讲政策,为他们梳理致贫原因。他说:“提起从前的生活,我就揪心。那时候,看着没有一点光亮的日子我死的心都有,还好有政府干部常来家里为我谋发展。现在我富起来了,我想把致富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一起奔小康。”
  在刘忠海的激励和感召下,贫困村民自卑的心结没了,脱贫致富的心气儿有了。像刘忠海这样通过奋斗致富的,不是界头庙镇的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以后,将会有千千万万的“刘忠海”用奋斗来书写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