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记者 李健飞 李银堂
到农村去,到扶贫一线去,到贫困户家中去,与帮扶对象一起体验农家生活,与贫困户同劳动,谈心交流,感同身受,用真情实感让贫困户暖心。这是延安市对帮扶干部的要求,也是扶贫干部的实际行动。
记者在延安采访贫困村、贫困户,看到的是灿烂的笑容,挺直的脊背。听到最多的是对帮扶干部的称赞,是对政府的感谢。“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天天粘在身边”“干部天天吃的是方便面”“请一顿饭都不来,都不知道咋感谢”。延安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申均明说:“脱贫攻坚以来,变化最大的是干部的作风,老百姓说是‘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重新凝聚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级书记”齐上阵
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马家沟村近年成了养牛专业村。村对面的山脚下是一排几十米长的牛棚,村民马树旺正在给他的12头牛添加玉米秸秆。年逾六旬、满脸皱纹的马树旺,笑起来皱纹更密集。他告诉记者,2014年开始集中养牛,一头牛养5个月可收入5000元。
马家沟村生产队长马树勤说,自2015年成立了养牛合作社以来,19个养牛户都入了社,其中17户是贫困户,他们家里养牛,山上有苹果树,都摆脱了贫困。“没有第一书记杨世林,不会是这个样子。”他说,杨世林是县统战部的干部,驻村几年了,很少回家,一心一意为贫困户着想,找到了脱贫的好路子。
宜川县集义镇党委书记李杰不仅走遍了每一个村,还跨进了每一户贫困家庭。集义是一个合并后的大镇,面积762平方公里,下一趟村路上耗费时间长,效率低。记者从镇政府到较远的跑泉村采访,汽车越过一道道沟峁山梁,弯弯曲曲,行驶一个多小时。李杰说:“我们规划了产业扶持,但贫困户的情况各异,还要一对一规划扶贫方案,做到一户一策。”
申均明说,脱贫攻坚以来,延安市确定了35名市级领导帮扶35个贫困村,选派了300余名市直部门县级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锻炼,1546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组建了1499个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选派了2.8万名市、县(区)党政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进村开展联户扶贫工作。选派干部驻村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全市693个贫困村,村村有驻村工作队,贫困户户户有帮扶责任人。
扑下身子做实事
延长县安沟镇阿青村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庄。村史馆中展示着在早期武装斗争中涌现的一批优秀党员,有几名党员献出了年轻生命。这里还是一个知青村,一批北京知青曾在此生活劳动。第一书记汆春妮说,村里无论脱贫攻坚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红色精神。展示红色资源,就是鼓舞村民艰苦奋斗,靠奋斗赢得幸福生活。
阿青村是一个苹果种植大村,苹果产业基础较好,人均果园2.5亩。但该村处于冰雹带上,极易下冰雹,一场冰雹就会将苹果打得稀巴烂。而村子的上空又是飞机航线,不能设炮点,有果树却致不了富一直困扰着阿青村。2017年,扶贫干部经过调研,决定拉起空中防护网。拉网需要资金,扶贫干部就从镇政府争取20万元,以每亩果树补贴600元的标准组织建网。建网后,苹果获得大丰收,扶贫干部又及时在村公路边上建起两个苹果售卖场,还建了智能冷库。2018年,全村人均苹果纯收入就达1.2万元。
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以前居住的多为依山而建的土窑洞,年代久,安全隐患大,群众搬迁意愿强。经过谋划,在山下路边建了三种户型民俗新居48套,安置了50户150人,圆了群众安居梦。75岁的李朝印老两口花了5000元,住上了50平方米的新房,他很激动:“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扶贫干部还就村里的优势资源,规划开发了水上乐园、生态休闲采摘等特色产业。有产业扶持,王湾村发生了巨大变化,2018年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
而集义镇的跑泉村,窑洞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呈现出独特的黄河沿岸风情。扶贫攻坚的设计方案是整村搬迁,但群众不愿搬,镇政府经多方考虑,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对窑洞进行改造。从陕北、山西请了7名手艺精湛的箍窑工匠对窑洞进行防水、美观修整。村民张水生对自己的窑洞很满意,每天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在这儿住惯了,窑洞挺好的。搬到山下会走很远,到镇上就更远。我们还有花椒、核桃树要管,搬迁了就不方便了。”
申均明介绍,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30多项具体政策。使扶贫政策的“精准化”与贫困户的发展能力、发展意愿相吻合,精准施策与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和自下而上决策的民主性相结合。各县区依据地区脱贫攻坚实际,相应出台各自的特惠政策。确立了“坮塬苹果、沿黄红枣、河谷川道棚栽、沟道养殖”的产业布局。坚持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作为重要抓手,走长短产业相结合发展的路子,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确保贫困户选择的产业致富前景良好。
鱼水情谊暖民心
李杰在基层工作了几年,感触颇多,他说:“新时期乡村干部难当,要让百姓感受你的真情实意还要费一番功夫,就是要用真心真情去对待群众。每次下村,在路上遇到村民,就停车问一问去哪里,只要顺道都要请上车,有时即使绕点道也要送一程。事儿不大,老百姓都会记住干部的好。”
延长县安沟镇高家川村刘延平非常惭愧地讲了一件把第一书记卢继霞气哭的事。刘延平办蘑菇合作社时,贴息贷款没批下来,就借了2万元开办。借款到期了,贷款还没批下来。这下刘延平坐不住了,一急之下,借酒浇愁。酒喝多了,就找卢继霞,后来找到镇上大吵大闹,把卢继霞气哭了。卢继霞拿出准备结婚的戒指说,这个值8000元,你先拿去应急。一个星期后,贷款批了下来。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刘延平肠子都悔青了。
延安市在安排脱贫攻坚时,把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放在第一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调研,领导走遍县乡,干部走遍村户,政策走到千家万户。全市1963名市县乡领导月月驻村调研,市委书记、市长选择了矛盾问题最多、工作任务最重的县乡村蹲点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近群众、倾听诉求、征求意见、联心联情。通过蹲点驻村调研工作,领导干部的素质与工作能力提高了,与群众的感情加深了。
宜川县云岩镇残疾人付凡平说:“我家能过上好日子,一靠党的好政策,二靠这些好干部,扶贫局就是我的娘家人。我现在想的就是报恩,连公司名称都取了‘蒙恩’二字,回报社会,让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就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