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政府提出的间伐政策村民都不认可,害怕影响自家苹果产量。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来看,间伐虽然减了量,却极大地提了质。前年我4.7亩苹果就卖了18万元,我对发展苹果产业充满信心。”62岁的寇贺东是黄陵县隆坊镇小寨村的果农,因为栽植苹果,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达人”,说起自己依靠苹果致富的经历,寇贺东感受深刻。
黄陵是世界优质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也是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和陕西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黄陵苹果肉脆、多汁、多糖,果面光洁,深受中外客商青睐。近年来,黄陵按照“建基地、兴特色、强龙头、抓营销、树品牌”的思路,紧扣农业增效、果农增收发展目标,全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同时,为打造苹果全产业链发展,黄陵县把苹果产业后整理作为做大做强现代果业的重要抓手,打造特色苹果产业,助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苹果产业后整理——打通苹果从田间到舌尖最后一公里
在黄陵县田庄镇宏昌果业专业合作社的车间内,一条崭新的苹果分拣机器在四五名工人的忙碌中,即将安装完成。
“这条苹果分拣机器是从法国进口的,是非常智能化的一个机器,它不仅能分拣出苹果的大小、颜色,还能分拣出苹果是否有霉心病以及糖度有多高。苹果通过分拣,质量好的卖高价,质量稍微差点的卖低价,很受果农欢迎。”田庄镇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李永宁对记者说。
在黄陵县,苹果分拣作为苹果后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极大地影响着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近年来,按照延安市苹果产业扶持标准,黄陵县还制订了全县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具体奖补办法。对购置引进智能选果线的企业、合作社进行补贴,修建厂房进行贴息贷款,建设集散市场,补贴购置冷链运输公司车辆,补贴在省外大中城市建立“延安苹果专卖店”的企业、合作社等,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黄陵县已建成智能选果线5条,在建2条,其中提升改造了黄矿果蔬中心苹果智能选果线1条,由荣华富洋公司、青和果业合作社、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太贤诚信果业合作社各建成1条,均已具备运行能力,共计上线分选苹果5400余吨。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共有47家果品冷(气)库,贮藏能力达到12.1万吨,共有5家企业(合作社)购置冷链运输车10辆,运输能力100吨。全县现有9个果品集散交易市场具备冷库贮藏、分级收购、物流配送、信息发布、物资供应等功能,苹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建基地、树品牌——为苹果建“伊甸园”实施“品牌战略”
一走进黄陵县田庄镇寇家湾村精品示范园,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将园区果树清洗得格外碧翠,数百亩苹果园挂满了累累果实,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寇家湾村村支书张丽仓介绍,目前,寇家湾行政村共有果园面积950亩,目前挂果的750亩。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村子人均收入也达到了1万元左右。近年来,寇家湾村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苹果产业,目前建成矮化示范园370亩。
政府建园,农户管园,寇家湾村精品示范园在不断增强示范带动效应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
在黄陵县,建基地只是发展苹果产业的一部分,为黄陵苹果贴上“洛川标签”是黄陵苹果走出去的既定目标。在2017年8月份举办的“洛川苹果”品牌授权仪式上,黄陵县宏泰苹果专业合作社、阿党梁河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家合作社(企业)获得了“洛川苹果”品牌的使用权,全县使用“洛川苹果”品牌的合作社(企业)累计达到28家,“延安苹果”授权2家。
黄陵县积极实施“大品牌”战略,帮助企业、合作社做好“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品牌授权注册。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共授权使用“延安苹果”品牌的合作社22家,授权使用“洛川苹果”品牌的合作社28家,建成“延安苹果”直销窗口13家。2019年已落实授权使用“延安苹果”区域公共品牌的企业、合作社5家,“延安苹果”专卖店已在广州、福州落实5家。
黄陵县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扩规模到提质量,从乔化为主到乔矮结合,从注重产前产中技术到更加注重贮藏、冷链运输等苹果产业后整理,黄陵苹果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黄陵县果业局副局长梁春辉说,目前,黄陵县果园面积有25.3万亩,去年产量达到29万吨,产值14亿元。在果业生产中,后整理倒逼前生产,从优化品种结构着手,引进响富、烟富等品种,在栽培模式上进行更新,从乔化品种到矮化品种转变。在老园改造上,改造乔化、实施间伐等,提高果实品质。在防灾体系建设上,县里不断加大防雹网建设,每亩防雹网补助800元,目前已补助5000余亩。现如今,黄陵县苹果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思路。(据《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