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一角 ●精心挑选石材 ●与雕刻师共同研究设计方案 ●与客户交流 ●不让问题石雕流向市场 ●师世华正在翻阅资料,研究石雕技艺 ●父子传承 ●师世华向参观者介绍展馆情况 本报记者 延媛 刘阳 通讯员 延河
盛夏时节,走进延安圣世华石业有限责任公司,一件件作品琳琅满目,夺人眼球。俯身仔细端详《长征集结号》《安塞剪纸山丹丹》《当兵的哥哥回来了》等作品,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寓意深刻而大气。
屋后有个简易工棚,尚未进入,“哧哧”之声不绝于耳。走进工棚,里面堆满原石,摆满工具,工人在忙碌着……师世华和儿子师延东正在对石雕的造型和构图进行构思设计。
师世华从12岁开始学习石雕技术,至今已有43个年头。“与石结缘,主要是受家庭熏陶。”师世华说,他家从爷爷辈就开始从事石雕行业,到儿子这一代是第四代。
凭着骨子里对陕北石雕的挚爱,师世华用8年的时间,在陕北的沟沟岔岔里疯跑,寻找适合创作的原石,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2007年,他用多年的积蓄投资成立了延安圣世华石业有限责任公司。
师世华注重手工、辅用机械,致力于研究陕北石文化产业的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纯手工敲打的凿打手法,是老一辈的传统做法,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做了。”师世华告诉记者,按照以前传统的手工做法,一尊四米高的佛像,两三个人要雕刻七八个月才能完成。但由于现在物件越做越大,不少石雕作品必须采用半机械化来完成,这样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但想要呈现最完美的作品,还得通过双手来完成。”
“石雕是个苦活儿,长年累月,手上全是伤痕。现在的孩子们都受不了这个苦。”为了不让石雕文化消逝,师世华把技艺传给了儿子师延东。
师延东出生于1992年,从小对石雕可以说是耳濡目染。小时候放学后,他经常跑到长辈们身边看他们下料、雕刻。只要大人不在,他就会拿起工具,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刻石头。后来,师世华见到儿子确实喜欢,就有意识地教授师延东一些基本的雕刻技法。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除了向父亲学习、请教,师延东读书时,每逢寒暑假就前往河北曲阳、福建惠安等地学习雕刻设计和规划。在大学期间,他毅然选择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心思投入了雕刻艺术。
为了让更多百姓接纳并喜欢石雕文化,在石艺创作中,师世华父子既继承传统技法,又不断创新。闲暇之时,他们就到河北曲阳、福建惠安等地的雕刻规划师、设计师那儿,虚心请教雕刻理念和雕刻技法。
在师世华父子的眼中,这些其貌不扬、静静沉睡的石头非但会说话,而且能唱歌,能表达人类所追求的一切真善美。伴随着延安红色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师世华父子从游客的需求出发,设法让陕北的石头更有灵性,他们将石材的功用逐步拓展为雕刻、装饰、高档家用石品等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既有精雕细镂的陕北剪纸、十二生肖和小石磨等,还有石材刻制的民俗版画,镌刻有毛主席诗词的石板书法,将文化和石头联系起来,让人们在观赏之余,能够感受到它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迸发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参加上海世博会、南京文化旅游推介会、全球秦商大会等各种展示促销活动中,师世华父子创新的陕北石品赢得了许多“知音”,一些艺术界的专家和权威人士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纷纷鼓励他们沿着自己开创的陕北石材研发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4月,延安圣世华石业有限责任公司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6月,延安石雕被列入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后,我们会努力把文化创意融入石雕产业,坚持以良好的技术水平将石雕文化研发好、保护好,打造出更多的精品,让石雕文化在中华大地绚烂花开。”师延东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