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利用“模拟法庭”开展法制教育 ▶“两说一联”调解员进村入户调解纠纷 本报记者 雷荣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1940年,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一段讨汪(精卫)演讲,让圣地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尽显。“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平安,既是治国者的宏大理想,也是老百姓的朴素追求。
79年后,这方净土越发明净。进入新时代,枣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传承红色基因,深刻把握“十个没有”的时代内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共进的理念,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深入开展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活动,形成“街道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达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总目标,切实增强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1 建设平安小区 引领社区智慧生活
平安小区建设是夯实社会治安基础的重要抓手,直接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枣园街道以信息化为引领,不断创新小区管理模式,努力推进小区智慧化进程,持续提升小区“三防”能力,全面构建现代治安防控体系,确保“打得狠、防得严、控得住”。
在光明小区,业主进出小区极为方便。“门是看脸才开的,大门上方的这个特殊设备,对进出的业主进行人脸识别,实现自动解禁。”光明小区物业经理杨冉介绍说。
“公园天下小区一共有四栋楼,除去公寓酒店外,我们给三栋居民楼安装了200个监控摄像头,实现了全天候、360度无死角监控。”枣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高伟说。
“以前我住在双拥大道,从小区门口到家门口,门禁一直是坏的,居住体验谈不上安心和舒心。”公园天下小区业主李红深有感触地说,“住在这里感觉很不一样,小区内秩序井然,管理规范,安防措施到位,切实感受到平安小区建设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和实惠。”
同时,枣园街道结合“社区大党委”引领下的“共驻共建”理念,按照“社区——片区——网格”的三级管理模式,配备片长、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四级人员,密织一张网格片区化管理的“安全网”。
目前,枣园街道枣园社区设有6名片长、74名网格长、8名网格员、90名楼栋长、6名片警;裴庄社区设置6名片长、18名网格长、24名网格员、42名楼栋长、6名片警。所有人员的照片、岗位、职责、联系方式上墙公示,便于群众联系和接受群众监督。
潘子文既是公园天下小区的保安,也是张思德治安巡逻服务队队员、一号楼2个单元的楼栋长,负责68户业主的治安安全。“过去,我只负责简单的来客登记。现在,我要对小区楼底、楼顶进行定时巡逻,对特殊人群上门问候,随时关心业主需求,协调邻里纠纷、社区矛盾,维护小区治安环境等,职责变得很多。”
枣园街道精心打造智慧小区,在住户入住小区时,物业公司已提前登记了住户的信息,通过动态更新“两册一图”,更加便捷、准确地登记了原户主和租赁户的姓名、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信息,小区网格图更加清晰,实现了以房管人的目的,流动人口管理更加有效。
2 打造金牌调解 就地化解群众矛盾
“老乡,坐下聊,说说你有什么事情,我给你协调解决。”“别急躁,这事不是什么难事,肯定能处理好。你先喝杯茶,我联系对方当事人……”
赵学慧的一天是从一杯热茶、一句问候开始的。从民警岗位退休后,今年3月份,他就在枣园街道当起了调解员。这一干,一下子成了金牌调解员。
为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今年以来,枣园街道整合公安、综治、信访、司法等力量,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打造了“两说一联”调解室。吸纳政法工作者、退休民警、老党员、老队干、乡贤能人、“两代表一委员”、律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等组建调解专家库,调解邻里纠纷、生产经营纠纷、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合同纠纷以及非治安案件等各类群众矛盾,培育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根据纠纷性质,可以指定调解专家,也可以根据群众意愿,自己选定。”枣园司法所所长杨炜说,“经过‘警官说法、群众说事、干部联动’可节省很大一部分警力,为法院节省了案件办理难度,也为当事人节省了诉求成本。”
60岁的李马罗是枣园街道上砭沟村村民,一辈子是庄稼人,苦于没有手艺只得以苦力为生。去年,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开始养牛,这群牛成为全家人的致富希望,平日爱惜有加。
5月9日下午6时许,李马罗的儿子李云在赶牛回家时,当牛群行至杨家沟沟口,一根电线掉落,恰好掉到领头的怀孕母牛身上,将牛活活电死。
“那头母牛别人给我掏了1.2万元我都没舍得卖,它还怀个牛崽,再有几天也要生产了,小牛崽少说也能卖5000元。我家本来就没有钱,这一损失可就快上2万元了。”看着已死的母牛,李马罗心疼不已。
事情发生后,李马罗认为电线杆设置不规范,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于是,他多次寻找电力部门寻求赔偿。然而,李马罗多次诉求得不到回应。正在他觉得有冤无处诉时,在枣园街道的“两说一联”调解室见到了赵学慧。
“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就应该受欺负?咋就没人给我处理呢?”一见面,李马罗诉说着怨气。
“别上火,我帮你协调。”安顿好老李后,赵学慧便跟相关部门人员对接,核实情况、寻求解决办法。很快,李马罗的事情有了处理意见。
“最后给我赔偿了4000元。我感觉钱多钱少不是那么重要,赔再多我也发不了,要发财还得靠自己挣。”李马罗说,“是他们不尊重我,才让我觉得憋气。这下心情好多了。”
“老百姓之间没有多少重大利益纠纷,大都是琐碎小事,他们闹别扭也是为了争口气而已。”赵学慧说,在这里他们可以发泄怨气、敞开心扉地说;我们从中再互相一调和,事情就得到圆满解决。
今年以来,“两说一联”调解室共调解矛盾纠纷19起,规范公正、有理有据,杜绝了矛盾激化升级,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安宁。
3 发挥“头雁效应” 实现大事不出村组
在平安村组创建中,枣园街道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宣传引导,培育村民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新风。
“赵世才和李生花离婚了。”不久前,这则消息在风平浪静的庙沟村传开了。
刘海军是庙沟村村主任,也是一名中心户长,平时负责传达上级政策通知,并担负着维护村子治安、解决村民矛盾的职责。当他听说赵世才和妻子离婚后,便急忙询问离婚的原因。
“也没有什么大的原因,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因为两人都年轻,都在气头上。你说离,那就离,两人就悄悄地办理了离婚证,也把娃娃扔给了爷爷奶奶。”刘海军说,“虽然李生花回娘家一个多月了,但是我觉得两人还有挽救的余地。”
于是刘海军便拉着赵世才来到李生花的娘家,经过赔礼道歉,耐心疏导,终于将李生花劝回了家,办理了复婚证。
“我们村建村82年了,村风民风一直都很淳朴,没有歪风邪气,没有打架斗殴;家家户户大门都不锁,东西没有人偷、更没有人抢,大人小孩生活得很安全、很舒心。”村民贺志东说。
近年来,枣园街道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推行“五户联保、十户联防”中心户长制。并由村干部牵头,组织村里老干部、老党员、德高望重者、乡贤能人等成立矛盾调解队,针对群众反映的矛盾和问题,实行“一对一”“多对一”调解,实现了村内“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已形成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群众信访连年下降,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我们枣园街道的信访情况,从2017年的到区访9批次,到市访4批次,赴省访1批次,进京访1批次;到2018年的到区访4批次,到市访2批次,无赴省、进京上访;再到2019年目前零上访,实现了三年三大步走。辖区民风民俗明显好转,农村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群众安居乐业。”枣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拓佳荣说。
4 抓好校园安全 创造健康成长环境
安全情系生命,文明创造和谐,生命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延职创新实验小学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全面贯彻落实学生集中用餐、陪餐制度,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这个菜蛮好吃的,有营养,再加一点!”“这位小朋友再添一点饭好吧?”
4月3日午餐时间,延职创新实验小学校长吴国柱和老师们来到学生食堂,问这问那,跟学生深入交谈,详细了解饭菜质量、口味和营养搭配等情况。看着娃娃们吃得起劲儿,校长和老师们也饿了,纷纷端着盘子加入到用餐队伍中。
同坐一张桌,同吃一份菜。在枣园街道辖区的学校,这样的陪餐已是常态。各学校食堂均设有陪餐点,每餐由各校校长或教师陪餐,并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月24日中午,延职创新实验小学的餐厅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一年级(5)班家委会的成员。这一天,他们没有跟学校打招呼,突击来校观摩学生的用餐情况。
家长们边走边看,对餐厅卫生、操作间环境、食材新鲜程度、学生的用餐情况进行查看,并不时询问着工作人员。在查看食材时,对进销存台账查阅、对库存物资生产日期检查、对成品留样查看。通过观摩,健康卫生的用餐环境,监控可视的制作流程,安全温馨的陪餐制度,给家委会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摩,我们对餐厅的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学生用餐情况有了直观体验。”家委会成员说道,“我们家校一起联手,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我们按照枣园街道的要求,不断完善陪餐制度,提升食堂保障服务水平与质量,确保让学生吃好在校的每一餐。”延职创新实验小学后勤主任肖乐说。
向校园欺凌说“不”。“现在开庭。”2018年12月18日下午,伴随着响亮的落槌声,延职创新实验小学的“模拟法庭”正式开庭。庭上,“红领巾法学院”的学生们扮起了审判长、审判员、被告、原告等,模拟法庭开庭正常流程,审理了一起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
被告答辩、原告举证、被告质证、双方辩论、宣读判决书……案件审理了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庄重、严肃,学生们完全进入了角色,身临其境,真实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与尊严。
“培养学生们学法知法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目的是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使青少年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预防青少年犯罪。”延职创新实验小学副校长姜华说。
5 保障舌尖安全净化饮食消费环境
一盘菜中看平安。
在平安建设过程中,枣园食药所按照枣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基层社会治理要求,把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作为一条主线,深入开展平安餐馆和放心消费“十个没有”创建活动,打造消费者干净、卫生、安全的饮食环境,全力保障居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5月20日,市民刘清合和朋友一起来到枣园的黄土情食府,好久没见的几位朋友,趁着闲情,聚会聊天。
刘清合点了一桌子菜,其中一道“清蒸鳜鱼”他特意给服务员安顿,“鱼一定要活的,不能给我们看的是活鱼,做时换成死鱼。”
“那不会,一定是活鱼,如果你对我们没信心,可以实时查看整个流程。”服务员解释道。
“进厨房看?”刘清合问。
“那倒不用,我们的厨房是透明可视的,可以在大厅的监控查看。做菜过程中,哪个环节有疑问均可给我们提出意见。”服务员说。
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刘清合来到大厅的监控前。监控里,整个厨房的物品摆放有序,厨师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捞鱼、杀鱼、上锅……很快,一份“清蒸鳜鱼”新鲜出炉。
“这个不错,过去的那种‘暗房’操作,我们可没少吃亏。有了这个透明厨房,厨师可丝毫不能大意,一点作假的机会都没有。做得安全,吃得放心。”刘清合笑着说。
“对于食材你们大可放心,在进货时,我们首先对自己负责,严格把关,凡是有问题的食材一律不采购;采购回来的食材,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时刻保障食材新鲜,凡是有问题的及时处理,确保客人舌尖上的安全。”黄土情食府总经理郭富强说,“这盘‘清蒸鳜鱼’请您放心食用。”
平安建设中,枣园食药所全面梳理和规范平安建设工作职能,明确平安建设任务目标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主管单位作用,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在食药行业领域不断深入。
“我们加强了日常管理和巡查检查,对照餐馆的采购台账,检查物品的来源途径、是否合规、保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进一步巩固平安建设成果。”枣园食药所所长白家奇说。
后记
平安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期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生活在这里,最切身的感受是平安!”这是久居枣园街道的城乡群众对家乡充溢着自豪感的赞美;
“这里不但红色文化厚重,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人文素质更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是外地游客对枣园发自肺腑的感叹;
“选择在这里投资兴业,安稳的社会环境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这是外来投资商对枣园的由衷评价。
“通过发挥党的组织引领作用、政治引领作用、价值引领作用,在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和城市社区‘大党委’的作用下,社会平安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群众自觉形成平安建设内生动力,引领枣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向新征程。”枣园街道党工委书记罗经纬说,“平安枣园”的创建,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和治理功能不断优化,引领枣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向新征程。
平安建设任重道远,仍需攻坚克难。为不断适应小康社会新需要和人民群众新要求,枣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深入推进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为实现辖区社会长治久安,给居民满满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