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尚文庆
近年来,安塞区组织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深度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工作,共同谱写出新时代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新篇章。
倡导文明风尚
娶媳妇原本是一桩美事,然而在过去的安塞,动辄10多万元的娶妻成本,让一个原本生活过得去的家庭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
“从最开始的彩礼到‘五金’,再到后来的‘零花钱’,名目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大。”当地群众李阳说,你想,一个靠田种地的农村人哪有10多万元的现钱。
喜事,却笑不出来;因婚致贫,也非个别现象。
为净化社会风气,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坚决抵制陈规陋习,倡树婚丧嫁娶新风,安塞区动员鼓励民兵预备役人员加入村“三委”,成为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带头移风易俗,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
6月20日,高启华的儿子呱呱坠地,一家人乐不可支。
高启华不仅是真武洞街道办的一名干部,也是曾经服役12年的退役老兵。在区上动员倡导下,7月18日,高启华早早地就来到真武洞街道办,向武装部递交了为儿子举办满月宴的申请。
“烟不超20元,人数不超200人,一桌饭钱599元。”高启华说,“亲朋好友没有因为降低宴席标准而数落我,大家吃得很开心,花销我也承受得起。”
高启华说,自己曾经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做份子钱还不够。如果我们邀请的宾客少,就能少欠些“人情债”,以后经济压力也能减轻很多。
“都是面子问题,存在互相攀比心态,你宴请档次高,我就要比你更高。”真武洞街道办武装部部长朱海宏说:“这种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不仅造成铺张浪费、催生‘人情债’,还有损乡风民风。”
基干民兵经过部队磨炼,作风实,素质高;普通民兵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观念。今年,126名民兵参加四级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42场次。在他们带头践行新时代文明志愿活动中,当地群众逐渐摒弃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陋习,文明节俭正在蔚然成风,乡风更文明,农村更美丽。
守护一方平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安塞,民兵预备役人员深度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积极参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自愿常态开展巡河、护河,争当人居环境建设、污染防治和延河保护的宣传员、监督员。
今年清明节是防火形势最严峻的一天,也是真武洞街道办应急一排民兵李飞最忙碌的日子。
那天,李飞和民兵们巡逻至墩塔山时,突然发现一处2000平方米的火场。黑烟高达30米,空气中弥漫着焦烟的味道,此时风力很大,火势随时有可能扩大。
赶到现场后,李飞将15名民兵分成4个小组,先用铁锹和灭火扫把控制火势蔓延,然后用风力灭火机奋力扑救。冒着滚滚浓烟,民兵韩兴脚踝扭伤,张延涛身体多处被树枝划伤。
一个小时后,明火被扑灭。民兵们又仔细检查火情,确定没有危险后才摸黑下山。
像李飞这样不怕危险,保卫一方的故事还有很多。7月28日,气象台预报招安镇将会出现强降雨,极易引发滑坡垮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接到雨情后,该镇人武部命令防汛应急排紧急转移危险区域居民。
民兵吉龙和蔡永娣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到周屯村苗爱芳家,把老人送到安全区。
夜里,雨越下越大,其他民兵也顺利将群众转移至安置点,留下吉龙和蔡永娣值班,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睡。
今年以来,安塞区先后有45名民兵预备役人员担任河道专管员和退耕还林监管员,累计开展巡河、护林172次,发现问题隐患15处,督促整改15处。
助力乡村振兴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安塞,一个个民兵预备役人员不忘初心、主动担当,以拳拳赤子之心,永葆艰苦创业本色,助力脱贫,倾情为民。
“这个干部不孬,是个干实事的,他保持了‘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优良品质,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龙石头村包村片长牛志伟这样评价王浪。
王浪是安塞区卫生监督所综合监督科科长,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18年2月,王浪成为龙石头村的一名扶贫驻村队员。
为确保龙石头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王浪坚持把党建促脱贫作为主要抓手,按照“长期抓产业、短期抓项目”的思路,积极协调资金,先后在全村发展大棚、核桃、苹果、湖羊等种养殖产业,实施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改厕等基础设施项目,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去年年底,王浪实现了刚驻村时立下的帮扶誓言,带领龙石头村群众顺利脱贫。
“我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退役军人、高桥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元扎根基层,带领高桥镇郭砭村贫困群众发展羊肚菌。如今,全村平均每座羊肚菌大棚有400公斤的产量,实现年利润60余万元。
征程如虹。在安塞区,像王浪、侯元这样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他们退伍不褪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地方经济腾飞、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