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迷上兰州的N个理由
本报记者 樊宝峰 干雄焱
    兰州夜景迷游人
品尝牛肉面
    黄河母亲雕塑
    兰石集团采用先进的大型数字设备加工产品
  黄河之都,金城兰州。
  兰州,是华夏母亲河——黄河唯一穿城而过滋养的名城。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全国十大避暑旅游之城。
  这里,“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名播四海,誉满天下。
  这里,百合情浓,玫瑰花红,白兰瓜甜,是享誉中外的瓜果名城。
  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重要节点的兰州,有驼铃吟唱的往昔岁月,更有波澜壮阔的今日诗篇。
  7月25日至27日,记者有幸参加由兰州日报社承办的主流媒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暨全国党报党媒社长总编兰州行大型采访活动,近距离感触这颗“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西部明珠的独特魅力。 
   兰州夜色美得让人出乎意料
  7月25日入夜,兰州华灯初上。伴随着渐渐散去的暑气,黄河风情线上游人如织,尤其是在网红打卡点中山桥上,伴随着亮起的绚烂的霓虹灯光,光影交错之间更是人头攒动。穿着色彩斑斓“外衣”的中山桥熠熠生辉,焕发出奔放的活力和热情,似乎在欢迎着一个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一张张欢乐的笑脸中,参与此次全国党报党媒社长总编兰州行大型采访活动的部分社长总编们来到了夜色中的黄河风情线上。
  “太漂亮了,太美了,看了今天的兰州夜景、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夜色,真的又对大美兰州加深了印象和感情。兰州山美水美夜色美,兰州人也是特别的朴实善良,热情好客。”走在中山桥上,游客的赞叹毫不吝啬。
  白、绿、黄、蓝、红五种颜色组成的动态全彩夜景灯光,同时采用多种搭配,将科学与桥梁建筑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展现桥梁的形态美和景观美。而这样色彩斑斓的中山桥每天夜晚都是人潮涌动,并一跃成为网红的热门“打卡”之地。在这里不仅可领略古桥的风韵,还可一睹黄河的魅力。在色彩灯光的映衬下,桥体与黄河水面交相辉映,呈现出了匠心独具的兰州夜色。
  “有山有水,山水相依,夜色伴着中山桥的灯光,还有一路走过来五光十色的黄河风情线,真的感觉很不错、很美丽。”来自攀枝花的高蜀不断对兰州的景色点赞。夜色掩映着灯光、再配上流动的河水和摇动的树影,在中山桥上凉风阵阵,让人心旷神怡。
  夜色渐浓,转眼已到晚上的10点多,但是中山桥上还是游人如织。许多人还拿起手中的相机、手机,把兰州这美丽的夜色定格在了镜头里。
   与“大国重器”零距离接触
  走进位于兰州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10研究所,震撼会扑面而来:兰州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化中心城市,是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崛起的地方。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兰州航天航空、冰川冻土、沙漠治理等领域研究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近年来制定多项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条款,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重离子加速器,气势非凡地矗立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里。据介绍,1988年建成出束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大大提高了中国先进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和核物理及相关学科的国际地位,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重离子研究中心,增强了我国在重离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国际前沿领域的竞争力。尤其是依托该装置开展了重离子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先后建成浅层和深层治疗肿瘤终端,临床试验治疗肿瘤研究取得了显著疗效,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实现重离子治疗肿瘤的国家。第一次近距离触摸重离子加速器的媒体人,纷纷感叹:“以前只是在报刊和电视上听说过重离子加速器,这次来兰州看到了实物,真的不愧为‘大国重器’的称号。”
  510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真空科学技术的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第一批直接从事空间飞行器研制的单位,是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骨干单位和重点保军单位,拥有空间电推进系统、空间科学探测载荷、高性能原子钟、表面工程产品、二次电源产品、航天机电类产品、航天压力容器等核心关键类产品,在我国发射的100多颗星、船型号中均配套了510所的重要产品,并拓展应用到我国的重要战略战术武器装备中,始终保持着一次飞行成功率100%的记录,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静静肃立的一件件“大国重器”,丰富着人们对兰州固有的“一条河(黄河)、一碗面(牛肉拉面)、一本书(读者)”的印象。
  兰州,了不得!
  亮眼的“兰州蓝”
  兰州曾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直到2010年前后近20年的时间里,甚至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一度被媒体称之为“卫星看不到的城市”。
  兰州城曾经绿色奇缺。一条黄河穿城过,南北两山对峙。可是,两座山上,曾经只有8棵树。
  然而,今日的兰州,早已是碧空如洗,苍翠葱茏。7月26日下午,参与此次全国党报党媒社长总编兰州行大型采访活动的嘉宾乘车前往九州台文溯阁。上山道路曲折、蜿蜒,在绿叶、繁花丛中时隐时现。一代代兰州人用“背冰造林”精神打造的园林城市感动着每一位参观者。
  据介绍,曾经只有8棵树的两山,经过一代代兰州人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人工森林生态体系,绿化面积达到60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5亿株,植物种类已达75科424种。南北两山已建成的20多处森林公园和80多处休闲、游览基地,让城市更加宜人。
  随着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的改善,以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和绿色消费文化为主的两山生态文化建设蓬勃发展,除多年来持续建设的兰山公园、徐家山公园、五一山公园外,《四库全书》文溯阁、兰州碑林、兰州国学馆等文化景点及旅游景点在南北两山相继建成。目前,南北两山已建成森林公园20多处,休闲、游览基地80多处,每年休闲、健身、旅游的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已形成了具有两山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九州台的景致,是兰州南北两山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全局出发,作出“做大做强做美兰州”的一系列部署,把治理兰州市大气污染作为重大民生、普惠民生、公平民生的政治工程来抓。兰州市委、市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抬升至全市总体战略考量,紧紧把握“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带来的重大宏观政策机遇,树立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运用行政、科学、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显著增加。2019年1至6月份,兰州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2%,全国城市排名也进入中游,其中改善率全国排名第10位、在中国的北方城市中位居第1位。 
  走进兰州新区感受“新区速度”
  走进兰州新区,感受“新区速度”,见证一座产城融合的智慧新城在秦王川大地的崛起。
  “七八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戈壁,今天,兰州新区已经发展成为以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九大产业为重点的产业新城。”听着讲解员的介绍,看着一张张新旧照片的对比,参访团成员不时发出“真了不起”的惊叹。
  2012年,国家批准兰州新区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目前,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600多个,总投资突破3100亿元大关。
  来自广东云浮日报社的刘烁说:“七年前我们来兰州参加兰洽会,时隔七年,兰州的变化太大了,尤其是兰州新区,在短短的7年里建起了一座碧水环绕的绿色新城。”
  作为兰州新区第一个“出城入园”企业,兰石集团仅用了1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81万平方米厂房和63万平方米住宅的建设,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新区速度”。在兰石集团规划展示馆,采访团成员仔细倾听,详细了解这个已经建厂66年拥有“装备中国功勋企业”之称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出城入园”后的异地“重生”。
  今天的兰石集团已发展成为主业涵盖装备制造、智慧城市运营和现代服务三大产业,拥有兰州、青岛、新疆三个基地,装备制造产品涉及能源装备、军工、航空航天、通用机械、农用装备等领域,远销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建成后的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将全面支撑甘肃政务数据中心管理及省内重要企业互联网+转型数据中心需求,成为甘肃省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绿色数据中心之一,能够为兰州新区政府和各行各业提供大数据平台,助推甘肃大数据产业发展。走进大数据产业园智慧城市管理运营控制中心,一面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LED显示屏让采访团成员震撼和惊叹。“明年大数据产业园可实现装配机架10万个以上,可为西北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00万个云计算终端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大数据服务。”听到这样的介绍,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实力令人侧目。
  “兰州新区投资环境如何?靠什么优势吸引项目落户?”
  面对采访团成员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忠先说:“在7月2日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兰州新区与雄安新区共同入选‘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榜单。这就是对兰州新区投资环境最高的褒奖。”
  的确,近年来,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区发展的“头号工程”,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一切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大力推行高质量发展“1+6”综合改革举措,全面实施“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产业崛起”战略,政务服务环境、招商引资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城乡发展环境、对外开放环境显著改善。特别在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兰州新区率先在全省实行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行政审批流程得到全面优化。同时,兰州新区还全方位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奖励政策,全面做实“企业减负”行动。2018年,兰州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39.04亿元增长至205亿元,年均增长26.7%,增速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一。如今的兰州新区,已成为全国机制最活、审批最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地区之一。
  同时,兰州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推进向西开放,着力打造通达内外的开放大平台。目前已建成并运营九大口岸和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中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步入常态化运营。并针对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开展延链、补链、扩链、强链招商,先后有35家“三个500强”企业落户新区。 
  《四库全书》:闪耀在兰州的明珠
  兰州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让每一位参观者都品读到了一场文化盛宴。在蜿蜒盘山路旁一座古典建筑中,来自历史的穿越让参观者仿佛又回到了百余年前。中国数千年文化大成图书典籍《四库全书》恰似一颗闪耀的明珠,征服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
  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于2005年7月8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整体建筑为仿沈阳故宫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设计,是此次参观采访点中最具文化底蕴的地方。该馆坐落于群山环抱、幽静古朴北山九州台之上,总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3.126公顷,总建筑面积5757平方米。
  一路上,蜿蜒盘绕的山路敞开怀抱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无形中将满满的期盼藏在了人们的心里。待到曲径通幽处一见“真容”时,静静矗立着的藏书馆以它的典雅、庄重瞬间征服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尤其是那承载着中国数千年文化大成的图书典籍,更是彰显出震撼心灵的文化力量。
  据介绍,举世闻名的《四库全书》被称为“千年巨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和学术研究价值,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文溯阁《四库全书》系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抄写的正本,是全七部中的第二部,也是保存至今的三部半中相对完整的一部。此书初藏于辽宁沈阳,于1966年拨交甘肃,如今被安放于兰州九州台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
  文溯阁《四库全书》是兰州文化历史中十分独特且最厚重的一颗明珠。徜徉在藏书馆一排排古色古香的书架间,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让人心灵震颤。
  谁信美景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的确,兰州就如同西部文明的结晶和标志,也像一本刻着岁月的书,闪现这座城市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一点一滴数不够兰州的景,千言万语说不完兰州的好,水墨丹青画不出兰州的韵,妙笔生花写不尽兰州的美”,如果你有兴趣,直接去兰州,去欣赏黄河文化,去体验民族风情,去探寻丝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