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老三届奇才:北京知青刘立山
高建菊 本报记者 赵秉瑜
●刘立山国画作品
●刘立山国画作品
●刘立山国画作品
●刘立山国画作品
 ●刘立山书法作品
    ●刘立山书法作品
  人物档案
  刘立山,号老墨,中国当代著名诗词家、书画艺术家,现任中央党校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九州山乡诗书画院院长等职。
  刘立山1948年2月生于北京,5岁师从舅父(私塾教师)学习中国传统诗、书、画;青年时师从书法大师恽宝惠(北洋政府时期任国务院秘书长)、国画大师郭北峦(白雪石师兄)学习书画;曾在延安富县张家湾川庄村插队。六十余年来,他笔耕不辍,对炎黄文化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对诗书画辛勤创作,赢得了“老三届奇才”“老墨三绝诗书画”的赞誉,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型艺术家。
  其代表作有《刘立山诗文书画》《刘立山诗词选》《三国人物大写意》《诗书长卷·炎黄骄子》《诗书长卷·中华体育明星》《诗书长卷·伟人颂》《三国手绘封》《股诗七绝》及《老北京一百行(绘图本)》等。
  刘立山,六十年代末富县插队的北京知青。有“老三届奇才”“老墨三绝诗书画”的美誉,习近平主席曾给他寄来热情洋溢的信,对他的诗书作品非常赞赏。
  盛夏时节,在延安见到刘立山,眼前这位老者,身材颀长、体格结实、鬓发斑白,目光中透着谦和、洒脱与从容。再看看他那些付诸笔端的书画、诗词,也更别有一番雅秀雄浑、纯情至性的风韵与神采。正如刘立山所言,在延安工作和生活的16年,尤其是他的知青插队生活,让他经历了非比寻常的人生洗礼和磨炼,成为他日后创作激情的驱动力。
  农民心中的“神医”
  1969年1月7日,首批来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从北京火车站出发,1月9日到达延安。截至2月10日,先后有2.6万多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安。
  1969年2月,高中毕业的刘立山作为北京40中学第二批北京知青,来到当时的富县张家湾公社川庄大队炮楼村插队。
  第一次接触农民,体验老百姓的生活,感受到了农民的疾苦。更没想到他的学问派上了用场,他成了农民心中的“神医”。
  刘立山说,他插队的前一年曾买了许多中医书自学,他把书中的药名药性背了好多,还买了许多针学针灸,他在自己身上扎针,什么足三里、丹田、风池穴以及颌骨上的穴位他都扎过。“当时我没有想那么远,只想着自己有个头痛脑热能自己解决,就是图个方便,结果到农村有了用武之地。”
  炮楼村离县城有百多里,比较偏僻,没有卫生院,老百姓有病只能上附近一个叫王家角村的卫生院去看,那里条件十分简陋,缺医少药,再严重的病只能靠打针解决,没有条件输液。
  村里人听说知青中有个刘立山会看病,就都来找他。一次,有一个老人感冒了,鼻子不通气,刘立山就拿一个挺长的针扎其迎香穴,老人鼻涕瞬间流了下来,通气了。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家喻户晓。老百姓一有病就来找刘立山,这让他又高兴又招架不住。“我一看不行,就告诉他们有些病靠扎针是治不好的,有病还是要到医院去看。”刘立山回忆道。
   风吹雨打妙无穷
  刘立山5岁师从教私塾的舅舅,学千家诗、唐诗,描红,画连环画。
  从北京来富县插队,他带了两箱书,都是古典文学和诗词方面的,还带了大学中文课本。他的书法功底和写诗作词的本领就在那几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一直在自学,拿的那些书都翻遍了,晚上别人睡了,我点着油灯看书写作。”
  他爱写诗。但那时纸张紧缺,他就在捡来的小纸片上写,走在路上忽然有了灵感,就在路边捡个烟盒把想到的诗记下来,等过一段时间,有了纸张再誊上去,就这样写了不少诗词,光在富县就作了几百首。
  他爱好书法,广阔天地,给他提供了练字的好场所。劳动间歇,他拿个树枝在地上练,赶车坐车时,大家在打扑克,他在空中练手腕悬空术,琢磨字的写法,只要能利用的时间场合他都不放过。
  他从北京来时带了几支笔,但都舍不得用。待毛笔用完后,没地方买,他就用妇女纳鞋底的麻绳做成“麻笔”。烈日炎炎之下,他用泥土踩制砖胚,等干后蘸水在砖坯上练,用草书写千字文,小时候背的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等句子都让他在砖胚上写了个遍。
  就这样,刘立山在当地成了名人。人们都说他好学、字写得好;说书、唱西河大鼓、讲故事都拿手。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老百姓就让他写对联。附近许多公社有活动就请刘立山写字,有一次在王家角村刚垒的墙上就写了好几天大字标语。
  “浪迹鄜州砺志雄,风吹雨打妙无穷”。插队时枯燥的生活因为有了书画让刘立山的生活变得充盈丰富,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 
  与路遥擦肩而过
  在偏僻的农村,文化生活困乏,特别是知青,需要精神食粮去充实他们单调的生活。而多才多艺的刘立山就成了“抢手货”。他经常被邀请到知青点“表演”。富县直罗、张村驿、羊泉、城关等许多公社他都跑遍了。在张村驿、直罗一住就好几天。走到哪个知青点,大家就凑钱买老母鸡,蒸米饭,拿好吃好喝招待挽留他,让他说书、讲故事。夜晚,知青们点着油灯,围坐在一起,听刘立山说书《西游记》《三侠五义》,唱西河大鼓里的一些段子,且每天都不重样。1971年,刘立山被招工到延安地区运输公司烧锅炉,有一天,延安县文化馆龚遂良找到刘立山,说市上要办个书法展,听说他写得好就登门来要作品。刘立山说:“你到我的宿舍看去,墙上也是,抽屉里也是。”龚遂良看了后大为惊叹,说刘立山是个人才,把他放在这里烧锅炉太屈才了。
  1973年,刘立山在延安保养厂工作时,延安市(现宝塔区)文化馆让他脱产3天写知青题材的剧本,他写了个叫《炉火熊熊》的五场话剧。作品完成后要找人看,文化馆让龚遂良修改,龚遂良说他改不了,又介绍一个叫汤洛的下放干部改,老先生说他也改不了,最后让他延大中文系的一个学生改,后来才知道那名学生就是路遥。
  路遥改后给刘立山写了封信,评他作品的优点缺点,如何修改一条一条写得清清楚楚,但信的最后没有落款。
   立德为先最足珍
  刘立山在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品和道德修养。他曾作七绝诗道:“未学诗前学做人,经霜历雪百熬身。漫求佳句如泉涌,立德为先最足珍。”这贯穿在他的一生中,也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让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1977年恢复高考,知青们都踊跃报名参加。可不巧的是,那年刘立山下放到农村的父亲,在推着自行车卖菜时,车子翻在沟里把腿摔断了。刘立山得知后请了长假回老家照顾年迈的父亲。眼看报名要截止,一个叫孙绍平的延安知青给他报了名,临近考试拍电报催他回来,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就这样,为了照顾老父亲,他放弃了高考。那时他写了一首诗表达当时的心情:“只贪学业行而奋,不念功名乐于哀,有勇无缘难用武,无为有幸易成才,平生最羡松千尺,遮得浓阴路畔栽。”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对考大学不是特别向往,以至于后来他也没参加高考。在他看来,“汲取知识,如果不为功名利禄,什么时候学都不迟。”刘立山的成才之路就印证了他的这句话。
  到1982年,知青们基本都回城了,而刘立山直到1985年才回到北京。当时有四个单位想接收他,经济日报社、科技日报社,还有一个服装公司,最好的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秘书处。但他最后选择了科技日报社。《科技日报》当时属中国四大报之一,单位人才济济,不乏高学历者。刘立山努力工作,学习编辑,很快就由外行变内行,博得全社上下的好评,破格给他评了主任编辑的职称。
  知青插队经历,奠定了刘立山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基础。他把对社会的看法、想法都写在了诗词里,每一首诗词都是当时插队生活的真实写照,记录着一段珍贵的知青历史。他后来精选出100首,并陆续公开发表。
  笔墨当与时俱进
  “笔墨当随时代,与时俱进;艺术创作须创新求真,反映时代风貌,服务人民。”这是刘立山的创作理念。
  退休之后的刘立山在北京创立了“九州山乡书画院”。他的诗书画作品得到社会广泛赞誉,文坛权威人士这样评论他:“艺林中往往是善书者不善画,善画者不善诗,而像刘立山诗书画三者俱佳者,确实难得。”他设计的企业金卡(曾由国家邮电部发行)和在邮品中首开先河的《三国手绘套封》,受到广大集邮者的青睐和珍藏。国家领导人马文瑞等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如陈立夫、李宝光、胡絜青、孙轶青、齐良迟、马萧萧等都曾为他题词,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高度赞誉他的诗书画作品及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并曾亲笔题写“至诚无息”字幅赠他。
  除诗书画外,刘立山在多元文化、艺术领域皆有独到见解和造诣,如曲艺、戏剧、易经、证券、武术、养生及广告策划等。他的诗书合璧作品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外国贵宾,如美国夏威夷州州长、美国前总统卡特及其夫人、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刘立山诗文书画》《刘立山诗词选》《三国人物大写意》《三国手绘封》《股诗七绝》及《旧京百行(绘图本)》等作品更是被世人所称道。
  刘立山希望那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文化内涵的高品位艺术品,走向世界,让不同肤色的人共同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正在为此不懈努力!
  说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才者朴实无华,大成者谦逊平和,真正高贵的,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用在刘立山身上最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