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户领取新旧房屋对比照 ■本报记者 牛敏
编者按:8月上旬,由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中共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主办,黔西南日报社等单位承办的“脱贫攻坚大决战,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聚焦黔西南”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暨中国报协党报分会2019年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举行。作为中国报协党报分会成员单位,本报派出记者远赴黔西南,参与了这次采访。
一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贵州,此前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传言里,这次深入北纬25°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扶贫一线采访,切身感受到脱贫攻坚给当地人带来的勃勃生机。
八月的黔西南,万物茁壮生长。行走在盘江两岸的山岭之间,目之所及,处处绿潮涌动。
兴义市,茶叶、烤烟等“两叶两果一业一园百花”产业带正在形成,沉寂多年的“大红袍”“海子梨”等有口皆碑的好产业、好品牌再度被唤醒。
安龙县,“一主三辅”主推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产业发展,遍地的大棚已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摇篮。
普安县,茶叶和长毛兔已形成“一红一白”产业格局,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4A级景区正在创建。
册亨县,“糯米蕉”线上卖得俏,已有香蕉种植专业合作社38个,4600余户群众参与香蕉种植,其中贫困户1860户。
兴仁县,薏仁米产业形成了38种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
望谟县,光秀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引导农民种植板栗,全县板栗种植达23万亩,生产的“哆吉栗”板栗,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全县板栗产业直接为农户创收超过1个亿。
……
不深入基层,难以感知产业革命的伟力。
二
在兴义市义龙新区,我看到从望谟县乐元镇董万村搬迁过来的“新市民”岑乜浮,住在明亮的新房子里,露出幸福的笑。墙上挂着的新房、旧居对比照片和几句朴实的感恩话语告诉我们:她彻底告别了过去“种地吃不饱,孩子上学要走两小时山路”的艰难。易地扶贫搬迁后,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教育+人社+N”培训,成为社区一家民族服饰加工厂的产业工人,收入稳定,开启了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的第一场硬仗。截至6月20日,黔西南州33.85万贫困人口全部搬出了深山,如此庞大的搬迁规模,实在令人惊叹!正所谓“挪穷窝”容易,“拔穷根”难。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当地政府同步推进的农村产业革命和就业扶贫工作成为关键。
黔西南州成功培育了望谟黑山羊、兴仁薏仁米、晴隆绿茶、顶坛花椒、仓更板栗、册亨茶籽油、普安红茶等12个地理标志著名商标,打造了顶坛、晴隆、者楼和冷洞等山地经济、高效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带动4万多人创业就业,有2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
包括“人社+企业+妇联+N”万名绣娘培训、“教育+人社+商务”万名农村电商培训在内的“五个一万”培训,正成为黔西南就业扶贫的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已成功解决当地6.6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问题,让9.5万搬迁来的“新市民”有了稳定收入。黔西南州政府与群众齐心协力,通过精准扶贫、科学扶贫,正努力摆脱“穷根”,奔向小康生活。
三
黔西南之行短短数日,我对当地创新扶贫、精准扶贫的各项举措感触颇深。在普安县江西坡打造茶源小镇、晴隆县阿妹戚托大量培养彝族绣娘、兴义万峰林利用生态优势发展山地旅游脱贫等鲜活案例中,我真切地感知,精准扶贫的核心应该是挖掘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积极打造当地的造血功能,而造血核心就在于发掘本地具有产业化潜力的传统和特色元素。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地形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少数民族聚居,这些是以往限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但从另一方面看,在当前城镇化发展迅速,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偏远地区”的绿水青山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风民俗,反而成了一座“富矿”,具有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于是,发挥当地原生资源优势,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民俗旅游、民间传统艺术等,就成为落后地区立足自身,打开脱贫致富大门的“金钥匙”。而黔西南正是找到了这把“金钥匙”。2015年,在深圳一家自行车企业务工的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杨正兴返回家乡,凭借手里的技术,在万峰林景区开办起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租售自行车。与此同时,兴义万峰林纳灰河边的鄢福贵则把自家房屋整理出来,实物入股,交给几位北京来的青年改造成炙手可热的乡村酒店。
2016年年底,一场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万峰林进行,世界各地万余名游客来到万峰林下,共享12000碗“兴义羊肉粉”,万人餐宴人数创下了国内历史之最,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就这样,市民餐桌上的小小羊肉粉,迅速成为一个惠及、富及数百万城乡群众的大产业。
“以前哪个晓得这大山这么值钱?”纳灰村人冯子荣惊讶地说。此后,乡村旅游成了万峰林纳灰村的“摇钱树”,依托这棵“摇钱树”,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四
和纳灰村一样,兴义双乳峰景区附近的贞丰县纳孔布依古寨也吃上了旅游饭。50多岁的农民岑立茂把自己的老屋改造成民宿租给商家,然后在民宿旁开一个小卖部,自己经营小卖部,妻子和女儿在民宿上班,一年下来收入超过10万元。
人们很快发现,山地旅游并不单纯是吃喝玩乐的产业,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家乡的路变宽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变得更美了,思路越来越活泛。农业从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农民变成了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16年,黔西南旅游收入达226.21亿元,同比增长61.4%,共接待游客2866.4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50.2%。经初步测算,2019年上半年,黔西南旅游总人数3885.11万人次,同比增长57.95%;旅游总收入357.65亿元,同比增长67.47%。
至此,黔西南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灰姑娘,她正以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漂亮地打响脱贫攻坚战,呈现自己的脱贫加速度,向世界分享“旅游减贫”的经验,成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中国标本”。
五
在黔西南的脱贫攻坚采访过程中,我总是不由得想到延安。
5月7日,延安官宣告别绝对贫困。而在此之前,延安也和黔西南一样,艰难地与贫困作战。脱贫这条路,延安与黔西南都走得不易,却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贫困是人类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它映射的是生存力低下。所以,我们把脱贫攻坚称作“伟大的斗争”。如今,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延安脱贫摘帽了,黔西南还在进行最后决战。十九大报告说,到建党一百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几千年的贫困将彻底从中国这片土地上消失。
我想,实现全面小康之后,如何做到让脱贫者不返贫,如何进一步提升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然后让13亿人口一起迈入现代化,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大概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所以,不管是正在脱贫决战的黔西南,还是已经脱贫的延安,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