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在检查套袋苹果长势 ●妇女通过培训掌握剪纸技艺,增加收入。 ●高桥镇南沟村集体经济首次分红 本报记者 王爱荣 通讯员 郝丽萍
沧海桑田,安塞巨变。伴随着新中国70年奋力前行的脚步,安塞这个曾经被誉为不适宜生存的贫困县区走过了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塞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降至历史低点。55个贫困村整体脱贫退出,4112户12618人脱贫,贫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13929人减少到1198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9.2%降为0.8%,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
八月逢立秋,人间好时节。记者来到安塞区采访,在砖窑湾镇金盆湾村的山地大棚里,曾经的贫困户杨占林在棚内为收购西红柿的菜商利落地采摘着;城区聚福园移民搬迁社区工厂里,专门为附近搬迁居民开设的剪纸培训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桥镇乔庄村,被认定为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边缘户李平,享受到了区委、区政府比照贫困户管理办法,帮其落实的产业帮扶,避免了致贫风险……
今年以来,安塞区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以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加固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底板,加快实现“四提高两缩小”目标(提高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提高产业基础、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提高群众满意度、缩小贫富差距、缩短城乡差距),使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稳中提质。
夯实产业“基础桩” 8月的太阳仍然炙烤着大地,在安塞区砖窑湾镇金盆湾村,一座座蔬菜大棚错落有致,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山腰,现在变成了村民致富的“聚宝盆”。
杨占林今年56岁了,几年前儿子不幸意外身亡留下了一个上小学的孙女,老两口年纪大了打不了工,又担负着孙女的所有开销,生活陷入了贫困。万幸的是,2017年村上在区政府的帮扶下,建起106座山地大棚,他也发展了一棚,第二年第一茬西红柿就卖到了4万元,第二茬卖了3万元,日子一下子就改变了。
好收入给杨占林带来了信心,像他这样的菜农,金盆湾村有很多,其中贫困户有56户。
为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金盆湾村按照“长抓苹果、中抓大棚、短抓养殖”的发展思路,以贫困村产业全覆盖为目标,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彻底消除了产业空白。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础桩”,安塞区坚持长短互补与全面覆盖相结合,不断调整产业扶持政策,实施了54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2000余户,识别认定出26户84人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临界户、边缘户,比照贫困户管理办法,逐一帮其落实了产业和就业,防止其陷入贫困。
对于弱劳力、无劳力和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安塞区推行果园“代建代管”模式,按照户均3亩以上果园的标准,通过企业、合作社、大户带动、代耕代养等模式,把贫困群众嵌入全产业链,上半年共有7个经营主体为136户贫困户代建代管果园783亩。
在产业资金补贴方面,安塞区对果园、大棚、养殖、小杂粮种植等各项产业均有不同补贴标准,2019年产业扶贫资金预算6220.81万元,目前已兑付2521.31万元。
为了确保贫困户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全区推行贫困户产业发展派驻指导员制度,共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264名,覆盖了4044户有劳力有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开拓就业“新路子” 家有千金不算富,身无一技是真贫。
在“五大艺术之乡”的安塞区,有着一支活跃在黄土地上的“乌兰牧骑”——安塞励志扶贫艺术团。这支由贫困家庭成员组建的民间艺术演艺团队是在区扶贫局的支持下成立的,他们以大地为舞台、用青山当背景、拿日月做灯光,从脱贫攻坚中的鲜活人物和事例中创作文艺精品,为广大群众巡演。
8月21日,伴着清晨的凉爽,安塞励志扶贫艺术团团长张宏峰又带着他的团员出发了,今天他们的目的地是坪桥镇。
贫困演员张永旺今年40岁了,18岁的大儿子是先天性脑瘫,较大的医疗费是他家致贫的最主要原因。机缘巧合,他在2017年加入到了安塞励志扶贫艺术团,经过培训和演出历练,他现在已是一名专业的腰鼓表演者和民歌手。除了团里的常规演出,他还被邀请参加许多商业性活动,收入也节节升高,去年仅靠演出收入近3万元,是以前打工的2倍多。
“现在干着喜欢的工作挣着能够供养孩子们的钱,还有机会到广州、北京等大城市表演,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张永旺高兴地说。
据悉,该团目前吸纳备案演员97名,其中16名是长期驻团的贫困演员。自该团成立以来,还与区扶贫局、文化局、就业局等部门和镇街联合举办了5期安塞腰鼓培训班和3期民间艺术表演培训班,累计培训腰鼓演员、民间艺术表演人才368人,其中贫困家庭成员236人,使所有参训人员都掌握了腰鼓表演和民间艺术表演技能。截至2018年6月底,励志扶贫艺术团先后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演出1280余场(次),贫困户人员参演累计6800多人(次),为贫困户家庭创收132万余元。
安塞区励志扶贫艺术团、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各移民搬迁小区的社区工厂、各级镇村的公益性岗位开发……安塞区广开就业路子,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据悉,全区坚持就近转移和对外输出相结合,采取“行业部门+培训机构+贫困群众”的模式,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全面实行每个家庭掌握1项技能、实现1人就业、弱劳力有1个公益性岗位、外出务工人员给予1项补贴“四个一”就业扶贫促进机制;还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农村劳务输出服务信息平台,累计开发扶贫类公益性岗位1110个,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护路、管水等工作,实现贫困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
集体经济“添动力”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也是带动村民增收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
在白坪街道办大西洼村,50座新建弓棚有序地排列在佛店沟村民小组,成为整个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大西洼村继去年建设的光伏发电之后的又一项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50座新型拱棚,流转了50余亩土地,政府解决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贫困户种植,实行集体管理、个人种植模式,并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占60%,贫困户占40%的方式进行分红,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4万元。”包村干部鲍越说道。
如果说白坪街道办大西洼村的集体经建设是全区村集体经济建设的缩影,那么高桥镇通过支部引领建立的“民企带村企,村企+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则为新的探索。其中,高桥镇贺砭村就是受益者之一。
去年8月份,高桥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分红大会仍让陈富厚等村民记忆犹新,“加上我,那次有31户贫困户和3个贫困村集体共领到了15.1万元的分红,大家都高兴极了,就从那时候开始才真正明白了啥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
陈富厚所在的贺砭村曾是高桥镇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没有村集体经济。经过村干部商议决定,将村上20万元入股到了高桥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据了解,高桥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蔬菜种植销售、家禽家畜养殖及销售等为一体的公司,大家将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到公司,公司每年对贫困户按照20%的比例进行分红,通过这样的模式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的壮大既有利于农民增收又有利于集体增利,经过摸索与实践,安塞区全面推行“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模式,重点发展蔬菜、苹果、畜产品、花卉、光伏、农特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截至目前,117个村全部建成40KW村级光伏电站,41个村发展苹果、蔬菜、养殖等实体经济,每村兴办生产经营项目2个以上;同时,该区大力支持贫困群众与市场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上半年共有59个经营主体带动1821户贫困户发展了产业。
除此之外,安塞区稳步推进了“双百”工程,即55个贫困村和45个条件较好的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产值要达到10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力争实现一个村一个人居环境规划、至少一项主导产业、至少一个不低于100万元的集体经济组织。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投资2880万元,32个退出贫困村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09座、弓棚73座,2个退出贫困村建起粉条加工厂,受益贫困群众达到1027户3061人。
脱贫应以质量为本
王爱荣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塞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穷山坳”。进入新时代,安塞区更举全区之力,聚焦高质量发展,向脱贫攻坚发力,使12618人(次)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但同时,经过近些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逐渐脱贫,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对此,安塞区聚焦脱贫目标,强化精准施策,创新思路举措,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质量脱贫,要集中力量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安塞区聚焦薄弱环节扎实开展“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专项行动,对已经脱贫的持续加强帮扶力度,按照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量不减、督察考核不减的原则,优化帮扶措施,确保稳定脱贫;将一部分扶贫资金计划用于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和水、电、网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后续建设。
实现高质量脱贫,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不断夯实贫困村的发展根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人穷志不穷,幸福在前头,过上好日子,既靠党的好政策帮扶,也靠自己努力,要破除“等靠要”思想,焕发奋斗的精气神,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实现高质量脱贫,要坚持创新举措和建章立制相结合,从源头上降低脱贫群众返贫风险。围绕“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目标,坚持攻坚和防范、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将返贫风险提到与脱贫同等重要的位置,采精准措施,筑牢返贫防线,提升脱贫质量。如,推行“助农保”兜底扶贫模式,实现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得到现代保险全方位保障,从而巩固脱贫成果;建立有序衔接的防返贫长效机制,可建立“作风监督栏”“脱贫成效栏”“廉政执纪栏”等,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群众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