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光伏发电 本报记者 延媛 房佳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3431万元。
197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0179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201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558.9亿元,是1949年的4585倍。
70年筚路蓝缕,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一组组数据,凸显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工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延安工业在试探摸索中不断前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到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效益水平节节攀升,完成了从“散弱微小”到“近半壁江山”的飞跃,挺起了延安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脊梁,成为全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1 以油煤气生产加工为主的能化产业集群不断升级
上世纪70年代,延安钢厂、延安氮肥厂、无线电厂等重点工业企业家喻户晓,我市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企业。
改革开放后,在中省倾斜性政策(延长石油下放延安地区管理)扶持下,我市紧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延安工业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工业发展为主,煤炭、卷烟、电力为辅的工业格局,工业发展蒸蒸日上。
为逐步推动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市按照稳油、扩煤、增气、兴电、促转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谋划建设的42个重大能源化工转化项目,总投资4000亿元,累计完成能源基地建设投资1.2万亿元。
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洛川轻烃裂解综合利用等近百个能化项目建成投产,生产聚丙烯、聚乙烯、乙丙橡胶、硫酸铵、硫黄、石蜡、碳四、异丁醇、低温煤焦油、酚(fen)油等50种以上化工产品,化工产品从无到有,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能化产业由初级加工向产业链中高端跨越。实现了油煤气资源就地转化利用,火电装机达到143万千瓦,洛川琦泉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延安东330千伏变电站和富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华能延安132万千瓦电厂加快推进,黄陵店头132万千瓦电厂和富县200万千瓦电厂计划开工建设,陕北至关中第二通道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陕北至湖北武汉电力外送通道项目获得核准,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化。
2 以油气采掘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加快改造
延安装备制造业兴起于二十一世纪初,而延安石油开采业的蓬勃发展,又催生了一批服务油田开采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石油、天然气钻采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依托石油、煤炭、天然气开采业,我市发展形成了以延长石油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延安嘉盛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延安守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金风科技等企业为龙头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产井口装置、油管套管、抽油机、减速器、电线电缆、风力发电机组和六轴5KG工业机器人等20余种装备产品及服务业,产品立足陕北市场,辐射周边,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除此之外,我市加大研发投入,建成延安守山机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完成山利工贸生产线扩建、延安嘉盛生产线技术改造,不断改造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目前,全市已形成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0户。2018年,实现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145%。
3 以食品医药生产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石油工业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然而,经济结构单一、“一油独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调整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市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下大力气抓非能工业。
依托苹果、地椒羊、杂粮、中草药等特色农产品,我市大力实施苹果后整理、冷链食品、果蔬加工,生产白酒、糜子黄酒、黄芥油、果醋、脆片、中药剂等近百种产品,培育形成了地椒羊、黄米酒、豆腐干、荞麦醋、延安牌香烟系列产品等特色品牌,优化卷烟产品结构,提升中高端产品生产,增加中、细支生产线,打造“延安”牌卷烟品牌,推动形成延安非能源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以延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制药企业,主营中成药、中药片和生物医药,形成心神宁片、鸦胆子油口服液等医药优势产品,推动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促进食品医药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向中高端发展,扩大有效供给,提高行业竞争力。同时,成功引进江苏必康制药在延安注册,实现了我市上市公司“零”突破。2018年,全市食品、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亿元。
4 以新材料、新能源和大数据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迅猛发展
眼下,我市正在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全市入园企业492家,2018年全市17个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营业收入489.21亿元,延安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个个产业制高点的背后,是延安举全市之力对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激发。
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我市引进成都西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利技术,组建延安城投光学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产品;引进陕西建工集团,投资生产建筑产业化轻质复合墙板、硅酸盐板及配套产品;引进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光伏玻璃生产线,生产太阳能镀膜钢化玻璃产品;引进新加坡三达膜项目、石墨烯材料应用项目,打造延安膜谷,发展高性能分离膜材料、膜集成应用技术,石墨烯粉体、石墨烯高分子材料产品,培育新材料产业,全面实现工业转型发展、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2018年新增新能源装机25.1万千瓦,累计达到88.7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的38%,新能源项目建设初见规模,电源结构日趋优化。携手华为建设延安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全面提供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大数据应用、数据展示等大数据服务,布局发展大数据产业。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延安正在迈向新型工业化的时代,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从零星发展到规模化发展,延安工业正以集群方式发力,将力量注入延安工业整体发展态势中,有自信、有底气地向外界发出铿锵之声:奋力将延安打造成为西北地区工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