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让党的阳光温暖群众心田
——记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宜川县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
  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李文振
  初秋,走进宜川县“苹果第一村”辛户村。黄土塬上,一排排特色小别墅整齐排列在青山碧野间,门前停靠的轿车,脸上挂满笑容的村民,无不显示出人们正在享受生活的富足与幸福。道路两旁的果园里,果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一阵微风吹过,淡淡果香沁人心脾。
  “村里变化这么大,家家都富裕了,这都离不开张延刚啊!他是一个会干事、敢干事的人。”辛户村村民说,这满山果实累累的果园,头功当属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
  2018年10月17日,在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张延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称号,陕西省获此殊荣的仅有两人。
   年少挂“帅”,一个“烂杆村”的破茧成蝶
  30年前,辛户村是云岩镇有名的“烂杆村”,穷得叮当响。
  那时,大车上不了塬,小车进不了村,家家户户住土窑洞、点煤油灯,吃水要到七八里远的沟里驴驮人挑,贫、苦似乎是他们难以摆脱的宿命。
  变化始于1989年。这一年,刚满20岁的张延刚被村民选为村主任。
  村民期盼,“包工头”张延刚能带领全村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出路在哪里?经过深入考察,张延刚与村委会一班人认定:“只有发展苹果,辛户村才有出路,村民才能摆脱贫困。”
  一说种苹果,村里支持张延刚的人几乎没有,说风凉话的人倒很多。于是,张延刚组织村民外出参观,邀请果树专家来村讲课,疏导村民的思想认识。张延刚率先承包了村里50亩机动地,连同自家责任田一次性栽了60亩苹果,并带领群众人工平地400亩,全部栽上了苹果树。
  几年后,辛户村率先成为云岩镇苹果示范村,建园质量全县第一。每亩苹果的纯收入达到了2200元,比种粮的效益整整高了10倍。
  看到效益的村民,纷纷开始栽种苹果树。张延刚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又立即为全村定了一个目标,每年至少新建果园300亩,让家家户户都有果园,让苹果成为群众的“摇钱树”。
  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残疾、劳力欠缺的农户,张延刚自掏腰包购买苗木,并动员全村村民,帮助34户困难群众建成果园960亩,其中部分困难户人均果业收入达到5万元,成为全村的“富裕”户。部分因无土地、无产业等原因而致贫的群众,他整合村集体土地90亩,无偿帮助30户贫困户发展果园,户均果园面积达到3亩,配套发展畜禽养殖等,确保长短互补,增收致富。
  在张延刚的带领下,辛户村实现了“弯道超车”。如今,辛户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500元到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从温饱问题无法保证到46%的家庭住进了“小别墅”,60%的村民在县城购买了单元房,家家拥有了小轿车。
  聚流成沙,一颗苹果的华丽转身
  每年秋季,果农还在采摘苹果,果商的大货车就开在了辛户村的田间地头。经过议价之后,一箱箱又红又大的苹果被运走。
  看着村民的苹果被销售一空,张延刚既喜也忧:喜的是村民一年的劳作换得了实实在在的钞票,踏实;忧的是果农一家一户售卖,定价的主动权在客商手里,果农明显处于弱势。
  面对这些,张延刚深深地感受到,要让群众在果品生产销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必须提高果子的商品率,让辛户的苹果走向高端市场,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为了改良果品质量,张延刚在村民的质疑和不解中,拿起油锯,在自家果园里进行两次间伐,使每亩株数从55株降到了14株。产量未减,产值翻番,优果率由间伐前的60%提高到了92%。“辛户苹果”也一举成为杨凌农高会及各个展销会上的优质果品,陆续进入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及东南亚国家高端市场,为果农带来了丰厚回报。
  “延刚带领种苹果,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果园的预期寿命也由以前的25年左右,提高到50年以上,真正实现了一片果园养活一代人的目标。”村民姚雷生说。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苹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08年,张延刚带领辛户村成立云辛果业专业合作社,抱团果农“打品牌、闯市场,生产有机苹果”。2015年,辛户村建成1500吨冷藏库,走上了企业(公司)+合作社+基地+果农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在合作社的运作下,新理念和新技术换来了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辛户苹果”陆续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市场,并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实现了由果园地头卖变为超市柜台卖、百姓小餐桌上位都市大餐厅。
  如今,合作社已认证有机苹果2300亩,其中70亩果园被确定为上海华联超市专供苹果;建了年生产20万只果筐厂一处,年利润20万元;村民在合作社每年获得劳务费达20万元;与西安、咸阳等企业签订十年合作合同,年供有机苹果4500吨。
  “去年我们村的苹果价格是全市最高的,每公斤能卖到9元至9.2元。”张延刚难掩自豪,“别看价格高,但‘辛户苹果’不愁卖。果农的苹果,早早就被预订了,订迟了就没有货了。”
   传承孝道,老人的幸福晚年
  村民眼中,张延刚是一个有头脑、会干事、热心肠的人。张延刚带领全村大种苹果,腰包变鼓的同时,他的心头最放心不下的却是村里的鳏寡老人。老人们一天天老去,特别是贫困户老人们的居住条件差,行动不方便,生活非常艰辛。
  张延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让贫困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015年,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让张延刚看到了机遇,率先探索出了农村养老新模式。按照“支部+养老”的思路,利用村上闲置的旧队部修建了幸福院,并无偿提供水、电、暖等,配备了医务室、活动室和储物室。
  当年,8户13位老人搬迁居住幸福院。每天,闲来无事的老人在院中下棋、打牌,生活变得滋润起来;医生也定期来幸福院给老人们做检查,全面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辛户幸福院模式已在全市全面推广。在辛户村幸福院的墙上,一张巨大的全家福挂在门前,吸引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照片里,10多位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73岁的王爱花就住在这里。早些年,因为身患重病,生活困难,只得住在沟里的土窑里,每当下雨下雪时总是提心吊胆。2015年,她和老伴搬进了幸福院。“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得感谢小刚子。”说起住进幸福院的感受,王爱花很高兴。
  张爱霞是王爱花的女儿,常年在外打工。她说:“以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妈。现在好了,老妈住到了这里,条件好了,还有叔叔阿姨陪她,感觉她的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我们做儿女的也放心多了。”
  为解决幸福院老人的脱贫问题,张延刚将集体土地分给每户老人3亩,用来发展果园,并由合作社代种代管,老人无须投入和管理。“既要让老人们愿意住、住得下,还要让老人们有产业、能致富。”76岁的王爱雪住在王爱花的隔壁,是王爱花的表姐。谈起过去的生活,王爱雪深有感触:“过去住的土窑快倒塌了,地方偏,吃水不方便,一下雨下雪基本出不了门。现在好了,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沙发、电视、炕,政府都免费送,还有养老金、合作社的分红和3亩幼园,感觉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