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前人开荒我种树再现“陕北好江南”
本报记者 乔建虎
    ●媒体记者参观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提起南泥湾,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首熟悉的陕北民歌《南泥湾》。作为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如今的生态环境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8月26日下午,记者随延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及退耕还林20周年主题采访团来到宝塔区南泥湾,探寻南泥湾由黄变绿、由绿变富的发展之路。
  在南泥湾镇三台庄村,记者见到了74岁的侯秀珍老人。侯秀珍告诉记者,当年她是坐着驴车、迎着黄土嫁到南泥湾的,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0多年。说起南泥湾现在的环境,她指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说:“你看,这就是我们当年退耕还林的成果。现在的南泥湾,可真正是陕北的好江南了。”侯秀珍说的退耕还林开始于1999年,在那之前,南泥湾的树木并不多。
  侯秀珍的公公是三五九旅的一名连长,南泥湾的不少粮田都是他和战友们一起开垦出来的。而在退耕还林开始后,作为村里妇女队长的侯秀珍带着妇女们种树,把粮田变为树林。
  “过去我们这里‘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但是庄稼种得多、产量低,牛羊满山啃得草都长不出来。一下雨山上的水就下来,冲得川道里的稻田也种不成。人穷得没办法。”侯秀珍说。
  侯秀珍说,虽然公公曾经开垦的粮田没有了,但种上树后村里人的日子却越过越好。“栽上树的那几年,洪水没有了,山绿了,水清了。因为不再广种薄收,劳动力就腾出来了。依靠国家给的退耕还林补助,孩子上了学,村里这几年还出了研究生、博士生呢。这种日子过去哪里敢想?”
  如今的三台庄村,青山连绵起伏,与山脚下的万亩花海相映成趣。采访当天虽然下着大雨,但几位外地来的游客仍然兴致盎然地在南泥湾湿地游玩,并现场唱起了《南泥湾》。
  南泥湾镇负责人说,近年来,南泥湾精心打造“生态经济”,让春花、秋叶、稻田、鱼塘形成四季不断的美丽风景,“绿色”与“红色”旅游相映生辉。目前,南泥湾农民新增收入中的10%至15%来自于“生态经济”。
  南泥湾生态环境发展,只是宝塔区多年来实施退耕环工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宝塔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6.82万亩,其中国家历年确认面积96.51万亩(退耕地造林59.92万亩,荒山造林34.29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市定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10.31万亩,目前,已经纳入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指标2014年度5.8万亩、2015年度1.26万亩、2016年度1500亩;兑现钱粮补助10.58亿元,农村人均受益4660元。
  截至目前,宝塔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0.5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68.2%;基本农田累计达到46.2万亩,农村人均2亩;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苹果、蔬菜、养殖三大主导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提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17年苹果面积达到49.75万亩、产量29.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65万亩、产量18.1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亿元,三大产业总产值达21.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退耕前的1313元增加到10658元。
  退耕还林实施20年来,如今的南泥湾春夏秋三季满眼苍翠,过去黄中不见绿,现在绿中难觅黄。正如一位北京的老林业专家惊异于延安现在的“颜值”,写下一首打油诗:“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