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动植物群落独特完好,生态系统完整而典型,是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区,素有黄河流域的“绿色明珠”和“陕西一叶肺”之美誉,这个区域就是延安黄龙山褐马鸡国家自然保护区。
8月29日,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中省市媒体,走进延安黄龙山褐马鸡国家自然保护区了解这里的生态建设情况。
延安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1753公顷,其中核心区25906公顷,缓冲区24825公顷,实验区3102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5.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8%。区内有大型真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1012种,占陕北黄土高原植物种类的90%以上,种子植物7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余种);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224种,尤以世界珍禽褐马鸡而闻名遐迩。
“这里并非一开始就有这样优越的生态和气候条件,可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和栖息环境。”延安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霍安平介绍,1998年3月,褐马鸡在延安市黄龙县柏峪乡初次被发现。为了改善褐马鸡种群的生存现状,提高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研究褐马鸡历史起源、地域分布和种群结构、亲缘关系,黄土高原植被历史、变迁、动植物区系和森林群落、生物类型,带动和促进这一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1999年伊始,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上报陕西省林业厅,2001年8月25日陕西省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批意见,同意建立“延安市黄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4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褐马鸡可以经常见到,有时候还是成群的,我们都知道那是国家保护动物。”黄龙县石堡镇贺家崖村村民苏同坡说,“在林子里还能见到野猪、野羊、果子狸等野生动物。”
记者了解到,经过20年的精心呵护,目前,黄龙山褐马鸡国家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以褐马鸡为主的野生动植物群落体系。其中,褐马鸡种群密度由1998年的4.5只/平方千米,增加到2018年的8.07只/平方千米;褐马鸡种群数量估算值也由1998年的1350只,增加到2018年的2400只,褐马鸡种群数量增加;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也由86.6%提升到90.8%,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褐马鸡繁衍生息的栖息环境显著提高。在森林资源面积增加的同时,森林质量显著提高,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动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褐马鸡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生境质量进一步提高,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保护工作逐渐得到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据了解,延安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八个国家级姊妹褐马鸡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地理位置最西的保护区,也是陕西省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还是陕北黄土高原唯一一处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黄龙山国有林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生态延安、富裕延安、幸福延安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绿色发展、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科技兴林、强局富民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森林资源管护、生态公益林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报记者 方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