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坚守初心,红色基因在延安大地上激荡
市委通讯组 党柏峰 本报记者 干雄焱
  编者按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我们更应该给自己找一面镜子,“每日三省吾身”,使自己不怠于警醒,不怠于反省,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进。
  《坚守初心,红色基因在延安大地上激荡》一文中所采访的刘海鳌、侯秀珍、康文华、白成宝……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无一不是一面面闪亮的镜子。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坚守使命,把“守住红色江山,守住人民幸福,守住革命传统”的追求,坚守成耀眼的精神丰碑,令人深思,催人自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勇于拿起自己的镜子,时时对照检查,反复寻找不足,不断追赶超越,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正在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犹如甘霖普降,让勤劳的延安人民一洗征尘,昂首再出发。
  初秋的南泥湾,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稻香宜人,一派“陕北好江南”的景象。当年359旅718团驻扎的马坊村,老八路刘海鳌老人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一见到来南泥湾参观的游客,总要热情地劝他们去“看看718团的窑洞、看看纪念碑”。
  一听说要去,97岁高龄的刘海鳌老人一下子目光炯炯。带头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老人精气神充沛,不时回过头关照年轻人:路不好走,慢些,小心点。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如同刘海鳌老人一样,南泥湾的弯弯山路上,“守住红色江山,守住人民幸福,守住革命传统”铿锵步履一直坚定地回响。
  守初心,用信仰精彩人生
  刘海鳌老家榆林清涧。小时候,家里穷,他被山西吕梁地区的一户农家收养。
  16岁参加了贺龙的部队,在山西打日本鬼子。枪法好,打机枪能‘凤凰点头’。”1968年,他来到南泥湾安家落户,当时住的窑洞就是当年359旅718团团部。
  山崖上两孔土窑洞早已闲置。多少年来,刘海鳌老人总要不时前来收拾一番。每当有人来南泥湾寻根,老人都主动去给他们讲述359旅当年开荒、战斗的故事。在老人的讲述中,人们体悟着南泥湾这个响亮的名字,回望那段不老的传奇。
  “现在社会真幸福。山山川川有树林,家家户户好光景。”抚摸着英雄纪念碑,刘海鳌老人的话语里饱含深情:“今天的幸福来得非常不易!千万不能忘了南泥湾,千万不能忘了这些英雄。”
  “今天的幸福来得非常不易!千万不能忘了南泥湾。”坐在南泥湾村自家小院里,正向游人讲述南泥湾的故事的侯秀珍也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话语。74岁的侯秀珍拿出一张老照片,绘声绘色地讲起公公刘宝斋生前经常回忆南泥湾大生产时的艰苦经历:“359旅刚到南泥湾的时候,他们喝的是沙柳水,吃的都是树叶子,反正地上能吃的东西都吃了,吃盐的话就是地上哪一块地最脏,挖上一筐子土,放在水里一泠,这就是盐水。”
  刘宝斋老人是河南沈丘县人,16岁参加革命,1937年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随后编入359旅9团9连担任副连长。1941年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随359旅开赴南泥湾展开战天斗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9年全国解放后,刘宝斋一直留守在南泥湾以种地为生,直到1984年去世。
  “父亲是第一批走进南泥湾垦荒的人,大生产运动结束后,他就留在这里继续建设南泥湾。”侯秀珍对当年刘宝斋的话语记忆犹新:“新中国成立了,好多战友都没能看上五星红旗,我看到了,就很满足。我要守好这块土地,守好南泥湾。”
  守好南泥湾,建设好南泥湾,有42年党龄的侯秀珍说,这个职责和使命,自己一刻也不敢忘记。“老父亲留给我们家最深的,一个是做人必须要本本分分;再一个就是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能给国家添负担。我就说老父亲这个精神我必须要传承下去。”
  刘宝斋开荒时用过的老镢头,成了侯秀珍家的“传家宝”。这把老镢头,一尺多宽的镢口磨损得只有6寸许,镢把溜光,隐隐地还渗着油汗。这把老镢头,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随着侯秀珍的讲述,波澜壮阔的南泥湾大生产往事,闪现在人们眼前……
  南泥湾的故事,让每一个倾听者心潮澎湃。来南泥湾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南京医科大学老师辛洪亮说,要补足信仰之钙,打好信念之铁,炼出意志之钢,永远做奋斗者,扛好新时代的“老镢头”,让祖国更强大更繁荣。
  担使命,让红色基因激荡
  老兵们胸前的每一枚纪念勋章、每一枚奖章,都记录着一段枪林弹雨的烽火岁月。
  虽然经历不同,但所有的老兵都像康文华老人一样,有共同的心声:共产党好,有了党的领导,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宝塔区临镇镇石村,99岁的退伍红军战士康文华老人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笔直的腰板、坚毅的眼神,老兵的风采别样迷人。
  康文华老人1935年于延长县参加了刘志丹的游击队,1936年担任彭德怀野战司令部勤务员,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以及平汉战役,因表现突出升至连长,1962年返乡务农。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军旅生涯培养出来的吃苦耐劳精神一直影响着全家人。
  康文华的儿子康武兵、儿媳李常凤告诉记者,父亲部队上养成的作风多年不变。像下雨天起得迟一点就不行,只要是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永远不沾别人的一点。那会儿他们吃的是树皮野草,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浪费,掉了一点米渣子都不行。
  尽管年岁已高,表达不太清楚,老人依旧努力向我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言语中反复最多的就是: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共产党好,有了党的领导,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孙辈们一回家,康文华经常教育他们“要忠于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和平年代就是要靠你们年轻人把这往下维持呢。”
  临镇镇党委书记刘催保介绍说,康文华老人不但用行动影响着子孙后代,也影响着全镇百姓。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带动了全镇乡风文明的提升。
  没有什么会动摇老兵的信念初心。96岁高龄的退伍老红军白成宝老人,早已成为周围人眼里的一座精神丰碑。儿子儿媳时刻感受到: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老人身上那种“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精神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丝毫褪色。老人的儿媳强凤兰告诉记者,老人虽然岁数大了,但身体硬朗,平常最爱看新闻联播和抗战影片。
  白成宝父母早亡,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1936年6月,13岁的白成宝就加入了谢子长的游击队。白成宝的儿子白光斌介绍说:“刚参军时,谢子长看见我父亲人还没枪高,就派到了保卫团,1939年5月转到延安保卫团,一直到1946年退伍回家。回家以后,一直务农。在父亲的影响下,家里很团结,也很和睦。在村里遇到村民有困难就帮助,因为我们村里有3个老红军,在这3个老红军的影响下,村里村风比较好,人都很正派。”
  白光斌为父亲的一生感到骄傲:“我父亲那会当兵,就是为了解救其他受苦人。他退伍回来以后,还是想着要给国家再出一份力,多作贡献。”
  每一次的选择,每一次的坚守,老兵们把信仰信念落实到一个个实际行动中,让红色基因激荡在延安的大地上。
  嘹亮的新时代“大生产”之歌
  把时针拨回到1945年四五月间,举世闻名的“七大”正在延安开得如火如荼。
  一天下午,358旅参谋长贺庆积被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找去谈话:中央决定成立“南下支队”第二梯队,准备把你调回359旅,随队南下,怎么样啊?
  “组织‘南下支队’第一梯队时,我就申请参加,但上级没有批准。现在,让我参加第二梯队南下,又有了在艰苦环境工作锻炼的机会,我很兴奋……”在《告别延安》一文中,贺庆积这样写道。
  “又有了在艰苦环境工作锻炼的机会,我很兴奋”,这是经过“大生产运动”淬炼后一个战士的心声,也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走上新的战场的自信与担当。
  从延安出发,就有了奔着胜利而去的底气与坚毅;从延安出发,就有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自信与豪迈。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叶晓东告诉记者,在解放军所有部队中,359旅以“红军长征、南下北返、进军新疆”的伟大壮举而载入史册。抗战胜利后,王震旅长率359旅踏上新的战场,一部前往东北战场,一部则成西北野战军主力,在陕甘地带作战,最后沿河西走廊西进,解放新疆。1953年改编成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一部分,继续发扬南泥湾精神,铸剑为犁,扎根边疆。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不仅让陕甘宁边区获得物质上的丰硕成果,而且通过大练兵提高了部队素质,真正实现了兵强马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从此由延安开始传播,影响到了全军、全党和全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延安,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精神。“又有了在艰苦环境工作锻炼的机会,我很兴奋……”这样的自信与担当如同永不熄灭的窑洞之火,一直澎湃在延安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冲锋潮头。
  2019年5月7日,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见证又一个历史时刻——陕西省人民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脱贫摘帽,这标志着延安各县整体脱贫摘帽。
  延安人民告别了贫困!!这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的最新战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
  如今的延安——
  路越走越宽——2015年以来新修、整治道路589处、2551.8公里,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
  网越铺越广——延安实现全市贫困户广播电视全覆盖,全市农村4G通信信号全覆盖,行政村光纤覆盖率达80%以上。
  水越来越畅——建成各类饮水工程3082处,受益人口88.9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天越来越蓝——2018年,天气优良天数达到313天。
  山越来越绿——退耕还林20年来,延安攻坚克难,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黄土高原实现了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的历史性突破……
  如今的延安——
  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我的奋斗还没有结束。”74岁的侯秀珍,虽然腰疼得厉害,但还要扛好新时代的“老镢头”。56年前,侯秀珍唱着《南泥湾》嫁到这里。几十年来,她扛着老镢头,带着全村妇女上山种树、开沟挖塘。“陕北的好江南”如今青山、稻田、荷塘环绕,林下养殖产业颇具规模,贫困户家家都有产业。侯秀珍想把自己家办成村里的陈列室,继续讲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
  如今的延安,新时代“大生产运动”之歌空前嘹亮,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片土地上底蕴深厚的“初心故事”,让千千万万的人们感受到了责任、担当、激励、信念的伟大力量。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新时代的考卷,延安人民正奋力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