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光
一
刘景治的履历很简单:32年的工龄,一直从事林业工作,其中1999年到2019年整整20年都从事退耕还林工作。他把青春献给了林业,献给了退耕还林事业。
1966年9月,刘景治出生在志丹县永宁镇一个名叫石峁的村子。村子山上长着树,沟道里有参天大树,打从刘景治记事起,父辈们便带着斧头进山砍树当柴烧,拿着锯子下沟伐木解板做家具,真的是靠山吃山。随后,村民们便开垦出了农田,昔日的林地变成了庄稼地。
到了刘景治能提得动斧头砍柴时,近处已经没有树木可以砍伐,要砍柴得走好几里远的梢沟里,而且那里已经没有了大树,只有灌木。有的山头上连一棵大树都没有,收麦、锄地休息时都找不到一棵可乘凉的树。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附近的山上和沟道已经无柴可砍,刮黄风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多,每下暴雨,地被冲得沟壑纵横,河里的山水一年比一年浑。那时,刘景治就暗下决心,要在自己手里让家乡有荒山秃岭重新长出参天大树,让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回归家乡。
1987年,刘景治从延安林校毕业,当了一名森林警察。1993年,组织根据他的业务特长,调整他从事林业技术工作。1999年,延安市全面推行退耕还林工作,刘景治负责规划设计,为志丹县的退耕还林工作从开始就纳入科学规划的轨道打下了基础。
多年小流域治理经验为退耕还林提供了技术支撑。在退耕还林前,他曾主持参与了张渠西岭万亩综合治理区,按照植物的群落理论来安排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搭配,针阔叶林混交,并在沟道打坝拦蓄洪水治沟造地。到1999年,张渠西岭的治理已经初见成效,下大雨水不下山,泥不出沟,达到了很好的水保效益。张渠西岭流域,成为当时的样板流域。
二
退耕还林之初,从上到下,没有技术规范可供操作,怎么退?栽什么树?都没有具体要求。刘景治建议,先抓典型。张渠西岭流域治理模式可以复制。金崖根万亩流域的规划设计是他白天在现场勘测,晚上在办公室画图,辛苦了8天拿出来的。决策者拍板:咱志丹就抓金崖根流域,并决定由刘景治具体负责技术指导,再抓一个典型。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县上组织各乡镇前来观摩,从此要求每个乡镇每年坚持抓好一个千亩治理示范点。
2003年,刘景治被任命为县林业局副局长、退耕办主任。他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决心以自己的学识和担当来实现让家乡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愿望。他向县上领导建议:一定要科学规划,按自然规律办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搭配,针阔叶混交,以近自然的造林模式,合理建立植物群落,按照森林正向演替规律来指导退耕还林。他认为,这样好像绿化的速度要慢一点,但造纯种林的危害却要大得多,一是不利于防火,二是不利防虫。县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志丹退耕还林设计由刘景治来主导。
典型引导作用是最明显不过的。刘景治先后主持打造了金崖根、石峁、韩家沟等15个精品流域,囊括了志丹从东到西、由南到北各个地形地貌,为全县的生态建设树立了标杆,解决了退耕还林的难点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样板。
退耕牵扯到了每一个农户的利益,不仅要保证现在能退得下,还要能保证能还得上,群众能致富。为此,他和技术人员把设计室搬到山上地头,与基层干部、农民共同讨论,来确定方案,做到既符合植树造林技术规范,也符合农民的利益,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国家要被子和农民要票子”的统一,追求最大公约数。
在造林上,刘景治主张首选乡土树种。乡土树种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选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土壤、气候,成为当地的植物王者,栽植容易成活,见效快。乔木以山杏、刺槐、杨树、侧柏、油松为主,灌木以沙棘、柠条、山桃为主。在志丹,同一块退耕地里,乔木、灌木品种都在两个以上,真正做到了合理搭配。
刘景治主持起草了志丹退耕还林技术操作规范,从设计规划到树种搭配、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搭建、树种选择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指导全县退耕还林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刘景治有个口头禅:到山上去。他认为,到山上能解决退耕还林的所有问题,退耕还林的战场在山上,所以,设计在山上,解决矛盾纠纷在山上,问题排查在山上,解决技术难题在山上,工程验收在山上。这些问题坐在办公室往往说上半天都不明白,而到现场却一目了然。按照这五个“在山上”,同一地块,三年最少得去五次,即第一年搞工程设计、技术指导、检查任务完成情况,第二年检查成活率是否达标,第三年检查验收补植成活率是否达标。在退耕还林最初几年,迷彩服、黄色军用鞋是他的标配,退耕办的车一年要行驶近4万公里路程。
三
刘景治是个喜欢钻研的人,他针对退耕还林发现的技术问题与群众的增收结合起来,使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的增收也有了一个新的途径。针对造林育苗当先,沙棘是造林的先锋树种,但育苗时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雌雄株比例搭配不当,造成雌株少而雄株多(雌株结果雄株不结果),造成的后果是结果的少,不结果的多。为解决这一难题,刘景治试验用沙棘嫩枝扦插育苗,在采枝时多采雌株少采雄株,这一育苗法获得成功,改变了传统用沙棘籽育苗无法控制雌雄株比例的难题,为群众多采沙棘果增收奠定了基础。
志丹山杏有几十万亩,而效益低下,杏仁产量低,杏皮没法食用,刘景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主持对山杏进行改造,高接换头,用优质大杏、仁用杏嫁接,使用山杏变成了鲜食杏,杏仁、杏皮都变成了钱,使群众收益大幅增长。他编写的《仁用杏丰产栽培实用技术》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方子”。今年7月25日,在张渠镇西岭,一农妇在砖铺的院子里晾晒着杏核,在高粱秆篾子上晒着杏皮。据她介绍,每年山杏、杏皮和山桃收入能达到万元。
在退耕还林的工作实践发现问题,进行反复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并把自己的见解写出来,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这是刘景治的一大特点。多年来,他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有的被县上采纳,有的受到同行的高度重视。2013年,延安全市推行第二轮退耕还林后,有8名院士到志丹考察调研,他们认为志丹在退耕还林中,树种设计是科学的、合理的,注重了林份结构的优化,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有利于植物群落搭建,促进了自然演替。
20年退耕还林,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弹指一挥间。20年来,志丹县完成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任务134.27万亩,兑现资金123688.1万元,全县21734户105208人得利,户均享受国家补助资金11756.5元。20年时间,志丹的山变绿了,刘景治家乡被父辈们用斧头砍光了山头重新披上了绿装,石峁山上退耕还林后所栽植的树木大的已经有碗口粗。从双河南岭到顺宁,多年寸草不长的荒山生长出了茂盛的树木,不毛之地张渠的山头已经被林草所覆盖,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志丹境内狐狸多了起来,狼也不时光顾,全县生态有了初步的改善。退耕还林20年来,刘景治多次获得县、市、省先进个人奖,2019年9月,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如今的志丹县境内,天高云淡,水绿山青,一路美景。刘景治说,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奋斗出来的,可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美景仍然需要继续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