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房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支持指导下,全市民政系统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为助力脱贫攻坚、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高位推动 凝聚发展合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民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领导全市民政事业在追赶超越中跑出加速度。
围绕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基本社会服务等工作,市上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亲自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民政工作20多次,先后出台30多个民政政策文件,市人大、市政协多次专题调研民政工作,引领民政事业高位推动。
我市坚持把财政资金优先向民政事业倾斜,把民政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累计支出民政资金87亿元,年均增长10%,建成市八一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建、改扩建特困供养机构和养老机构21个,启动市社会福利院、市殡仪馆迁建等重点民生工程,全市民政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强化兜底保障 筑牢民生底线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助推我市告别绝对贫困。
为了提升临时救助时效性,我市率先将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至乡镇(街道办),救助金额在2万元以内的由乡镇(街道办)研究审批,2万元以上的由县区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审批,同步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健全完善“救急难”和主动发现机制,大幅提升救助效能。
2019年3月,宝塔区冯庄乡陈岗夫妻二人因一氧化碳中毒,家庭陷入困境。乡政府紧急启动“救急难”程序,主动救助6000元。区政府迅速召开联席会议,给予临时救助2万元,同时将该家庭纳入农村低保,每月发放低保金1181元。
通过下放审批权限,困难群众能够及时就近就地获得救助,真正打通了临时救助“最后一公里”。2019年上半年,全市临时救助6.26万人次,支出5300万元,较2018年同期,救助人数增长69.56%,资金增加86.36%。
农村低保从2020元/人年提高到4020元/人年,城市低保从360元/人月提高到555元/人月,均高于全省最低限定标准;城乡特困人员每人每年最低供养标准达到7002元-10434元,最高达到9966元-13398元。逐年提高救助标准及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特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让全市80080名农村低保对象、32640名城市低保对象、4961名城乡特困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同时,我市还逐步扩大了救助范围,对70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施分类保障,给予56名孤儿大学生生活和学费补助,为1377名无人监护或父母无监管能力的留守儿童落实监护责任人,实现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全覆盖。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6.2万名困难残疾人、2.1万名重度残疾人按时足额领取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聚力改革创新 优化基层治理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大力实施社区“强基工程”,累计建成13个县级社区信息网络平台,138个城镇社区服务站,18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到400平方米,基本形成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体系。“四社”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社区减负、社区协商,智慧社区、融合社区等措施,切实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我市民政部门在深入推动基层民主发展,认真贯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全面制定修订村规民约的同时,持续整治“村霸”,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把换届选举政策关、法律关、标准关,圆满完成第九次、第十次村委会换届选举,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全市培育发展社会组织2431家,覆盖的行业领域更加广泛,3A级以上社会组织11家,37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完全脱钩。坚持培育与监管并重,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扎实开展年检和等级评估,强化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实现社会组织党建“两个全覆盖”,让我市的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此外,民政部门全面提升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实现安塞县撤县设区,子长县撤县设市获批。全面完成镇村综合改革,全市现有乡镇(街道)114个,减少11个,有行政村1784个,撤并1614个。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顺利完成延安新区道路命名,城区道路、桥梁、广场命名、更名方案已经印发。圆满完成第三轮界线联检任务,扎实推进第四轮联检工作。
紧扣追赶超越 提升服务水平
围绕群众关切和民生热点,我市民政部门创新工作举措,推进精细管理,着力解决好服务老百姓“最后一公里”问题。
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市本级启动市殡仪馆迁建和3个殡仪服务中心项目,全市建成14个城市公墓、10个殡仪馆,实现殡葬设施建设全覆盖。加大殡葬惠民补助力度,将补助范围从遗体火化扩展到办丧服务,减轻了群众的殡葬负担。持续开展殡葬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95%以上的农村和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有力推进了婚丧礼俗改革。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8家,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713个,总床位数达到1.1万张,千名老人床位数34张。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有力提升老年人照顾服务能力和水平。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进养老院标准化建设和星级评定,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深入宣传贯彻《慈善法》,广泛开展慈善一日捐等募捐活动,我市荣登中国慈善城市百强榜,位列西部第三、全省第一。福彩发行管理规范有序,累计销售63.8亿元,募集公益金17.9亿元,位居全省第三,有力支持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扎实做好专项事务管理,坚持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活动,年均救助5800多人次,未发生一起流浪乞讨人员死伤现象。婚姻登记管理进一步规范,3个县区婚姻登记中心创建为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构。
砥砺奋进曲,忧乐民生歌。今后,我市民政部门将继续坚持“三个聚焦”,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努力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民政事业体系,顺应百姓期待,守好民生底线,体现民生温度,努力让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