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县长官庙镇山地苹果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方大燕
经济总量比1949年增长了4990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万倍,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7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310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吴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迎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吴起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9月17日上午,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壮丽70年圣地展新颜”系列发布会。吴起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炜,吴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齐宁,吴起县扶贫局局长冯永,吴起县林业局局长崔江勇围绕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来吴起县发生的变化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
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吴起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52年的97︰0︰3调整优化为2018年的4.3︰76.8︰18.9,实现由“一三二”向“二三一”的重大转变。
“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石油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石油的开发带动下,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李炜说,对吴起来说,稳定原油产能就是稳定经济增长大局。关于稳油,吴起县重点在优化油区生产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强化生产调度上下功夫,为石油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千方百计稳定原油产能,吴起采油厂产能连续9年稳定在200万吨以上,随后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137兆瓦,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工业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顶梁柱和发动机。
李炜说,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实现稳定增长。2015年以来,吴起县抓住苹果北扩的政策机遇,把山地苹果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坚持财政补贴建园,五年投资近1.5亿元,发展果园10万亩,今年挂果面积突破1万亩,初步打造形成了“山地苹果、特色杂粮、畜禽养殖、棚栽蔬菜”为主的四大产业示范带;文化旅游业蓬勃兴起,铁边古镇、纪念园、南沟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6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9亿元,昔日的“小山村”迎来了“旅游团”,地椒羊肉、荞麦香醋、南瓜等农特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了解,吴起县经济总量由1949年的302万元跃升到2018年的150.7亿元,增长了4990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52年的1.4万元跨越到2018年的18.98亿元,增长了13.6万倍,连续三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十一届跻身“陕西十强县”,位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第83位、“西部百强县”第78位。
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呈现“城靓村美”
“经过多年努力,吴起县城镇化率达63%。”齐宁说。
据齐宁介绍,吴起县先后实施了片区开发、街道拓宽、城市双修、城市路网等城市提质工程和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居民下山、新型民居等安居工程,吴起县城人均住房面积32.1平方米,建成了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市级重点镇铁边城镇和县级重点镇长城镇,打造美丽乡村63个,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呈现出“城靓村美、全域提升”的美好景象,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县城。
与此同时,吴起县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廉价气、互联网。
“尤其是延吴、吴定高速的贯通,彻底终结了吴起不通高速的历史,打通了北上南下的发展大动脉,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齐宁说。
生态环境持续变好 呈现绿水青山美如画
“沟壑纵横、秃岭荒山、尘土弥漫”,是过去许多人对黄土高坡的基本印象,是吴起县人民真实的环境写照。如今这里绿意盎然、满目苍翠,呈现绿水青山美如画。
1998年,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率先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全面启动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一次性退耕还林155.5万亩,是全国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份,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水利部等部委授予“全国退耕还林试点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造林先进县”“国家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连续十六年在全市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
十八大以来,吴起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好打赢“碧水”“蓝天”“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水体治理成效显著,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特别是在青山保卫上,吴起县以巩固提升退耕成果为重点,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推进‘生态优化’战略,先后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县级补贴造林、山水林田湖等生态工程,调整林分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强化管护抚育,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提升’的目标。”崔江勇说。
据了解,退耕还林实施20年以来,吴起大地由“黄”到“绿”、由“浅绿”向“深绿”转变,退耕面积扩大到245.9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7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万吨以下,年降雨量由1997年的383毫米增加到目前的521.5毫米,五级以上的大风由1997年之前的年均19次降为5次。兑现补助资金21.6亿元,惠及全县2.3万户10.5万人,户均补助9.4万元,人均补助2万人。
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70年前吴起县人民就靠着“这一袋粮”度过一年四季。现如今,不仅增收渠道增多,生活质量也到了显著提升。
“2015年以来,吴起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贫困退出“5·7”标准,创新‘三级产业抓增收’,构建了山地苹果、棚栽、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电商扶贫等多元化的扶贫产业。”冯永说。
冯永接着说,吴起县累计落实贫困户发展山地苹果8000亩、日光温室240座、小杂粮15万亩、养猪3.1万头、安置就业971人等,为贫困群众创造了稳定增收渠道。
此外,吴起县统管协调行业部门,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5.2亿元,其中县财政专项配套2.3亿元,解决安全住房2598户,精准资助学生9656人次,贫困家庭全部参加新农合保险,住院的贫困人员全面落实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实现了全县农户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建成通村油路31条273公里、集中供水工程36处、通动力电91个行政村等,实现村民用电、安全饮水、通村油路全覆盖。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农村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8年底,吴起县5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2622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44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0.3%,顺利实现了全县整体脱贫目标,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2018年位列“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县区”。
“如今的吴起,干群团结,经济发展,设施完善,生态优良,民生改善,社会安定,吴起大地的沧桑巨变,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辉煌成就的发展缩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李炜表示,今后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奋力谱写新时代吴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