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01日
从“总理落泪”到告别绝对贫困
    ●昔日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
    ●今日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
    ●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现代生态旅游脱贫示范基地
    ●羊肚菌种植
    ●延长县黑家堡镇葡萄丰收
  本报记者 刘小艳
  “打腰鼓那个迎吉祥,打得那个山村变了样……”9月29日下午,安塞区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格外热闹。61岁的孙旺明是一个农民鼓手,如今,靠着“签约”打腰鼓,有了像城里人一样的固定工作,每年光打腰鼓就能赚4万元。
  孙旺明说,穷了一辈子,过去简直不敢想,老了还有这样的好光景。
  陕西省政府今年5月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千千万万像孙旺明一样,曾经在黄土地里刨食的农民,都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光景。
   1 希望
  过去一说延安,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贫瘠。
  很多老延安人都有这样的记忆:缺水的墚峁是“和尚头”,喂不饱烟熏火燎的“灶口”;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瓢粮,喂不饱倒山种地的“人口”;羊蹄一踩就倒,羊嘴一啃就光,喂不饱漫山遍野的“牲口”。
  46年前,周恩来总理带着满身病痛和满心牵挂回到延安,这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回延安。“当时,周总理同延安地区党政负责人谈话,了解延安地区人民生活情况。当得知延安群众的生活仍十分困苦时,他难过地流下眼泪,他说:“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在中央,对延安工作关照不够。”随后,他向当地负责人提出应尽快改变延安地区的落后面貌。
  脱贫,是祖祖辈辈延安人的梦想,也一直是党中央对革命老区的寄望。
  党的十八大后,一场全面脱贫攻坚战在延安打响。
  针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怎么脱”的实质问题,延安全力推进“八个一批”脱贫工程,着力推进精准脱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注重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书,确定脱贫时间表,组建693个驻村工作队,选派37470名干部进村开展联户扶贫工作,1784名党员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让老百姓心里有了底、脱贫有信心。
   2 动力
  把脱贫攻坚和培育特色产业相结合,与完善公共服务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让脱贫攻坚成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在安塞区,许多像孙旺明一样的农民通过打腰鼓脱了贫、致了富。冯家营“千人腰鼓”发展起来后,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不光是签约当鼓手,保安、保洁员、水电工、停车场收费员……都是当地农民的新身份。
  安塞黄土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张光军说:“仅仅一个冯家营旅游景区,就带动了157个贫困户脱贫,拉动了2000多人就业,贫困户户均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
  延川乾坤湾镇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2017年,乾坤湾镇筹措资金480万元,给全镇16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各注入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与延川县文旅集团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投入穿越黄河旅游项目,每年保底分红5万元。分红的钱一到账,村上就增修了20个猪圈,扩大了养殖规模,让发展良性循环起来。
  洛川县菩堤乡木家塬村地处偏远,道路不畅,农民虽有大片果园,可苹果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2016年,洛川县投资1300多万元,修通了16.1公里的通村公路,不仅激活了这里的产业,更点亮了群众的心。
  路修好第一年,这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增长了3000多元,这条路被当地群众称为“脱贫致富路”。
  在宜川,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覆盖所有贫困村,带动就业8520人。贫困户开办网店、微店124户,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
   3 心血
  2018年3月26日,在全市脱贫攻坚誓师动员视频会议上,11个市直重点责任部门负责人公开立下军令状,13个县区也分别签订军令状,向全市人民承诺:要让最后33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让最后两个贫困县摘掉贫困的帽子!
  脱贫不是口号,承诺的背后是真抓实干。
  2018年9月17日,秋雨绵绵。
  在延安通往宜川的309国道上,宜川县集义镇郭东村第一书记冯冠杰冒雨驾车赶往产业培训现场会。一个急转弯,冯冠杰下意识地踩刹车,车子猛然抱死,一下子滑出路面,翻了几个跟头后,直接撞上一棵大树。万幸的是,车虽撞得稀巴烂稀巴烂,但他的身体并没有受很严重的伤。
  经此大难后,所有人都认为冯冠杰都认为冯冠杰要住院休养一段时间。然而,一周后,冯冠杰周后,冯冠杰又出现在了郭东村,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驻村扶贫。大家劝他多休息几天,他笑着说:“村里还有好多事没做完,心里实在放不下。”
  是的,放心不下啊!不如期脱贫,没法向党和人民交代!在延安的扶贫干部心中,脱贫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一笔一划,都是心血。
  宣布告别绝对贫困后,延安贫困人口下降到5526户10034人;4.51万户13.38万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产业全覆盖;贫困人口参保、参险和慢性病“1+1+1”签约服务全覆盖,住院费用报销达80%以上;全市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无劳动能力的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农村危房危房改造全面“清零”;1.73万户5.63万人易地扶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达住房达到入住入住条件并交钥匙;贫贫困村实实现了硬了硬化路、安全饮水、卫生室、动力电全覆盖……
  当年临走时,总临走时,总理留给延安人民的最后一句话是:“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虽然周总理不能来了,但如今的延安正在变成他期待的样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巩固脱贫的步伐仍在继续。十月金秋的田野上到处是欢声笑语,这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