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薛向东、黄清深:矢志不渝“延报”情
本报记者 谢丹丹
薛向东
黄清深

   
  薛向东,1932年1月出生,陕西吴堡人,中共党员。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第二保小上学,1948年在绥德师范学校上学,194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绥德大众印刷厂、延安陕甘宁边区印刷厂、《延安报》、宜川县报、陕西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延安地区印刷厂、延安日报社工作,当过排字工、编辑,历任地区印刷厂书记厂长、延安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1993年离岗,主任编辑职称。曾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共和国创立者奖章”、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周年纪念章”、延安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称号。
  黄清深,1930年9月出生,陕西清涧人,中共党员。1948年7月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印刷厂、群众日报印刷厂、延安地区印刷厂、延安日报社印刷厂工作,当过印刷车间工人、印刷车间主任、设备供应科科长、印刷厂工会主席、生产经营科科长、技术科科长、副厂长。1991年离职休养。享受副县级待遇。曾获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周年纪念章”。
  国庆前夕,延安日报社两位年近90岁的老报人薛向东和黄清深收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的珍贵的礼物,那就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手捧着沉甸甸的纪念章,两位老人感慨不已:“我们只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普普通通的建设者,没作过什么大贡献,但是共和国却没有忘记,感谢祖国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
  金色祥云环绕中的五颗星,在红色的映衬下,格外夺目,端详着纪念章,打开尘封的记忆,两位老报人的故事把我们又带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一
  清凉山自古以来是延安的游览胜地。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清凉山开始驻扎了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等中央新闻宣传单位,变成了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基地。从此,万众瞩目清凉山。而《延安日报》的前身原中共陕北党委机关报《群众日报》就诞生于此,老报人黄清深和薛向东先后在这里参加了新闻革命工作。
  1948年4月,解放军扛着枪全副武装排着整齐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进入延安城,胡宗南被赶走了,延安城得以收复。此时的延安城百废待兴,需要尽快恢复生产建设,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年7月,在清涧乡下老家务农的黄清深,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了清凉山,在陕甘宁边区印刷厂印刷车间跟师傅学习,当起了一名印刷学徒工。起初,黄清深对来印刷厂工作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是觉得能进城有个工作、长长世面。但随着在清凉山的时日见长,他了解到清凉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许多信息从这里发出去,激励广大将士奋勇抗战,浴血杀敌,为全国人民鼓劲加油,他就感到无比骄傲自豪,他干起活来,十分卖力。从此,他就与新闻印刷结下了半辈子的缘,并见证了从铅字印刷到胶版印刷的历史变迁,成为新中国一名名副其实的老报人。
  同样身为老报人的薛向东,可以说是在清凉山上长大的。他的父亲早年参加革命,从吴堡来到延安清凉山,任中央印刷厂管理科科长,1942年毛主席到清凉山视察宣传工作时,他还与毛主席打过照面。1948年,薛向东在绥德师范学校青年干部班学习,1949年3月分配到绥德大众报社印刷厂当工人,1950年元月,他重回清凉山,在陕甘宁边区印刷厂当了一名排字工人。
  当时,像黄清深、薛向东一样出身不同的工人还有很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经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
  
  新中国成立后,原中共陕北地区党委撤立,清凉山的新闻设备转给了地方政府。1950年月10日,《群众日报》改为《群众报》,同年月日更名为《延安报》。1958年3月,社址从清凉山迁到南关街现址。
  薛向东回忆道:“当年《延安报》成立初期非常困难,为了解决纸张缺少的问题,我们就自制纸张。”他说道:当年几经选址,在黄陵县一个河岸边修建了一个造纸厂,利用当地的马兰草和清澈的水来自制马兰纸。马兰草洗净蒸煮,用牛拉石磙碾碎,放到白灰池里浸泡,再将泡好的纸浆放入水池内搅好,工人用捞纸的细丝竹帘,一张一张地从纸浆池中捞起,贴在光面白墙上,等干了,就成为一张对开马兰纸,确保了报纸的正常出版。
  “中央印刷厂搬走后,比较完整的设备留给了我们。但是机器设备比较陈旧,比较容易出问题。”黄清深老人说,为了尽可能延长设备的寿命,没事时他经常擦拭保养机器,机器坏了,他就抢着跟师傅学习维修,有时没有铁丝了,他就自己搓麻绳,绑到机器上,保证机器的正常开动。黄清深感慨道:“刚开始的时候,清凉山还没有通电,印刷报纸,只能手摇转动机器印刷,一个班下来4个小时,印刷车间的几个工人就轮流摇动。虽然很累,但大家干得很带劲。报纸印好后,要送到延河对面的邮局分发到各地。当时,延河上没有桥,涨水时,同事们就把报纸顶在头上,蹚水过河送报纸。”
  “现在报纸都是自动化印刷,当年,我们可都是手工排字,最快的一个小时能排1200个字。”薛向东老人说,他见证了几十年来报纸印刷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巨大变迁。那时,印刷技术落后,排字、拼版、打样,全是手工操作。老人清楚记得,每天等编辑定好稿,画好版后,他就开始左手托着手盘,手指夹着稿件,右手从字架上数不清的小格子里拣字,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排字时间更长。
  在那个铅与火的年代,正是工人们一个个手动排字,手摇印刷,才让报纸每天与读者见面,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地让报纸按时和广大读者见面,把党的政策传递给广大群众。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报纸被迫停刊。
   三
  1979年4月10日,《延安日报》正式复刊,此时,辗转了宜川县报、宜川县委办、省第五建筑公司、延安日报社筹备委员会的薛向东,被组织任命为延安日报社副社长,主管报社印刷厂和后勤工作。此时的报社厂房和办公室,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得破败不堪,常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外面刮大风,里面刮小风。为了保证报社工作能够正常运行,薛向东千方百计想办法,争取到4万块钱,把旧房子拆掉,发动职工,自力更生,在原址上修起了两间厂房,一个锅炉房,一排平房和一栋薄壳楼,总共20多间房,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和工作需求。
  到复刊的时候,社会经济得以恢复,物质相对丰富了,所以比起清凉山时,物质条件好多了,硬件设备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最缺的还是采编人才。“我和工作组到各县区寻找合适的人员。”薛向东说,他首先想到的是在1956年左右,和他一样由于各县开始办报,从《延安日报》调出去协助办报的人。但遗憾的是,这些人因为年纪大、工作分工固定走不了等原因无法回来,最后他们又走遍了全市各县,才从吴起县、安塞区宣传部调了两个笔杆子过来。这样人还是少呀,怎么办?后来就从高校里面招了15名大学毕业生过来,基本缓解了人员紧张的状况。
  “当时,由于是计划经济年代,给报社的政策是‘以厂养报’,印刷厂任务非常繁重。”黄清深老人回忆说,除了印制《延安报》承担着内蒙古、山西、甘肃等西北几省的作业本、信封、稿子、书籍以及各种有价证票、机关报表,甚至还印制烟盒、啤酒商标等商业包装,广大职工不怕困难,千方百计完成各项任务。
  除此之外,报社除了8小时工作外,按文化程度、政治水平分成不同的班级,有计划地发展一批党员,培养一批政治上坚定又精通业务的骨干。黄清深老人说他进厂时,只在老家上过2年的冬季班,基本不太识字,在报社学习班他刻苦学习,几年后能自己读书看报,变成印刷厂的业务骨干,先后被任命为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副厂长等职务。老人深情地说:“报社既生产革命的精神食粮,又是提高文化知识的大学校。”
  现在,两位老人离休均已超过20年,但他们对《延安日报》依然怀着特殊的情感。住在报社家属院的黄清深老人,每天要到院子里的老年活动中心来翻翻报纸,与其他老同志们谈谈报纸;住在南桥的薛向东老人家里,茶几上摆着厚厚一沓《延安日报》,这是他儿子每天给他送来的。“我每天都要看看我们的《延安日报》,使自己的思想常新,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