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江峰
从古至今,小康一直是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那一天,延安人民万众欢腾。
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这一天,延安人民信心满满。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421.08元,比国家确定的扶贫线3100元高出5321.08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方位、高质量彻底解决了延安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率先在革命老区迈上了小康之路。
那么,脱贫之后怎么办?
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回答是:
坚决贯彻“四个不摘”,做到“五个不减”,把2019年作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决战年,乘势而上,一鼓作气,扎扎实实从巩固提升做起,从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抓起,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坚决把“双过硬”进行到底,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到底。
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明了情况,这是精准施策、把工作做到位的基础。我市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构建动态监管机制。围绕全市1784个行政村的6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了22个部门的数据汇集,共收集795万条数据、56万张照片、18万张VR全景。防返贫、补弱项关口前移。平台先后发现2276个返贫风险,通过调整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全部落实了措施。2019年1至9月份没有出现返贫现象。
今年以来,我市脱贫攻坚推进力度进一步增强。持续加大投入,构建扶贫资金投入和风险防控机制,足额保障农村教育、扶贫、医疗、养老等各项资金预算;健全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持续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支持各类担保机构将业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设立普惠性民生保险,防止因天灾人祸导致致贫返贫。今年,中省市、县区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89亿元,其中市级财政4.52亿元,县区财政4.77亿元。
整合优化帮扶力量,构建驻村联户帮扶常态化机制。将市级包扶单位由60个增加到198个。全市1784个行政村村村有第一书记、693个贫困村村村有驻村工作队、6万多户贫困户户户有结对帮扶干部。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各类脱贫攻坚干部培训107场19688人次,其中培训党政干部1409人次,扶贫系统干部1868人次,行业部门干部1746人次,帮扶干部3150人次,贫困村干部6170人次,第一书记883人次。
继续在农业产业后整理上作大文章,构建稳定增收长效机制。持续发展致富产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化解;从产品和市场两个需求端发力,持续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抓产业链覆盖贫困户、抓供应链嵌入贫困户、抓利益链联结贫困户;以建档立卡贫困线边缘群体和低于低保线4020元的脱贫户为重点,下派2122名产业发展指导员上门指导服务,对其中的1660户脱贫产业进行再补课、再提升。全市4.69万户14.36万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建立了稳定增收产业。
构建“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机制,增强贫困人口获得感。建立“学籍、扶贫、资助”系统比对复核和实地排查补录的“双保险”工作机制,实施有效监控。为642名学生送教上门。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1316人次,金额797.53万元。以“三个一批”健康扶贫为重点,坚持25种大病管理救治。截至9月底,共管理大病患者80人,救治率86.25%;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完善健康扶贫“1+1+1”签约服务管理,将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也纳入签约服务范围,慢性病签约率99.5%。加强硬件建设,为全市13个县区乡镇卫生院配备移动体检车54台、健康体检设备594台件、信息化系统建设设备108套件、公卫信息工作站54套(总价值7188.48万元);全域推行“救护车辆+医疗设备+全科医师团队+远程医疗”,实现了“四动一不动”(医生动、设备动、技术动、信息动,群众不动)县镇村医疗一体化服务和全市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巩固提高“两房”建设,将移民安置点纳入社区管理范围,确保搬迁群众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保障政策。易地搬迁实际入住率达到97.65%,宅基地腾退率为88.3%。先后两次集中开展拉网式危房排查,对自主申请改造的户,申请一户、认定一户、改造一户。33户“四类重点”对象全部完成改造竣工并入住。
此外,我市还构建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机制,增强农村“两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确定发展目标,实施村集体经济重点村扶持行动、示范村培育行动、空壳村清“零”行动,为235个贫困村注入市级财政扶贫资金3410万元。进一步把懂市场、会经营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村“两委”班子及村集体经济管理层,提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市人民将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力争如期实现一个都不落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以巩固提升的实际行动、以脱贫攻坚的新成果,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