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5周年,10月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延安10·15艺术节”活动期间,教育部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回顾5年来各地各校各艺术院团,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制定的新政策,出台的新举措,探索的新路子,取得的新成效。
深化改革,提升学校美育教学水平
张建波 延安市政府副市长
延安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强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着力推动美育工作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延安坚持把美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坚持“五育”并举,确立正确美育导向;把美育纳入考核,逐步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开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强化基础条件保障,确保美育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与全国各地多家艺术类高校和文化单位开展艺术合作交流,带动全市办学水平和美育工作不断提升。
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校(园)长队伍的美育素养和实施美育的能力;积极引进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充实壮大师资力量,重点解决乡村教师总量不足和美育学科结构性短缺等薄弱问题,全力提升乡村学校美育工作水平;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做到美育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美育教学能力。
五年来,延安坚持以美育人、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把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强化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人文素养,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坚持首善标准,打造学校美育新高地
王定东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巡视员
我们遵循美育规律,扎根时代土壤,坚持首善标准,持续深化学校美育改革,使之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改革红利。我们一方面坚持全员美育,发展优质美育,打造特色美育。另一方面始终贯穿中国精神,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如今在北京,200余所学校将舞蹈、戏剧纳入课程,实行课程、活动、文化三位一体;政府累计投资近50亿元,与32家高校和社会力量支持166所小学开设700余门体育艺术课程,让美育在全市大中小学百花齐放并实现“校校有亮点、班班有特色、人人齐参与”的美育目标。
戏曲进校园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已发展戏曲社团5653个,培育戏曲金帆艺术团6个,推出电视公开课24期,涵盖经典戏曲36个,形成“国戏杯”戏曲大赛品牌。每年投入4500万元举办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近900场,开展剧院与小学结对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北大、清华等6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让中华文化基因在学生的灵魂中扎根。
美育教学,百花齐放
初宝杰 山东省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后,潍坊乘势而上,推动学校美育改革,深化创新育人机制,面貌焕然一新。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潍坊市围绕立德树人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在大中小学实施“三红工程”,开展“五个一”活动,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全市开设风筝、剪纸、年画等特色校本课程810多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教育“薪火工程”,确定首批29处实践基地,将美育教学延伸到文化遗产保护地、文化产业园区和特色乡村。
如今,在潍坊,美育教学百花齐放,音乐、戏剧、美术等分层分类走班教学扎实推进,涌现出“乐化教育”“阳光戏曲”等一批美育教改典型。潍坊还精心培育校园文化,践行“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理念,把学校规划建设融入美育内涵,使一草一木都有文化、一砖一瓦都会“说话”。为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所有中小学校每年都开展艺术节、特色风筝节,在每年举办的艺术展演中,学生参与率达100%。
托起时代高峰的重任
俞峰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中央音乐学院是和共和国同龄的艺术大学,70年来自觉继承延安鲁艺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办学育人和艺术创作都取得重要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来,中央音乐学院以举办艺术节的方式,到延安探寻新中国文艺初心,用美好的音乐服务老区人民。今年上半年,刚刚举办了“延安5·23音乐节”,这几天又联合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和院团,隆重开启“延安10·15艺术节”。延安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美育实践基地。
在音乐创作上,学院坚持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抒写,创作出《中国梦》《厉害了,我的国》等歌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在高原上不断托起高峰,创造出无愧时代的作品。
五年来,我们通过艺术节和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把音乐党课、大师课、讲座、经典音乐带给人民大众。并为山西吕梁培训300多名音乐教师,在学院附中开设吕梁音乐班,把音乐的种子播撒到老少边穷地区。
讴歌时代,服务人民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近年来,中央美院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加强重大主题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成立了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研究中心,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重大主题创作,成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最美中国人”等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的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育人和创作导向,把服务国家和社会需要贯穿到教学和创作之中,涌现出一大批新成果。参与了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奖章的设计,在刚刚过去的国庆70周年庆典上,担任群众游行队伍中其中23组彩车的设计、5幅领袖像和天安门城楼领袖像的绘制等。
坚持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一方面成立美育研究中心,召开全国专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专著,对“中华美育精神”做深度研究。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加强美育意识,开设“马克思主义美育研究”专题课程,启动美育教材编写,在各专业院系设立以研究民族艺术为主的工作室,把中华美育传统活化在教学之中,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
以国粹艺术搭建立德育人的桥梁
张亚峰 国家京剧院副院长
京剧院与延安渊源颇深,许多建院元勋都是当年从延安走出来的,今年他们特别创排了以延安时期文艺和京剧改革历史为题材的现代京剧《延安往事》,为了寻找初心,致敬先贤,也为了献礼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
五年来,京剧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用优秀剧目打造主流文化、弘扬民族正气,精心创排推出了以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为主题的《西安事变》《党的女儿》《红军故事》等。
用传统艺术搭建立德育人桥梁、讴歌时代新曲,自觉为当代青年上好“国粹美育课”,讲好“中国故事”,做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和弘扬者。从2006年开始,国家京剧院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高雅艺术进校园”逐渐成为品牌项目,演出形式也不断丰富拓展,除了京剧演出,还举办京剧讲座,为中小学校派专业老师授课。每次赴港澳台演出,也必然会在当地学校安排公益讲座和演出,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粹艺术发挥“京剧人”的责任担当。
让工科院校也充满艺术气息
申小蓉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电子科技大学从顶层设计上,夯实美育保障基础,除了成立美育工作委员会,设立艺术教室、训练演出场地、电视台、实验艺术馆、艺术与科学创新等美育教学实践基地,还在学科上建设优质美育资源。通过一门面向新生的核心通识必修课和六门艺术核心通识课,以及若干门艺术素质课、文化艺术精品课等选修课程,建设分层次、多类型“1+6+N”的美育课程体系。
电子科技大学虽是工科院校,但促进新工科和新艺术的跨界融合,开展教学创新实践,已成为他们的美育课题。目前,学校活跃着20支高水平学生艺术团,校园舞台覆盖学生4万余人次。原创校史剧《又见青春》入选教育部首批校园文化原创精品推广计划。
根据地域特点,电子科技大学还设立了川剧文化传承基地,开设了《古老的川剧》《画脸谱》和《川剧程式功法》等课程,开设了5个学生社团以及多种川剧传承的项目活动。
美育,让孩子于花季绽放
徐永初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长
优质美育的意义是引导学生具有开阔的精神格局,鼓励学生追求更有价值、更富审美情趣的人生,成为更有担当的人。
近年来,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通过建立“金字塔”形美育体系,把美育划分为基础课程和学科美育、美育拓展和艺术社团、高水平艺术团队三个层次,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让每个人都享有优质美育资源。我们一方面开设《教育剧场》体验性学习课,通过运用戏剧元素、表现方式,在既定的课程构架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设情境、表达思想,让学生在剧场中体验人生百态、生活百味,提升思维力、执行力、合作力,让学生在剧中演、在剧外看、在剧后谈,加强学生理性思辨地去看待社会与人生。另一方面,开展艺术家走进校园,完善学校艺术品牌布局,精心打造高水平艺术团队,通过跨学科、综合性,致力于开阔学生视野,用心培育孩子们在艺术上的兴趣。 (本报记者牛敏谢丹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