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塞上秋来风景异
——安塞区财政系统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通讯员 郝丽萍 本报记者 朱佳雨
  过去的安塞区高桥镇:黄土高原上,种啥啥不成;出门就爬坡,下坡就摔跤;夜里路路黑,窝在屋里过。如今的安塞区高桥镇:水泥马路通到家,路灯亮彻满天星;户户喝上干净水,屋里屋外修葺新;易地搬迁喜开颜,文化广场“嗨翻天”;苹果、西瓜、草莓,个个有“红心”,猪牛羊、鸡鸭群,纷纷吹响“集结号”。这是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的“东风徐来”,经过安塞区财政系统扎扎实实的“耕耘”,带给鼓乡人民的“秋果硕硕”。
  一组成绩令人欣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塞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降至历史低点。55个贫困村整体脱贫退出,4112户12618人脱贫,贫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13929人减少到1198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9.2%降为0.8%,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整体脱贫的目标。
  1 察实情 精谋划
  安塞虽然不是贫困县区,但是仍存在基础薄、底子差、历史欠账多和农民不富裕的问题。为了实现脱贫,该区大力发展“三农”工作。区财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安塞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谁申报、谁负责、谁实施”的原则,以涉农资金整合规划编制、项目库建设为载体,以“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方法,认真梳理分析每一笔涉农资金。到目前为止,累计围绕脱贫攻坚整合涉农资金2.6亿元,确保了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
  “再穷也不能穷扶贫,再紧也要保扶贫”,这是安塞区财政系统对待扶贫工作的行动准则。2016年以来,在安塞区经济持续下行,财政收入较历史最高水平减收近5亿元,降幅达三分之一,财政保基本、保运转压力日趋加大的情况下,每年都坚持大力调整支出结构。首先对扶贫工作给予优先保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由2016年的6339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9918万元,三年累计投入23885万元,年均递增24%,投入在全市县区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2017年,安塞区将以前年度各级财政安排但仍未使用的专项扶贫资金8781万元全部收回预算,并根据最新的扶贫工作任务清单,重新统筹安排。每当进入每年的12月份,都对扶贫资金支出实行日统计、周通报、旬约谈制度,坚决遏制资金“趴窝”,全力加快资金支出。
  可喜的是,2018年年底,安塞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达97.91%,超省定考核目标近6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针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敢支、怕问责等问题,安塞区紧密结合实际,出台了《安塞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政策界限和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对50万元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简化程序组织实施;对已完成招投标的项目,可预付项目资金30%;对已完工且单位组织验收后的项目,可兑付资金80%。一系列实质性的政策措施,解决了项目单位支出顾虑,统一了项目单位、财政、审计的政策口径,促进了扶贫资金支出。
  为了加强对村级互助资金运行的管理,针对互助资金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问题,安塞区率先决定对互助资金实行基层财政所统一集中管理,并制定了具体的互助资金移交工作实施方案,逐镇街进行了清算移交,目前115项互助资金全部移交财政所集中管理。
  在察实情、精谋划的前提下,今年上半年,安塞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达58.59%,在全市县区排行第二。
  2 强基础 壮筋骨
  在白坪街道办大西洼村,50座新建弓棚有序地排列在佛店沟村民小组,成为整个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大西洼村继去年建设的光伏发电之后的又一项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50座新型弓棚,流转了50余亩土地,政府解决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让贫困户种植,实行集体管理、个人种植模式,并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占60%、贫困户占40%的方式进行分红,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4万元。”包村干部鲍越说道。对新建大棚每棚补助3.5万元、弓棚每棚补助3000元,香菇养殖每棒补助2.5元,畜牧养殖每户补助4000元以上,新建果园种苗物资财政全额负担。三年来,安塞区财政局共组织验收产业扶贫项目27批次,兑付户补资金2343.54万元,支持发展设施蔬菜703.7亩、养殖牲畜13670头(只)、新建果园16688.4亩、养殖香菇74.8万棒、发展特色种植业17039亩,实现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产业全覆盖目标,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其中农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到贫困群众总收入的65%以上。2019年产业扶贫资金预算6220.81万元,目前已兑付2521.31万元。
  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改变。建华寺镇谭家营村到张河组有一段距离为5公里的通村石子路,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泞不堪,成为了村民的“心病”。
  村子的第一书记积极联系区财政局,终于,一条宽阔整洁的马路成为了村子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发展养殖业的郭生海由衷地说:“以前下雨出门都要穿雨鞋,人们去哪都靠走。自从通了柏油马路,摩托车、三轮车、小汽车多了起来。今年,我种植的核桃成熟了,客商自己就会上门收购,真是方便多了。”
  在沿河湾镇碟子沟村,村民李生富带着孙子在河道玩耍,“从去年开始河道越变越美了,没有了污水排放,也没有了乱丢的垃圾,水也清澈了,新建的景观步道是我们休闲散步的好地方。”他告诉记者。原来,在2017年以前,河滩地因为挖在这里的两个直径6米、深2米的污水坑被污染,村民所在的移民搬迁房的生活污水直接通过管线排进了这两个大坑,污水没有任何形式的处理,全靠蒸发,一到夏天附近臭气熏天,蚊蝇飞舞,让人不能靠近。如今臭水变净水,废地变成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这都得益于安塞区财政局在脱贫攻坚中集中改善人居环境的工作。 
  据了解,近三年以来,安塞区财政累计投入1.25亿元,实施贫困村“油返砂”路改造34条、286.88公里,全区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投资3281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233处,解决了3.8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全区农村安全饮水达标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同时,统筹推进电力、通讯和人居环境整治,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3 兴产业 求长效
  安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陕西唯一拥有“腰鼓之乡”“民歌之乡”“剪纸之乡”“绘画之乡”和“曲艺之乡”五张文化名片的县区,安塞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灿烂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以及多彩的民间文化和充满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近年来,安塞区依托生态、区位、文化特色优势,重点打造的西营“陕北信天游”演唱村、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魏塔“东方毕加索”写生基地和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三村一园”,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感受鼓乡的文化魅力,同时也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文农旅融合促发展、促脱贫的新路子。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区财政收入。
  从2018年5月开始,冯家营村村民李改红就不太出远门了。她成了安塞黄土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签约腰鼓手。“底薪每月2500元,上一个节目补助20元,我每个月可以挣到4000多元呢。”李改红乐呵呵地说。
  同李改红一样,今年60岁的孙旺明也是“千人腰鼓”文化村的腰鼓手,去年在村里打了半年腰鼓,挣了将近3万元。这个春节他也没闲着,从正月初二就开始腰鼓表演了。
  “我也成了上班族了。”在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景区当保安的贫困户米良成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因妻子脑梗留下后遗症,需要人照顾,就选择在家门口工作,实现了“上班”、照顾妻子两不误,每月工资2000元。此外,米良成还在村子的田园农场打零工,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在冯家营村,像米良成一样的25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到安塞区白坪新时代文化旅游开发公司,每年享有2000元保底分红。
  发展旅游产业切实“鼓”了老百姓的腰包。
  在安塞区,有一支活跃在黄土地上的“乌兰牧骑”——安塞励志扶贫艺术团。这支由贫困家庭成员组建的民间艺术演艺团队是在区扶贫局的支持下成立的,他们以大地为舞台、用青山当背景、拿日月做灯光,根据脱贫攻坚中的鲜活人物和事例创作文艺精品,为广大群众巡演。
  艺术团里的贫困演员张永旺今年40岁,18岁的大儿子是先天性脑瘫,巨额的医疗费用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机缘巧合,他在2017年加入了安塞励志扶贫艺术团,经过培训和演出历练,他现在已是一名专业的腰鼓表演者和民歌手。除了团里的常规演出,他还被邀请参加许多商业性活动。
  “收入慢慢变好了,去年仅靠演出收入近3万元,是以前打工的2倍多。”张永旺高兴地说,“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挣着钱,还有机会到广州、北京那么大的城市表演,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不仅如此,安塞区鼓励各扶贫艺术团、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各移民搬迁小区的社区工厂、各级镇村的公益性岗位“百花齐放”,广开就业路子,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可喜的是,截至目前,安塞区累计接待游客238.7万人次,同比增长18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353.5%;直接带动贫困群众350人,年人均增收达4.2万元以上,间接带动贫困群众2420人,年人均增收82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文化+农业”“文化+旅游”,文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