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传统文化知识 ●参加集体婚礼的延川新人 ●免费体检 ●“文明大集”进镇街 ●段家圪塔村赛瓜大会 本报记者 朱佳雨
4月29日,在关庄镇甄家湾村的村头,刚刚过完“苦菜节”享受完花样繁多的大餐,村里的歌唱爱好者就带领大家齐唱《东方红》,一曲未尽,叫好声就从老柳树下荡漾开来。
5月11日,坯布做画卷,山河跃指尖。来自全县的广大妇女手工爱好者、手工艺人们同台展示才艺。手工艺旗袍、活灵活现的大公鸡、时髦布艺作品小猪佩奇、传统手工艺老虎鞋……吸引了评委们和围观群众驻足欣赏。
5月11日,关庄镇甄家湾村村干部为本村的“好媳妇”“好婆婆”颁奖,颁奖仪式简单却不失庄重。仪式后,大家吃着刚做好的凉粉,由本村文艺爱好者演唱的《母亲》在村里久久回荡。
……
如今在延川县,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每天都在以不同方式上演。贴身贴心有特色的延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浸润着百姓生活。
红色评议会 打好“红色牌”
近日,延川县贾家坪镇“评优树模扬正气,引领农村新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模范评树及扶志扶智表彰大会在磨义沟村、刘马家圪塔村召开,表彰会对贾家坪镇各村评选出的道德模范、爱岗敬业模范、卫生模范、“诚信村民”“脱贫之星”“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进行了表彰,并为村民们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
在热闹的表演现场,贾家坪镇组织委员刘锐说:“此次表彰大会就是要发挥道德模范在社会生活中的模范引领作用,在全镇形成尊重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众所周知,延川县的红色资源丰富,因此,延川县也注重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工作重点上,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内容、最关键的环节,作为每个菜单和每项活动的必选,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阵地建设上,坚持把红色革命基地作为主阵地,发掘恢复原有资源,提升利用既有阵地,真正使红色革命教育和现代红色教育作为延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
在具体实施中,延川县在各村推行“红色评议会”,定期开展。“红色议评会”坚持不拘形式、地点,让群众自己评、评自己,自己议、议自己,所有活动均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规定动作穿插其中,活动主题有学习党的各项政策、学法律、学技术、讲红色故事、讲教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评卫生示范户、评十星级文明户、评五好文明家庭、评“好婆婆”“好媳妇”、评乡贤、评凡人善举、评劳动模范、评致富能手、评环境卫生;议夫妻隔阂、议婆媳关系、议孝老爱亲、议村情事务、议邻里纠纷、议村规民约、议红榜黑榜、议红白喜事等活动,使群众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文明大集 赶出新风尚
10月30日,是永坪镇赶大集的日子。与往常不太一样,当天一大早,在集市旁边的空地上,出现了一群“文化人”,他们为群众现场解答农村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法规,为群众免费分发了医疗常识相关书籍以及脸盆、水杯等日常用品,还为群众带去了陕北道情、陕北民歌、说书等精彩表演。
原来,这是延川县组织的“文明大集”活动。他们紧扣每个乡镇街赶集时间、群众集会的时间,过红事群众集中时间、春节回家时间、群众集中上工时间,像过去群众“赶大集”一样,整合组织新思想宣讲团、卫生志愿服务队、法律志愿服务队、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新思想文艺宣传队成员深入各乡镇集会、田间地头、社区、企业,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宣讲等各类活动,同时利用科技大篷车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技术、送法律等活动,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推到哪里,群众哪里多,文明实践在哪里开展。
“这样的活动太好了,下次赶集,我一定把家人也带来瞧瞧。”永坪镇村民王阿姨一大早来赶集,看到有演出,便驻足看了起来,她说,“‘文明大集’办得好,增添了集市的文化味,吸引的人肯定越来越多。”
10月23日下午五点半,关庄镇甄家湾村,山上收苹果的村民陆陆续续回家吃饭,安静的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村里的喇叭播放着《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原来,这样的播报每天都有。
“年纪大了,又没读过多少书,每天听喇叭还真能学到不少知识。”今年69岁、党龄23年的甄家湾村村民甄春阳坐在自家门前边听广播边吃饭说道。
“只靠举办一两次的活动能取得的成效甚微,喇叭天天播报能够潜移默化地对村民产生影响。”关庄镇党委副书记贺烨说道。
延川县根据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支书田福堂的形象,结合当前各村情况衍生出来“田福堂大喇叭”这种宣传宣讲形式,主要是各村利用大喇叭和微信群开展宣传,在每天早上9:30和下午5:30,分别进行30分钟以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关内容、各项惠民政策或红色革命故事等的宣传宣讲。县上通过整合各村群众微信群或QQ群,建立微信“田福堂大喇叭”分享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内容、政策法规等,实现耳濡目染式教育。
新时代农民夜校 拿出“成绩单”
10月25日,乾坤湾镇古里村,毛金兰正在家中一笔一划地写着自己的名字。
“那天去银行存钱时,让别人帮忙写名字,他看了我一眼,说现在还有没文化的人啊。我当时羞愧地眼泪都要流出来了。”62岁的毛阿姨回想起4年前的尴尬经历,仍觉得不好意思。
在古里村党员活动室里,几张课桌、几把椅子、1张讲桌、1个大黑板,就是老年扫盲班的全部。地方算不上宽敞,却布置得有模有样。它还有个雅致的名字——新时代农民夜校。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有上课的机会,村里的老人们很兴奋。大家带着孙子用旧的铅笔盒,孙女用剩的笔记本、橡皮擦,高高兴兴进了学堂。
延川县在农村创新开展的“新时代农民夜校”,在开展扫盲班活动的基础上,还通过现场组织、田间地头推进、婚礼现场进行,田福堂大喇叭宣传等灵活的组织形式,每周进行一次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文化、传新风、传科技、传红色基因的“七传”文明实践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农闲时可以接受新思想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同时,形成了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歌曲传唱、红色家书传诵、红色影片传演、红色秧歌传承“五大”模式,用文艺教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
群众定弦我唱歌 唱出“乡土味”
“你们村这次想要个什么活动?”10月15日,在杨家圪塔镇的点单邀请下,延川县委宣讲团走进杨家圪塔村和阁连村,开展了“学先进、见行动、树新风”理论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中,延川县第二中学校长都维雄,幕家崾村第一书记高艳分别以家庭教育和精准脱贫为主题作了生动精彩的宣讲。高艳结合自己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经验,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例如为村里智力障碍妇女办理户口使他们享受低保政策、网上销售农产品为农民创收等,赢得了村民的热烈掌声……
“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积极宣传了新时代党的好政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杨家圪塔村支部书记李建峰说。
延川县参照革命年代延安文艺宣传工作号的形式,以“群众定弦我唱歌”的基本思想建立了新思想宣讲团、新思想文艺宣传队和新思想文艺创作队,从老教师、老干部、党校教师、文艺工作者和各镇(村)“脱贫之星”、“致富先锋”“乡贤”“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各类模范中挑选理论宣讲骨干,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精心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节目,先后创作了《奋斗的故事》《四好教育》《梁家河》等文明实践教材;创作了《田福堂大喇叭》《文明实践》抖音、快闪等;创作编排了《文明实践之歌》《干娘》《大山》陕北说书《扫黑除恶得民心》《文明实践传新风》等作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文艺形式,唱给群众听、演给群众看、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最后做到带着群众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今,在延川大地,人们对政策的知晓率、各种活动的参与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民茶余饭后谈论张家长李家短的少了,关心国家大事,谈论政策方针的多了。不孝敬老人、懒汉、赌博的人少了,忙着发展产业,一心奔小康的人多了。农村乱丢乱放垃圾的少了,人们的生活品味提高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已经成为延川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助推器,也融入了每个延川人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