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保险+期货+扶贫”助力苹果丰产又丰收
——富县创新金融扶贫新路径
    ●果农张强向记者展示苹果“保险+期货+扶贫”保险凭证
  本报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夏蓓蓓
  “一亩地95元的保费,换来900元的赔付,20亩地一共赔付1.8万元,马上就能打到我的银行卡上了。另外,我的3万斤苹果都入了库,这是今年种苹果的第一笔收入。”富县交道镇茹子村的果农张强难掩喜悦之情。
  今年,富县的37万亩果园迎来大丰收,却碰上了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这让政府和果农都捏了一把冷汗。“期货+保险+扶贫”项目的及时理赔,无疑给果农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富县苹果丰产又丰收。
  北道德乡东村的果农庞双县,12亩果园的苹果只卖了2.5万元,但“保险+期货”的赔付让他欣喜不已:“保费交了1140元,赔付10080元,弥补了我不少损失。”
  和张强和庞双县一样,钳二社区杜宜村的王海锋家中有10亩果园,5亩地的苹果卖了4.6万元,余下的苹果入了果库,静待市场价格回升。“除了可观的收入,我马上还会收到9000元的赔付款。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重获信心的不只是张强、庞双县、王海锋,富县6个主产苹果的乡镇1780户参保果农均因此受惠。
  作为陕西省唯一的苹果“保险+期货+扶贫”试点,今年9月,在富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争取下,该项目在富县正式落地。太平洋财产保险、浙商期货、方正中期期货和锦泰期货公司组成项目团队,集政府、郑商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各家之所长,为农民保价增收做了有效的尝试。
  项目启动以来,富县共投保2万亩、苹果3万吨,总保费1371万元,果农自主缴纳190万元,其余1181万元保费由县政府和项目团队支付,果农支付仅占比13.86%。
  “苹果‘保险+期货’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是帮助果农降低经营风险、增加收入的利器,也是破解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增产不增收问题的‘良方’。”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介绍,“我们将积极探索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可复制的金融扶贫新路径。”
  富县苹果面积37万亩,年产量58万吨左右,苹果产业不仅是全县的支柱产业,更是10万果农发家致富、为之奋斗的产业。
  一颗苹果从幼苗到挂果需要5年时间,每年都要经过施肥、修剪、拉枝、套袋等17道工序,10万果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把精力、物力都投到果树上,苹果就是他们的“希望果”。然而,时逢冰雹霜冻等天灾或者市场低迷时,苹果卖不上价,果农们一年的辛苦就会付诸东流。
  传统农业保险只对天灾等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险因进行保护,无法规避市场供需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而“保险+期货+扶贫”项目却能够降低苹果价格因市场波动对果农造成的经济损失。
  “市场价格一旦触发目标价格(8460元/吨),我们就会计算出理赔价格,然后零现金支付,银行流水可视可查,整个流程公开透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农险事业部总经理谢亚琳说道。
  截至目前,富县“保险+期货+扶贫”项目每亩果园可向果农赔付900元,全县共计赔付1800万元,赔付率131%。其中,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11户,受益362万元。
  “富县的这个项目是我公司在全国做的最大的苹果价格保险项目理赔额度。”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副总监吕保军说道,“这种涉及全县主要产果乡镇的县域成片覆盖模式,为陕西省探索推广苹果‘期货+保险’提供了有价值、可复制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