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苹果红了,百姓笑了!
  通讯员 袁军
  金秋十月,穿行在地处子午岭北麓的吴起县白豹镇的山山峁峁上,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就像是一个个红灯笼、红玛瑙挂在树上,压弯了枝头,芳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挂满枝头的苹果树为黄土高原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曾在白豹镇任党委书记,我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依靠种植山地苹果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白豹镇的干部们在微信群中屡次晒出印有“白豹镇子午岭山地苹果”字样的照片,很是让我嘴馋。前些天,李元给我送来了两箱包装设计很精美的礼品盒苹果。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捡了一颗个大、着色深红的苹果,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果汁溢满了舌尖、唇齿,甜津津的,香脆可口。改日,在和原来的同事尚殿虎聊天时,他情不自禁地说:“过去种果树,老百姓没信心,如今果树挂了果,老百姓有了收入,他们高兴,我们也高兴。”
  白豹是个好地方!它令我魂牵梦绕。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淳朴憨实的父老乡亲们都让我牵肠挂肚,铭记心怀。白豹镇在吴起县是一个大镇。这里是石油富集区,早些年,这里的老百姓依靠石油开发,捞得了第一桶金。产业转型,长期依赖单一的能源产业,不足以让乡村可持续发展,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建立起一项长期增收的主导产业。6年前的冬季,我来到白豹镇工作,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山地苹果种植的最佳优生区。2015年,吴起县面临退耕还林后尚没有形成一项长期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这一严峻形势,按照延安市苹果北扩这一战略调整要求,决心将山地苹果当做老百姓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倾尽人、财、物,久久为功。白豹镇干群上下齐心,提出了要把白豹镇建成吴起县的“果盘子”,栽富树,拔穷根,把产业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以此让红苹果真正成为老百姓精准脱贫的“金苹果”“希望果”“致富果”。
  要推动新生事物发展是很难的。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我和同事们沉下身子,深入农户,和老百姓拉家常,打成一片,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讲形势、讲政策,尽量取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干群一条心,齐动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佛店洼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志明,采取土地租赁的方式,把外出务工农户撂荒的123亩土地租赁回来种植苹果。苹果初挂果后,他对山地苹果充满了希望,更有了信心,又投资50万元建成了库容200吨的现代化果库和果园看护房。郭克朗村的吕怀武、吕怀文、吕怀全三兄弟在2015年种植苹果102亩,并建起50头规模养猪场,果畜循环一体,今年苹果初挂果就收入了3万多元。尤其是生猪养殖让兄弟三人赚得盆钵尽满,纯收入达20多万元,吕怀全去年还被县上评为“脱贫状元”。李桥村先后种植苹果3800多亩,人均达2.5亩,农户达到了产业全覆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一大批农户借助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和扶贫异地移民搬迁住进了县城务工,但也致使大量的土地被撂荒。为了让沉睡的土地资源活起来,变成资产,让老百姓增收的渠道多起来,2018年,我们又引进陕果集团将300多农户的5100亩土地进行流转承包,每年每亩流转费用150元,合计76.5万元,流转30年为2295万元。陕果集团每年需当地长期务工人员200人以上,每人年收入至少在1.5万元以上,仅劳务费收入每年达300多万元,实现了不出家门便能增收,也真正使一批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或职业农民。
  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白豹镇目前已建成果园1.6万亩,已建成市级示范园6个,县级示范园10个,拥有果树种植大户和示范户35户。2021年全部挂果后,年产量预计可达1万吨,收入3000万元。到那时,山地苹果便真正地变成了白豹老百姓的“致富果”。
  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在那些种植山地苹果的日子里,我们的干部有辛苦,有汗水,也有幸福;我们的故事里有坚守,有奉献,更有热爱。正是因为这些干部不嫌累,不言苦,不抱怨,才使得一座座山峁变成了葱郁的花果山。郭克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罗旺俊手把手地教果农严把技术关,使村上的果园管理走在全镇前列。负责全镇果园种植管理的尚殿虎、李元更是每天穿梭在各个果园间。尚殿虎的脸被晒得成年焦黑。李元常年穿着一身迷彩服,胰腺炎犯了几次,刚好一点就又奔波在果园间,他原本还是崭新的一辆车硬是在两三年间便开成了旧车……
  时光飞逝,如过眼烟云。如今,我们当年种植的小树已长成了大树,果树开始挂果了。苹果红了,老百姓也笑了!虽然我已离开了白豹镇,离开同我一块儿战斗生活的同事们和那些可亲可爱的父老乡亲们,但那些工作、生活的往昔依旧时常萦绕在我的梦里。品尝着李元给我送来的香脆可口的白豹镇子午岭山地苹果,又让我勾起了对那些往事的绵绵怀念,觉得过去一切的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