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为民解忧践初心
——延川县主题教育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游客品尝延川特产
    ●马瑶看望王金兰老人
    ●医院护士为村里老人义诊

    ●远程医疗在线会诊测试
关庄村第一书记白杰为村民宣传产业扶贫政策
    ●文化志愿宣传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雷荣 王锋 通讯员 张小东 杨美蓉
  即将中午,刘向艳用力挪动着身体,小心翼翼地爬上轮椅,慢慢地移动到锅台边,开始择菜。
  自幼残疾的她,住在延川县城北关的安置小区内。为了方便,特意向政府申请了一孔窑洞。
  “向艳,在家吗?我给你送本本来了。”推门而进的是北新街社区工作人员刘玉成、刘春琴和刘雪艳。
  “又麻烦你们上门跑一趟。”刘向艳转动轮椅,连忙招呼道。
  “这个是低保和养老,都审核好了。你行动不方便,有什么事给我们打电话说一声就行了,你就不要跑了。”
  这边刘玉成和刘向艳交谈着,那边刘春琴和刘雪艳已经在帮忙洗菜、淘米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延川县以人民为中心,将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主题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检验,推出“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为民谋发展、零距离服务群众”利民之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想到群众心坎里,“问题清单”变“服务清单”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延川县坚持问题导向,群众盼什么,就着力解决什么,推动“问题清单”变“服务清单”。
  苹果销售市场如何,产业发展有什么困难?
  苹果是延川的主导产业,一颗颗小苹果成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力支撑。今年20万亩喜获丰收,但县委书记张永祥的压力却一点都不小,只要能抽出时间,他都要跑到果农的田间地头去了解最新的销售行情。
  在文安驿镇高家圪图村,一些村民反映,由于没能及时合理安排蔬菜茬口,导致今年收入受到了影响。张永祥立即叫来了镇上干部,当场为村民们敲定了来年的技术服务。
  “政府要着力解决市场销售问题,避免脱贫产业趋同化,造成农业丰收不增收。”张永祥对随行人员说道。
  延川县因病致贫9863人,占贫困总人口44.54%。农村地理偏远,人口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发生疾病时,出不了村、到不了镇,农民“小病扛、大病拖”的陋习普遍存在。
  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如何缓解?
  “有病”就要开“良方”。延川先后开出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贫困人口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流动医院和远程会诊系统等“四大良方”,解决贫困人口“吃不起药、舍不得吃药”“不敢生病、不能生病”“下不了炕、出不了村”“进不了城、找不到门”等问题。
  老百姓办事存在哪些问题?能不能更便利?
  延川县主动开展问卷调查,对征集到群众关心、反映集中的热点事项进行梳理、整改,出实招方便百姓办事,真落实回应群众期待。
  对居民办理多的水、电、天然气业务,增开了周末和节假日窗口;把一些多日办理事项变成即时件,增设了岗位服务台,开通网上自助办理……
  “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会尽一切办法,给群众提供最大的便利,让他们享受更多改革带来的红利。”延川县行政审批局局长王振雄说道。
  干在实处,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为民谋发展、零距离服务群众,主题教育坚持刀刃向内找问题、有的放矢抓整改,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促使全县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更实、党群关系更近、村级班子更强、集体经济更富。
  “有了‘人民澡堂’太方便了,我三天两头洗一次。”66岁的王金兰住在延川县乾坤湾镇古里村的土塬上,因为山高缺水,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没有洗过几次澡。
  “人民澡堂”就在距离王金兰家20多米的党群活动中心,男女两间、装饰一新,配备了电热水器。“洗一次,收两元钱。每天都可以洗,钥匙就在村部,很方便。”古里村第一书记马瑶介绍说。
  马瑶驻村后,了解到许多留守老人缺少子女的陪伴,也没有娱乐活动,精神生活极其单调。于是他便把自家的投影仪拿到了村上,在村部办起了露天电影院。秦腔道情、电影电视、陕北民歌……一到下午,老人们聚在一起笑,马瑶看着老人笑。
  在主题教育中,乾坤湾镇紧扣脱贫攻坚,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强基层党员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群众发展致富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荒地变园地、枣园变乐园、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金。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在为民的福祉上。”乾坤湾镇党委书记辛永峰说道。
  忧民之忧,彰显为民初心。
  主题教育中,延川县要求涉农单位、包村干部定期进村组、访农户,“四支队伍”坚持驻村,村干部轮流坐班。搭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在县城设立政务大厅,在乡镇、街道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和轮流值班等制度,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交费办证、领办代办、资金兑现等贴心服务。
  面对村上一些人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缺少技术等问题,杨家圪坮镇孙家塬村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办果农贴心代办代购服务,对缺技术贫困户上门指导,帮学技术;对缺资金的贫困户代购物资,节省成本。累计为群众购买果袋、反光膜、有机肥等物资,节省开支13万元左右。
  “他们帮忙购买,东西便宜、质量也好,我们也不要自己跑。要多少一登记,直接送到家里。”孙家塬村果农干应录说,有了服务队,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可省心不少。
  如今,孙家塬村苹果总产量达到1500余吨,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仅苹果一项群众人均收入已超过万元。
  农家乐让大禹街道马家坪村尝到了甜头,也吃到了苦头。“22户农家乐各自为营、哄抬物价,谁想咋弄就咋弄,经营混乱不说,搞得邻里关系也不融洽。”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平说。
  如何把农家乐搞得红红火火,成了村民共同的心声。前不久,马家坪村党支部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到宝塔区甘谷驿代家沟村、冯庄乡冯庄村观摩学习。
  “看过人家的,咱们根本比不上,眼界不开阔,经营不规范,服务还跟不上。”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平说,“下一步要把村民团结起来,变单打为抱团,成立协会统一指导,把这一长期产业经营好,形成品牌,奔小康路。”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三为民零距离服务”让全县广大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交合疗、养老保险、电费再不用来回跑;镇“流动医院”按季为群众上门免费体检,为养殖户搞卫生防疫;“志愿宣讲队”每月为群众送政策,为产业户“手把手”教技术;上门代办采买生活用品;“新时代党群讲习所”全面普及……
  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真发现问题、真解决问题、真推进工作。全县163个行政村全部注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年预计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5—10万元以上的村97个;10—20万元以上的村49个;20万元以上的村17个,平均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年收入达到8.8万元。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镌刻在灵魂深处、永存于信念之中,也要体现在解决群众的实事难题上,体现在具体的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这就是延川县广大干部职工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