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新华之声
宣讲者 牛文鑫
  每天清晨,当你打开收音机,总会听到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这个熟悉的声音,总是伴着您忙碌的脚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您可曾知道,在70多年前,这个熟悉的“第一声”,来自延安城西北一个名叫王皮湾的小山村。
  1940年年初,中华民族正处于抗日战争最残酷、最激烈的时刻,也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经济、新闻封锁最严密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决定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当时,从苏联养病回来的周恩来总理多方协调,向共产国际争取到了一台广播发射机。为了缩小目标,便于携带,发射机在运输时全部被拆卸。当它被运送到延安时,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堆“铁疙瘩”。在没有任何安装图纸的情况下,几个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技工,最终成功地将发射机组装起来。
  经过仔细勘察,广播电台的地址选在了延安西川的王皮湾村。中央在抗大抽调了老红军阙明和两名战士带领村里的十多户人家,在村对面的石崖上,用铁凿、铁锤等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凿出两孔石窑洞,作为机房和动力间,之后又在村里的山坡上挖了两孔土窑洞,作为播音室和备播间。播音室里放有一张白木桌、一条木凳和一个发旧但擦得一尘不染的麦克风,另外还有一块边区生产的羊毛军毯。这些物品,就是当时播音室的全部家当。
  经过反复调试和试播,1940年12月30日,时针刚指向8时,从王皮湾发出一个响亮而又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是我党建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在这里发出了第一声。这声音从延安上空,随电波传遍了中华大地。
  当年广播的功率虽然有限,但一篇篇抗日檄文,一则则鼓舞人心的胜利报道,一曲曲令人热血沸腾的《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红色歌谣,从王皮湾这个小山村发出,汇聚成强大的红色电波,冲破了敌人的新闻封锁,唤醒了每一个中国人抗日救国的意识和决心。一批批爱国学生、热血青年在新华之声的感召下,克服千难万险,奔赴各个抗日根据地。有一批上海青年听到了新华广播后,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延安。他们在日记中写道:“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不少国民党军官在这股正义之声的感召下,以民族利益为重、枪口对外、一致抗日,与共产党人一起谱写了一曲曲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中华民族壮歌。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刘善本每晩偷偷收听新华广播,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1946年6月22日,当他听到毛泽东主席关于反对美国军事援蒋法案的声明的广播内容后,毅然决定停止内战。6月26日,他将一批无线电器材从昆明运往重庆途中调转机头,来到延安。到达延安的第二天,他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看望了在电台播音的播音员们。此后,刘善本多次来到电台发表广播讲话。他的讲话在国民党军队中产生了较大的感召力,陆续又有20多名空军人员驾机来到延安。这些人,成了新中国首批人民空军的骨干、栋梁。
  1949年12月5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它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新华广播电台已成为铭刻在新闻工作者心中永远前进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