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 ●母婴护理员培训现场 ●人社部就业扶贫之陕北民歌培训结业演出现场 本报讯(记者 房佳)为积极探索新思路,寻找新突破,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我市人社部门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创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民工就业创业焕发出新活力。
截至10月底,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5.6万人,其中,县内就业人数为12万人,县外省内就业人数为3万人,省外就业人数为3200余人,县内就业人数占转移就业人数的76.9%。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累计达到5.1万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市农民工劳动技能普遍较低,无法胜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务工者大多从事体力型劳动,因此提升农民技能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11月15日至25日,延安市就业培训中心举办了第十一期母婴护理员培训班,利用十天的时间对失业人员进行家政服务培训。
延安市就业培训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技能培训工作中,市人社部门将农村实用技术作为就业培训工作的重点,鼓励和帮助农民工学习掌握新技能。近年来,每年组织就业培训5000人以上,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500人左右。在培训工作中,按照市场需求,结合农民工培训意愿,以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合理规划培训科目,分类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培训后的就业率。在培训科目的选择上,加大电焊、驾驶、酒店服务、家政、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培训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
同时,根据县区各自产业发展实际开展培训,在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安塞区、延川县多开设民歌、腰鼓、剪纸、农民画等培训,在果业闻名的洛川县、富县等南部县区多开设果树修剪、电商等培训,在自然环境优越的黄陵县、黄龙县开设文化旅游、中蜂养殖等培训,通过培训确保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
为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我市不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创业贷款的投放力度,简化贷款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年平均发放小额贷款2.8亿元以上,其中80%投入到农民发展产业方面。
农民担保难、贷款难一直是制约农民工创业的一大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加大对“信用乡村”的建设力度,由“信用乡村”推荐的符合条件人员,可取消反担保。
2018年9月18日,宝塔区临镇镇高家塬村向宝塔区人事和就业培训服务中心申请,并顺利通过审核,被评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当年该村26户信用贷款户共获得创业担保贷款130万元。今年,该村19户信用贷款户共获得创业担保贷款95万元,同时免除了反担保手续。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建成“信用乡村”42个,共向“信用乡村”859户农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05万元,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创业过程中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创业质量,以创业带动就业。
为扶持农民工就业创业,我市还大力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并为入驻创业项目提供项目发布、创业培训、融资贷款、专家指导、技术咨询、法律维权、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降低了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风险,提高了创业成功率。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34家,为初次创业人员提供了孵化场所1265个,带动就业7000人;全市共建成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乡镇36个,示范基地123个,吸纳农民工6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