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魏国治:“驻”在村民心里的第一书记
本报记者 高乐
  2019年9月下旬,宝塔区蟠龙镇李家砭村的一处院子里热闹非凡,这天,村民们自发聚到这里,恋恋不舍地送别一位特殊的“家人”——第一书记魏国治。
  驻村帮扶两年来,魏国治时刻为村民脱贫致富而奔波,换来了贫困村庄的美丽蜕变,也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魏书记,你走了以后,一定要再到村里来,不回来我们会想念你的。”李家砭村村民李海福激动地说。
  这一声,像是打开了村民们心中的某种开关,老乡们围着魏国治,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对于这个即将远行的“家人”的感谢和不舍之情,说着说着眼睛就湿润了。
  从刚开始的陌生到如今的熟悉,魏国治在村民们心中已经像家人一样。村民们说,魏书记为村里发展经济做的好事、实事,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第一书记。2017年,时任市地下水工作队副队长的魏国治受组织选派来到蟠龙镇李家砭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两年多,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老百姓的幸福家园。
  李家砭村土地资源匮乏,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玉米、高粱种植和畜禽养殖、外出务工为主,产业规模化水平不高,产业效益低,群众增收渠道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到任后,魏国治把“家”搬到了村上,购置了灶具,收拾了住房,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消除隔阂。
  “李家砭村是蟠龙镇的四个贫困村之一,劳动力严重不足,老龄化严重。大家都说,你这个村子不好包扶,产业很难发展,但是我觉得事在人为。”想起刚刚驻村的那段日子,魏国治非常感慨。因为曾经历过车祸,每到阴天下雨他的胳膊都会疼痛难忍,但是自从驻村以来,他却从来没有因天气原因而不出工,还克服了路烂道险、环境恶劣等困难,几个月内跑遍了李家砭3个自然村的家家户户,逐户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真实想法,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
  李家砭村党支部书记屈玉海告诉记者:“魏书记刚来那年,一进村就和我座谈,说是他要把村上一户一户都看一下。我说你看一下贫困户就行了,他说他不光是带动贫困户致富,他要带动全体村民都一起富起来。”
  “带着全村致富”这话,魏国治并不是随便说说。针对村上长效致富产业单一、后劲不足这一问题,魏国治多方协调,积极奔走,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开展了多项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弓棚24座,发展西、小瓜种植户13户,并协调解决灌溉问题,配置水泵13台,电缆、水管4000余米,秋收季节通过各类渠道帮助村民销售西小瓜2万余斤,农产品1万余元,仅此一项共计收入9万余元,群众收入大大提高;帮助贫困户屈二虎贷款4万元,开办电脑技术服务公司,协调扩大服务范围和稳定用户,年收入5万余元,实现稳定脱贫;栽植紫穗槐等苗木80万株并帮助销售,共收入24万元,种植户户均收入近万元;通过扶贫互助协会贷款9万元发展纯手工酿酒作坊一座,生产白酒1.1万斤,纯收入24万余元,今年发展为3座;平整50亩土地对外租赁,收入4万元。一系列脱贫产业的发展培育,解决了当前群众脱贫收入问题,也为村民们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是第一次种大棚,但我们却一点儿也没为销路的问题发过愁,早在新建大棚时,魏书记就提前联系好了果商,只要质量能保证,销路不是问题。我们把小瓜摘好以后装在箱子里,魏国治协调车过来拉上,一斤8元给我们全部都销售出去,去年我将近收入4万元。”村民李海福高兴地说。
  魏国治常和村民们说,只要他驻村一天,就要为李家砭村的老百姓多谋实事,就算离开时,也要无愧于心地离开。
  对于村子里的老乡们,魏国治总是尽心尽力去改善他们的生活。除了发展产业,他还多渠道协调资金,落实了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投资1050万元,完成两座过水桥、50亩农田、3.2公里生产道路、旧核桃园改造、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流域综合治理等;协调区水务局投资2.6万元,为老庄湾修建水窖两眼,为芦家沟修建蓄水池两座,并已投入使用;协调10万元修建了李家砭至芦家沟砂石路2.5公里,解决了村民生产和出行难的问题;协调帮助村委会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办公环境和效率大大提高;筹备米面油、灯笼、对联等物资,逢年过节对贫困群众进行走访慰问……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方便了群众生活。
  如今,李家砭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又因无后顾之忧干起事来劲头十足,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由2017年的6200元提高到现在的万余元。再加上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的居住环境,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魏国治虽然是干部,但是和我们最亲最近,能为我们谋发展,为我们想办法,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村民任向忠说。
  “你真心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干一些事情,那么老百姓也是认可你的。这一段工作经历对我个人来说,非常荣幸,也很珍惜,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站在院中看着自己曾经住过两年多的窑洞,魏国治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