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南卫东
“整理出来的980亩条带地全部栽上果树啦!”站在宝塔区姚店镇贺家沟村的沙地山山顶,村党支部书记叶小强开心地说,“这一排排的防雹网架,还有地面的滴灌设施,比起塬上的果园配套设施标准来,一点也不差。”
叶小强所说的这片山地果园,是由洛川美域天下果业公司与村上合作共同建设的山地苹果示范园。2019年,延安高新区下辖的投资公司和洛川美域高果业共同注资成立洛川美域天下果业公司,这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吸引了村上62户村民入股,其中有5户贫困户。该果园在建设初期就以“高标准、智慧化、标准化”现代果园的标准规划。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互联网+”果园实时生产监控,配套了智控管理、智控滴管、新型防雹网等设施,测定空气质量、土壤含水量,实现节水灌溉自动化;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实现了有机栽培,是黄土高原上高标准现代农业智慧果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委会委员李有华说:“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知名企业美域高把首个山地苹果种植基地放在贺家沟村,让大伙儿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用真情去帮扶
贺家沟村共有村民232户6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16人,属建档立卡贫困村。过去,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村上无集体经济。2017年6月,贺家沟村成为延安高新区结对帮扶村。
“只有用真情去帮扶,才能做好扶贫工作。”延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矿平说。帮扶工作启动后,延安高新区选派工作能力强的社会事务局局长郑建军,以及刚从江苏挂职回来的李觊先后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并配备了2名得力的驻村工作队队员。
对贺家沟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之后,延安高新区结合实际确定了“抓组织、促脱贫、兴产业、奔小康”的包扶工作思路,科学制定了《贺家沟村三年发展规划》,重点在组织建设、资金帮扶、产业扶持、就业引导、改善人居环境、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精准发力。
引水上山、建设生产道路、发展产业……贺家沟村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村民变股东
早在20世纪80年代,贺家沟村就发展起千亩苹果园。多年来,由于果树老化、疏于管理等因素,大多数果园已经衰败。2017年,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后认为,只有探索推行“三变”改革,才能盘活全村资源,激发村子发展活力。随后,他们帮助村上建起了合作社,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将980亩老果园收回,把村民的土地承包权变为了合作社股权。2018年,在延安高新区引进了资金和技术实力强大的洛川美域高公司与合作社合作,成立洛川美域天下果业公司,前期投入380万元在贺家沟启动现代苹果示范园项目建设。“村民们用土地入股,盈利后村集体合作社占49%的分红,洛川美域天下果业公司占51%的分红,同时还让一部分村民变成了公司的产业工人,真正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贺家沟村第一任第一书记郑建军介绍说。贺家沟村位于延安东过境路和205省道交汇处,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驻村工作队抓住“三变”改革的机遇,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村民成立了贺家沟村丰哥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贺家沟农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贺家沟物流有限公司3个集体企业,村民以土地、现金入股的形式参与经营。65岁的村民叶建军种了30多年的葡萄,2017年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后,他家的3亩葡萄园当年效益翻了一番,收入达到5万元。贺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叶小强满怀信心地说:“预计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将比高新区帮扶前增加2000多元,贫困户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村容村貌变了样
一座座青蓝色的房屋错落有致,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竖立在道路两旁。和两年前相比,贺家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和政府对老百姓太好了,不仅要让咱有吃有喝有住处,还要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如今,旱厕改成了水厕,再也不会臭气熏天了。”村民郭长有说。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贺家沟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村情,延安高新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联合宝塔区帮扶单位,多方争取资金,逐一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结对帮扶以来,延安高新区投资30万元并引进50万元资金新建了一座水塔、一座蓄水池,铺设了饮水管网,现已投入使用;争取了16万元资金对村医务室进行扩建修缮,并配齐了医疗器械;投资28万元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广场增添了篮球架、乒乓球案、音响设备等文化健身设施。
同时,延安高新区积极争取人居环境改善工程项目资金300万元,完成了全村房屋改造、旱厕改水厕、主次巷道的硬化等项目;投资57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18盏;提供价值10万元的绿化苗木,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协调有关部门,投资了192万元的生产道路和通村联网公路建设项目;协调油矿争取到50万元对300米的路畔和过水桥进行了维修;积极争取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资金,引进投资460万元的仓储库建设项目。
自帮扶以来,延安高新区联合宝塔区帮扶单位和姚店镇政府,累计为贺家沟村争取投入各类资金15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