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村民 产业兴,致富有盼头 公厕整洁漂亮 村民住上了舒适亮堂的新房 散养鸡场 罗凤花(左)给村民讲解最新医保政策 文化广场一角 本报记者 张春鸽
三年前,延川县文安驿镇这个名叫张家屯的村子还有20多户村民吃不上水。种地维持不了生计,50多岁的刘建设不得不背着铺盖卷,带着患病的妻子,和多数村民一样,“逃”往城市打工。
即便拥有两万多亩土地,但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立地条件差,一方水土仍然养活不了一方人。说是有家户401户,但留在村里的也仅仅只有93户,其中还有19户是在册贫困户。
村庄“空壳”,集体“空心”,民居“空巢”。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仅为全市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4%,村集体经济更是无从谈起,是延安典型的贫困村。
变化就在几年间。
山上推地建果园、川道修圈搞养殖、老窑修葺起新房,住在村里最高处的党志张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在自家牛棚里,看着精心饲养的12头牛,刘建设喜上心头……除了兜底保障,其余1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张家屯人惊喜地发现,原来,一方水土也能养活一方人。
时至深冬,调研组一行冒着严寒来探究竟:这个贫困村究竟是靠什么在三年时间脱了贫?
贫困村今朝大变样 苦日子一去不返。“人人围着土地转、收成全靠天打算。祖祖辈辈种地,也没种出个名堂。”说起以前的生活,81岁的老支书张建福无奈地叹了口气,“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没办法提。”
当然,这些都是老皇历了。如今的张家屯变了:山上建起了养牛场,果园一个连一个,新房一排接一排。
与贫穷告别,张家屯人迎来了好日子。三年前,村集体经济空空如也;三年后,村集体账户上有了20多万元的存款。
2013年,种地维持不了生计,50多岁的贫困户刘建设只能带着患病的妻子来到延安,靠收废品为生。日子难熬,生活无望。
转机出现在2017年。
当年,在政策扶持和村干部的鼓励下,刘建设重回张家屯,依靠5万元扶贫贷款养起了牛。
如今,他养的牛已经从最初的6头发展到了12头,各种收入一年算下来有3万多元,好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和刘建设一样,党志祥、党英强、张毛毛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都纷纷返乡创业,与在外打工漂泊无助的日子比,“家门口就能挣钱,谁还愿意出去”。
旧村庄容颜焕新。“那时候,住着土窑洞、土坯房,一下大雨就胆战心惊睡不着觉。”想起以前住的老窑洞,贫困户李存连现在还心有余悸。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张家屯24孔废弃危窑被拆除,63孔新建改造房屋宽敞又明亮。
搬出老窑,住进新房,依靠好政策脱了贫的李存连心里既温暖又踏实。
四季轮转依旧,只是这一次,无论风霜雨雪,她终于不再心慌。
从2017年开始,村里的文化广场、休闲凉亭相继建成,村巷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栽花种草常年不间断。
自来水通到了院子里,68岁的党志张不用再下山挑水,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
“厕所革命”全面铺开,清洁公厕干净整洁。上完厕所,手一按,干干净净,在山里住了大半辈子的张家屯人,终于盼来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如厕环境。
别致的木栅栏古朴怀旧、通村道路整洁平坦、文化广场笑声朗朗。和村民聊天,他们直言,“村里环境这么好,就像住在大花园,谁还舍得离开。”
当“工人”致富路宽。“现在村民只要在村上,除了在家发展产业,还可以利用农闲时间来示范园区当‘工人’。”村支部书记罗凤花介绍,2017年以来,村上通过流转土地,建起了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园,引进大企业,发展起了万只散养鸡场、百头养牛场、千亩山地苹果园以及22座设施大棚。
这一举措不仅为村集体带来收益,还给当地村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对贫困户来说,既能来园区打工,又能免费学习技能,还能拿分红,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贫困户党延平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19年,他在园区打工收入7400元,村集体经济分红1500元,牛出栏卖了1.6万元,再加上在村上当保洁员的6000元,综合收入超过了3万元。脱贫摘帽,党延平说话也有了底气:“家门口就能当工人,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
好光景缘于有良方 同样的山、同样的水,是什么让张家屯光景越来越好。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短短三年时间,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既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也得益于在困境面前,张家屯人立足实际、不等不靠、克服困难,向土地宣战、强产业之基、抓支部引领的勇气与恒心。而这,也正是张家屯的脱贫良方。
向土地宣战,劣势变优势。张家屯穷,穷在哪儿?土地条件差、产出效益低。如何改变,推行“三变”改革。
各级包扶干部形成共识,精准发力,把160户村民手中的1816亩土地承包流转,注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下辖养牛合作社、散养鸡合作社、苹果种植合作社、蔬菜大棚合作社和劳务服务公司,再将所有的土地统一规划,成立了张家屯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园。“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三变”之路,把村民手中的“散资源”变成了“活资本”,聚合效应得到明显释放。
现在的张家屯,在流转闲置土地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2018年,村集体收入22.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020元;2019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27万余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168元。昔日落后的生产条件、撂荒的土地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迸发出前有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强产业之基,输血变造血。“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在流转土地的同时,村上先后引进陕西果业集团延川有限公司、延川世礼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梁家河大山工贸有限公司、延川军卫养殖有限公司等一批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入驻示范园区,发展起了百头养牛场、千亩山地苹果园、万只散养鸡场和万只虾蟹养殖池塘。
“企业入驻园区时,我们就在合同中约定,要特别针对贫困户制定优惠政策,带动他们发展产业。”驻村工作队队长冯鑫说,“贫困户想养牛,牛场就免费提供母牛或育肥牛,传授饲养、防疫和管理技术,并负责收购。”
通过企业带动,19户47名贫困群众被牢牢嵌入产业链条,缺资金、少技术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通过参与产业项目,激发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贫困户真正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的。
如今,站在村子最高处放眼望去,示范园里,错落有致的养殖大棚、蔬菜大棚、苹果园尽收眼底;养牛场、养鸡场里不时传出的牛叫鸡鸣给寂静的冬日增添了些许生气。
通过企业带动、政策扶持,张家屯村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并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抓支部引领,实干赢民心。村文化广场,五星红旗随微风飘扬,“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的标语十分醒目,而这也是张家屯村干部群众的一个共识。村子要发展,支部引领是关键。
流转土地时,很多村民不同意、不理解。“村民不理解,还是咱们工作没做到位。”当时还是第一书记的冯鑫连续几个星期不回家,和村干部挨家挨户给村民讲政策、说利害,有的村民家去了都不下十次。“种了一辈子地,咋能说流转就流转呢?”“土地流转给集体,万一招不来商咋办?那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冯鑫一一作答,并承诺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找他或者村干部解决。有了党员干部的承诺,群众吃了“定心丸”,一个个满意地签了字。
村上鼓励养牛,但大家积极性不高,怕挣不下钱。身为党员的罗凤花就不顾丈夫反对,只身一人回村,带头养了16头牛,这件事情对村民触动很大。现在,罗凤花不仅自己养牛挣了钱,还带动和帮助村上6户村民回村养牛60多头。罗凤花说:“给村民做榜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这是我这个书记应该做的。”
2018年,经过换届选举,一批群众信任、有思想、有担当、带富能力强的村民进入村三委会班子;11名有知识、有干劲儿的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被充实进党组织;村上同时还整合驻村工作队、包扶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形成支部兴产业、党员创事业、村民跟着干的良好发展局面。
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小康,目标所在。现在,说起村上的变化,村民们都说“做梦也想不到”,但大家都明白,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日张家屯希望无限。纵然贫有千种、苦有百样,矢志不渝的奋斗终将一朝梦圆。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让我们期待张家屯人迈向小康生活的明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