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特殊群体有保障 群众关切有落实
——我市通过民政兜底巩固脱贫成果
  本报记者 乔建虎 通讯员 李军
  阅读提示
  ■对重大生活困难,救助金在2万元以下的,由乡镇(办)启动紧急救助程序,紧急救助,直接审批;对重特大生活困难,救助金在2万元以上的,由县区召开联席会议,民政及时审批。
  ■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已经实现由过去的收入型贫困保障转变为收入、支出型贫困统筹保障,为全市社会救助保障网兜得住、不破网作出了贡献。
  ■我市全力聚焦残疾人救助、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苏陕扶贫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稳步推进专项治理力度,加快制定并落实相关措施,开展多次活动,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民政兜底脱贫事关百姓冷暖,事关精准扶贫工作成效。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巩固成果阶段,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和广大民政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总要求,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保障,救急救难更加高效及时,兜底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全力助推延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建立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
  2019年3月份,宝塔区冯庄乡陈岗夫妻二人不幸一氧化碳中毒,巨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接到村委会报告后,乡政府紧急启动“救急难”程序,主动救助6000元,并将情况立即报告给区政府。
  区政府迅速召开联席会议,给予临时救助2万元,同时将该家庭纳入农村低保,每月发放低保金1181元,及时帮助陈岗一家人渡过难关。
  像陈岗夫妻这样凭借救助渡过难关的例子,在延安比比皆是。为把群众困难在“第一站”解决,我市全面下放临时救助审批权,将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至乡镇(办),对重大生活困难,救助金在2万元以下的,由乡镇(办)启动紧急救助程序,直接审批。在急难情况缓解后,再登记救助对象、事由、金额等信息,补齐经办人员签字、盖章手续,并对救助结果按月公示;对重特大生活困难,救助金在2万元以上的,由县区召开联席会议,民政及时审批。
  我市还建立了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分别由县区财政预拨10~50万元资金,在乡镇(办)设立储备金账户,用于紧急救助。通过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改革,今年全市临时救助9.5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8421万元,救助覆盖面明显扩大,救助力度明显加大,“救急难”作用发挥明显。
  市民政局还建立了《关于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兜底保障防返贫工作。建立了城乡低保最低限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从2019年10月起,全市城市低保标准由555元/人月提高到58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由4020元/人年提高到4560元/人年,增幅分别达4.5%和13.4%,进一步加大了困难群众保障力度,逐步实现城乡低保统筹发展。至2019年11月底,全市共审核审批城乡低保对象4.85万户10.7万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3.33万户7.6万人,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为457元和326元。
  除此之外,我市还建立了城乡特困群众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从2019年10月起,全市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标准达到低保标准的1.3倍,照料护理标准分别达到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0%(全自理)、15%(半护理)、25%(全护理)。在全省率先将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费与低保标准挂钩,将特困人员的护理费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保障城乡特困供养对象4807户4997人。
   聚焦精准 确保兜底不破网
  在黄龙县圪台乡砖庙梁村分界小组,61岁的尹承德无儿无女,是村上的精准扶贫户。2019年5月,他在干农活时驾驶农用三轮车侧翻,致左腿开放性骨折。村党支部书记康武义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驻村工作队,立即将老人送到黄龙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住院2个多月后,县民政局主动帮老人紧急申请了临时救助金1000元,县中心敬老院又将老人接进敬老院,纳入农村特困供养救助。尹承德感慨地说:“都说养儿防老,我无儿无女也可防老,这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据了解,市民政部门为确保精准救助,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不断完善“分档施救精细化、分类施保精准化、多方公示阳光化”的精准救助工作机制,将农村低保补差标准细化为5个档次,将城市低保对象细化为3个类型,按照困难程度,分档分类补差,实现精准救助。
  针对纳入低保后生活仍然困难的群众,市民政部门进行分类施保救助,对分类施保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将原来8类人员5个标准,简化为7类人员3个标准,分类施保增发比例统一调整为当月低保金的30%、50%、70%三个档次,分类施保救助48740人,进一步提高了精准识别救助水平。
  而对部分收入虽然高于低保标准,但因刚性支出较大而实际生活水平反而低于低保对象的困难群众,市民政局出台了《关于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算中扣减特殊刚性支出的通知》,在审核低保家庭收入核算时,对因病、因学、因残个人负担费用和必要的就业成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等特殊刚性支出予以适当扣减。2019年特别将833户1939人因刚性支出较大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纳入低保。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已经实现由过去的收入型贫困保障转变为收入、支出型贫困统筹保障,确保社会救助保障网兜得住、不破网。
  我市各级民政部门还加大了社会救助公开公示力度,特别是全市所有镇村社区都建立了社会救助公示栏。各县区开通了“社会救助公众号”,分发救助政策宣传单,有条件的乡镇(办)将社会救助政策和救助结果在LED大屏上进行公示宣传,做到救助政策、标准、对象、金额、监督举报电话“五公开”。
   专项救助 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市民政部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研究部署,迅速开展行动,全力聚焦残疾人救助、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苏陕扶贫等工作,加快制定并落实相关措施,开展多项活动,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在残疾人救助方面,市民政局与市残联配合,对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进行了全面排查。目前,我市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申请、审核、发放等相关业务已全面进入系统操作管理,有效提高两项补贴的准确性、及时性。同时,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动态化管理,通过社会化发放,确保按季度发放到位。
  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民政、财政、人社、公安、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协同合作,乡镇、街道办、学校、派出所等相关单位配合,使留守儿童控辍保学、家庭监护、临时监护、户口登记、强制报告、打击遗弃行为等责任进一步夯实。同时,还开展了“关爱困境儿童、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对200名特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施救助,对每名儿童发放补助金1000元,特别是为全市96个乡镇、18个街道办配备了儿童督导员,1784个村配备了“儿童主任”。
  在关爱留守老年人方面,宝塔区在南市街道办慧泽社区、凤凰山街道办北关街社区和桥沟街道办方塔社区等地建设了15个共享餐厅,向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用餐服务。延长、宜川等县利用乡镇空置窑洞,由民政部门统一建设配置基本生活设施,组织留守老人入住,互相帮助,解决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
  在苏陕扶贫方面,市、县民政部门协调江苏省社会组织赴延川、延长两县对接了社会组织扶贫合作项目,签约9个项目,涉及金额304万元、服装5000多套。
  “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聚焦兜底脱贫,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市民政系统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努力推进全市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兜实兜牢民生保障网底,着力提升全市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民政局局长李延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