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
——我市开展“三比一提升”行动综述
  本报记者 思博海
  为了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近年来我市以“比责任落实、比尽锐出战、比精准举措,提升脱贫质量”的“三比一提升”行动为载体,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奋力镌刻一幅幅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时代画卷。
   扛责任 打硬仗
  自选派到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张家庄村担任第一书记起,马永涛就与这个小村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两年来,马永涛每个月驻村时间都在20天以上,先后对村里的水、电、路、村委会办公室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和改善,引导村民发展黑枸杞、藜麦、杂粮等致富产业……一件件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亲切地称他为“实干书记”。
  近年来,在田野、村庄、扶贫车间、蔬菜大棚,全市选派153名县级后备干部、1784名第一书记、3.7万名驻村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一起谋脱贫、话增收。风里雨里走家串户,田间地头脚印深深,像春风拂过麦苗,像细雨润泽心田,为民的初心在真情实意的帮扶中散发出动人光芒。
  这种动人局面的形成,来自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近期,全市召开了市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进一步夯实攻坚责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自觉把脱贫责任稳稳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牢牢抓在手上。
  志丹县分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实行划片督战,在县扶贫局坐班进行统筹调度、情况通报、难题会商、重点工作提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延长县印发《关于落实脱贫攻坚当前重点工作领导包抓责任的通知》,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落实了7名县级领导牵头包抓当前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确保当前脱贫攻坚每项重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甘泉县制定出台《关于建立脱贫攻坚问题排查和整改工作分级分层负责制的通知》,明确10名县级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分管行业部门负总责,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创新成立“第一书记联盟”,举办全县“第一书记联盟”暨消费扶贫成果展销会,增强驻村帮扶实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富县在问题整改中推行举证签字销号制,对乡镇和部门整改到位的问题,既要提供相关印证资料,又要由分管县级领导审核签字后报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予以销号。
  子长市“四支队伍”干部坚持真住、真帮,累计走访群众1.04万人次,帮办实事好事2.2万多件次,以扎实的作风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敢创新 见实效
  在全市开展的“三比一提升”中,各县区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新了很多好做法、好办法。
  安塞区全面推行农村饮水工程“量化赋权”改革,在116个村成立了农村供水协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区财政每年为每个镇街列支10万元至20万元、每个村列支5000元用于供水设施管理,确保饮水工程权责明确、管护到位、长期受益。
  子长市落实2014名教师结对帮扶3848名建档立卡学生,实行“三个一”工作机制,即每位帮扶教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1次、每月至少与家长沟通1次、每学期至少家访1次,对帮扶学生进行学习帮扶、思想教育、心理咨询和课余辅导。2019年10月17日,子长市在李家岔镇举办“将军故里喜丰收、电商扶贫助乡亲”消费扶贫主题活动,在短短的三个半小时展销活动中,线上签约38单567600元,线下销售142493元。
  黄龙县创新推行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网银管理,开启了网银放款新模式,有效防范了资金运行中的风险。截至2019年10月25日,黄龙县47个协会已全面实行网银放款,累计放款1054.6万元。
  宝塔区制定“延安苹果”七进措施(进小区、进广场、进街道、进景点、进夜市、进剧院、进车站),全力支持和帮助果农销售苹果。
  洛川县结合第十六届苹果博览会,在土基镇黄连河村开展了《我的美丽乡村》竞演活动,土基镇黄连河村、永乡镇阿寺村参加了竞演,通过打快板、扭秧歌、跳广场舞、自编歌曲等形式,分享致富经验、传承家风家训,传递自强自立、勤劳致富的信念,鼓励了两村群众继续奋斗的干劲。
  甘泉县探索出“村分两档、户分五类”巩固提升模式,建立政策、收入两张清单,确保脱贫退出村户底子清、收入明。
  抓根本 拔穷根
  “种一园苹果,脱贫一户农家。”在地处黄土高原的洛川县,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触手可及。跟着合作社发展苹果产业,这是石头镇牛天咀村村民李亚军最开心的事。园子里精心栽植的苹果树,为他每年带来6万多元的收入。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我市结合资源禀赋,实施苹果产业后整理和农业产业后整理,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和以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探索出股份合作、订单帮扶、产业园区带动等多种模式,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中。
  “菜单式”扶贫、文化扶贫、“保险+期货+扶贫”“爱心超市”“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产业不同、模式各异,却都指向一个目标——千方百计带贫益贫。
  扶志扶智“七项措施”、扶贫脱贫“互讲互评”……这些来自基层创新性的扶志扶智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
  一个个“产业实招”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一项项扶志措施让贫困群众有了信心。目前,全市产业扶贫惠及20余万户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壮大,“爱心超市”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脱贫攻坚,决战正酣;全面小康,任务艰巨。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目前,我市正在扎实开展“三比一提升”,既比成绩、晒亮点,更找问题、补短板,在比学赶超中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延安正在以昂扬奋发的劲头、精准严实的作风,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