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风军正在喂牛 ●冯满军在大棚里劳作 ●第一书记杨世林帮村民加工高粱 ●村党支部班子成员谋划发展 本报记者 王爱荣
冬日的陕北草木枯败,山山峁峁皆是一片灰色。在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的山头上极目四望,一株株苹果树挺立在山洼上;山下,一座座院落整洁如新,被硬化过的通村巷道串联了起来;坡地和川地里,几十座大棚高耸着身骨屹立在其中,隐约可见大棚中茂盛的、排列有序的绿色蔬菜在那里彰显着生命的葱茏;田埂上、坝地里、河道边,散布着牛群,牛儿们在收割了的庄稼地里寻觅着庄稼收割后遗落下的种籽……即使在冬天,这里仍旧散发着勃勃生机。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4年前,那曲曲折折的山梁坡洼还如凝固的波浪,诉说着这个村庄穷困的悲凉。谁能想到在当下,当调研组一行走进这个曾经的山沟沟,我们真切地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是焕然一新的村庄面貌和乡亲们饱满的精气神。
一鼓作气战贫困
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地处川道和沟道交汇处,由二八甲和马家沟两个自然村组成,土地面积1.8万亩,总人口312户950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82人,已脱贫34户175人。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较差的自然条件被人们戏称为延川的“小西藏”。
贫困,紧紧束缚着这里。
2015年,全县响应党的号召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也是从这一年起,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和大力推进,这个古老的小山村沸腾起来了。产业建起来了,村民收入稳步提高了,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14800元,集体经济也发生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总收入达到了65000元。
曾经的山沟沟有了今天不一样的幸福。
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寒冬腊月,北风呼呼作响,走进冯满军50米长的大棚里,各类作物整齐分布,长势喜人,绿色气息扑面而来。
“2019年夏天西瓜上市,卖了3万多元,小瓜卖了近2万元。冬天还有西红柿和辣椒,好日子终于来喽。”冯满军开心地说道。在2017年以前,他还是个贫困户,在延安打工,一家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日子过得很拮据。2017年村里建起大棚后,冯满军回村发展产业,现在他有2座大棚、10亩田地,稳定的增收产业让他不仅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白风军患有哮喘病,干不了重活,妻子也有静脉曲张,家里一度没有了经济来源,成为村里的贫困户。但他发展起养牛产业后,也翻了身。2019年,白风军的2头牛犊收入11800元,解决了基本经济来源问题,现在圈里还有4头,另外还有低保补贴,看病有慢性病救助卡,把牛坚持养下去,仅这一项收入就可以脱贫了。62岁的姬世文是村里的“致富之星”。2013年,他承包了村里的50余亩山地果园,挂果之前他在果园里套种西瓜、土豆等,又将土豆加工成粉条出售,年均收入4万多元。2019年,他的果园开始挂果,今年将迎来全面挂果期,期盼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现在,二八甲村发展苹果种植49户1160亩,肉牛养殖26户134头,大棚种植14户42座,桑蚕种植11户160亩,就业创业57人次,实现了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产业、能就业、可分红、有保障”的总体目标。
种大棚蔬菜、养牛、种苹果……一项项产业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回乡创业,走上致富的路子。这些年低着头在城市谋生、在土地里刨挖的人们,现在可以昂首挺胸地走在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道上。
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日子越过越甜。“还记得4年前第一次来到二八甲村马家沟村民小组,不足2米宽的主干道依然是土路,‘刮风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是对这里交通的生动诠释。”这是二八甲村第一书记杨世林初到村时最为深刻的印象。除了路不好,二八甲村村民吃水也很困难,有条件的家庭自己打井取水,条件不好的则到几里外担水。在用电方面,更是让村民苦不堪言,以前电压不稳、电路也不好,遇到刮风下雨天气就容易断电,不仅影响生活还存在安全隐患。
使这一切发生变化还要从2017年说起。这一年,县水务局将全村通上了自来水,水源是村子上古老的泉眼,矿物质丰富,健康又安全;这一年,村上的电路全部维修、更换,有了更加稳定的电压,生活、生产上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这一年,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每家入户的小道升级成为砖铺路。不仅如此,村里曾经的沟道被填平了,松树和刺柏栽植了,文化上墙了,夜晚路灯亮了,曾经那个东一柴垛西一粪堆的乱象也不见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舒适的环境,让二八甲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甜了。
众志成城奔小康
众人拾柴火焰高。曾经荒凉贫困的二八甲村能脱贫摘帽,老乡们能够过上幸福生活,除了他们自己勤劳的奋斗,还离不开各级政府、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支部的引导与支持。
驻村工作队与支部引路。自2012年“千名干部包千村”包扶工作开展以来,县委统战部是二八甲村的包扶单位,一直延续到精准脱贫战役的全面打响,县委统战部与二八甲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驻村队伍与二八甲村党支部的共同研究下,立足村情实际,确定了“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长短结合、种养叠加”的脱贫攻坚思路,制定了“山地苹果、沟道养殖、川道大棚”的产业发展规划。
党员带路。群雁展翅雁高飞,支部书记马树勤就是村上产业建设的带头者与见证者。马树勤家住二八甲村马家沟村民小组,他们村组属于“拐沟”地带,耕地少,坡地、盐碱地多,村民辛苦一年收入不到4000元。2014年,他从电视上看到养牛对植被影响小,既符合封山禁牧的要求,又能带来大收益。于是,他借了2万元买了3头牛,第二年2头牛犊就卖了1.3万元,拉开了全村养牛的序幕。
贫困户白风军就是养牛的受益者。说起养牛的事,他一边捅火炉子一边高兴地说:“一毛钱不用投资,自己种下的玉米、洋芋做饲料,配种、防疫都不用管。”白风军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牛饲养9至10个月就能生牛犊,一头新品种的牛能卖五六千哩。合作社还给上了保险,牛要是死了,不光不用我负担,还给2000元的养牛劳务费,风险小。”这笔零风险“借鸡生蛋”的生意让他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信心。
据悉,传统的老黄牛生长周期长、价格低,农民的收入提升慢。2017年,村里的勤丰养牛专业合作社与延川任柯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引进“夏洛莱”改良品种肉牛,统一免费租养,再以“出租”的形式分到贫困户手里,通过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养殖一年后,牛犊归贫困户,老牛归还合作社。
“这样既解决了贫困户没钱买牛和品种改良的问题,又避免了人员浪费,还增加了喂养的效率。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服务,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形成‘滚雪球’式的养殖模式。”杨世林说,目前,勤丰养牛专业合作社存栏134头,累计出栏86头,收益80万元。
产业铺路。经过这几年的产业发展,二八甲村已经形成了“山地苹果、沟道养殖、川道大棚”的产业发展格局,这样的成绩受益于“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经营模式。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上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先后成立了勤丰养牛专业合作社、百益苹果专业合作社,吸收所有贫困户,实现了全村贫困户及农户产业全覆盖。
在苹果产业方面,村上把村集体和65户农户的果园,流转到42户,建立百益合作社,有效解决了果园撂荒、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同时,合作社统一对果树严格按照四季的不同要求,春秋深翻地、施专用肥,旺树秋后入冬修剪,弱树来春发芽前修剪;以农家肥和有机肥为基础,套种土豆和西瓜等农作物,作为脱贫致富的另一项收入。目前,这种果园管理模式已为全镇树立了样板,作为成功经验被推广。
大棚蔬菜方面,2017年6月,在县政府与镇政府的资金支持下,二八甲村对自然大棚进行整合改造,加上新建的大棚总数增加至42座,而且都是标准棚,同时还配套建设了水、电、路、钢架、自动卷帘机等基础设施。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些大棚优先让贫困户免费种植,其他农户实行租赁种植,这样为村民省去了修建大棚的较高成本,9户贫困户因此受益并成功脱贫。据悉,改造后的大棚每年为村民增加150万元的收入。
现在,二八甲村脱贫产业已经形成,为了增加更多的收入,全村还充分利用沟坝地和盐碱地,发展特色养殖桑蚕业,带动村上的妇女创业、就业。据悉,现已整治沟坝3条,种植桑树160亩,桑蚕养殖基地厂房已经建成,预计于今年正式开始投入运营。
一鼓作气战贫困,众志成城奔小康。随着产业的建立、家园环境的改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钱赚、有福享。各级党委政府、包扶队伍、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在艰苦奋斗中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