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的延安,人们正在凭票买东西。 封营庄摄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翻天覆地的70多年,是人民生活大改善的70多年。过去吃糠咽菜耐受熬煎,现在大米白面鸡鸭鱼肉任意选;过去几年都添不上一件新衣穿,现在能天天换新,男女老少各有风采。生活越来越美好,但是,我却不能忘记那些年与票证相伴的艰辛岁月。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近40年时间,是票证伴随我们度过的。对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可能听都没听说过啥是票证,更不会懂得票证岁月的酸甜苦辣,但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此记忆犹新。
壹 物资匮乏,票证产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治理通货膨胀。中共中央确立了全国财经工作统一管理的方针,财政状况好转后,大规模回笼货币,通货膨胀的源头被封堵,物价迅速回落,新中国经济建设开始大展拳脚。1953年,新中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当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粮食问题。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但是粮食的增产赶不上人口的增长。1953年10月10日,全国粮食紧急会议召开,经过热烈讨论,确定了新的粮食政策叫统购统销。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11月19日,政务院第194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规定“一切非粮食机构和私商,禁止跨行业经营粮食,农民运粮进城出售,由国营粮店或合作社收购”。
新的粮食政策执行第一年,粮食征购任务超额完成了。第二年,也就是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洪灾,为救灾需要,1954年至1955年,全国统算多购了23亿斤粮,加上许多地方有强迫命令和买“过头粮”等现象,加剧了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紧张程度。为此,国家于1955年3月紧急决定全国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制度。毛主席指出:粮食定产要低于实产,要使农民多留一点,多吃一点,多喂一点,多自由一点,做到“人不叫,猪不叫,牲口不叫”。“三定”的办法获得广大农民的拥护。1955年起,“三定”政策三年不变,增产不增购;缺粮户的粮食供应量,每年核定一次。同时规定:市镇粮食统销由凭证购买,按户核实,改为按人定量供应,粮票就这样诞生了。
布票先于粮票。1954年9月15日起,根据国家《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所有国营、合作社、公私合营和私营织布厂、印染厂和手工业生产纱棉布和机纱手纺纱棉布,一律由国营中国花纱布公司统购、统销,不得自行出售;所有列入中央商业部计划供应范围的棉布及棉布复制品不论花色、品种和质量,在全国一律采取分区,实行定量计划供应的办法。从此,布票即广泛地被使用起来。
在计划经济时代,除必备的粮、油、布票外,从1962年开始,经常使用的还有林林总总的各种购物卡、券、证、票,如肉票、烟票、酒票、肥皂票、奶票、糖票等。随着商品供应的增减,一些商品时而不需凭票,时而又得凭票购买。1960年到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就有一百多种商品需要凭票购买。小到火柴,大到自行车、缝纫机。卡、券、证、票是全国使用种类最多的购货凭证。
贰 日子虽苦,大家一样
有人不了解票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行票证的意义,甚至为其抹黑是十分错误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票证平衡了中国亿万人民的吃饭和穿衣问题,换来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为人民服务初心的一个伟大创举。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土改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对粮食的囤积问题。国家对农民收获的粮食,在“三定”的基础上进行统购。农民实产低于定产,国家以返销粮给予补贴,增产时通过奖励的办法增加收购,这样就稳定了农民和农村。正如毛主席说的,“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统购统销政策让国家掌握了粮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分配,对象主要是城镇人口,办法是按照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供应不同数量的粮食。各地情况不同,我们延安地区的每月标准是:1.城镇居民:不满1周岁5斤,满1周岁8斤,满2周岁11斤,满3周岁13斤,满4周岁15斤,满5周岁17斤,满6周岁19斤,满7周岁21斤,满8周岁22斤,满9周岁24斤,10周岁以上27.5斤。2.干部职工:干部30斤,营业员、服务员31斤,勤杂、报务员、理发员33斤,锅炉工、炊事员、保管员35斤,线路工37斤,汽修工、水暖工39斤,木工、瓦工41斤,大车司机38斤,小车司机35斤,煤矿井下、炼钢炉前工54斤。3.学生:大专:男34斤,女32斤;中专:男33斤,女31斤;高中:男女均为31.5斤;初中:男女均为30斤;体院:男38岁,女38斤;戏校:演员、吹管、打击35斤,弦乐33斤。4.军队:现役军官和士兵,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给养标准规定的粮食定量进行供应,其他各类人员也都根据劳动强度制定了定量标准。
粮食分配甚至细化到粗粮和细粮,细粮主要是面粉,一般占30~40%,大米有时逢年过节供1.2斤;粗粮主要是玉米面,小米占10%,或只供1.2斤。粮食之外,生活必备的食用油也实行分配制。食油的分配不分年龄和身份,每人每月4两。逢年过节形势好时,会适当多供一点。
口粮标准划分如此之细,足以说明粮食的紧缺程度,肉食和蔬菜副食品更是供不应求,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大家都得勒紧裤带过日子。好在国家详细规定了每个人的吃粮标准,大家都按计划吃饭,普遍过着低标准的苦日子。
票证出现之后,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票证的影响。比如外出,首先就要准备好粮票,不然连饭都吃不成,如果是出省还要把本省粮票换成全国通用粮票;过年过节准备添置衣服,就要清查一下自己的布票是不是够买衣料或成衣,假如想从外地买,还得有外地的布票。购买其他商品也是一样,你到哪里买东西,就要有哪里的票证,否则根本买不到凭票证供应的紧缺商品。
那个年代吃粮、打油、买布……几乎所有重要的商品都要凭票购买,没有票证意味着无法生活。日子虽然艰难,但大家都一样。比如干部下乡吃派饭,不论职务高低,除规定的现金还都得按标准交粮票,如有走后门或多吃多占,即会受到严肃处理。就连毛主席每月口粮也才26斤,曾经有过7个月不吃肉不喝茶的纪录。还发生过周总理请客要求客人自备粮票的故事。
叁 不忘艰难,珍惜当下 票证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体制的产物,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居民进行消费品分配的一种工具。
各种票证的发行是随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例如肉票,西安市1955年下半年实行凭票供应,1957年敞开供应,1960年又开始凭票供应,1965年又敞开供应,1969年再次凭票供应。供应数量每次不等,1960年至1962年,供应量最低,每人每月仅为2两,在五一、国庆、春节等节日增供半斤到2斤不等。
可以说,票证是经济的晴雨表。各种票证增多时,说明经济状况在恶化。而票证供应的商品减少时,说明经济状况好转。在实行票证的近40年中,1960年到1962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到1976年,是票证种类最多的两个时期。1979年开始,粮食统购指标在1971年确定的“五年不变”的基础上,每年核减50亿斤,同时增加粮食进口;
1982年开始,生产队、组、户在完成征购任务后,有权处理多余的粮食,国家除统购外,还开展议价收购。
随着物资供应的日益丰富,布料市场逐步放开,布票的功能和作用逐步萎缩。加上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材料的迅猛发展,单纯依赖布票的现象大大改观,到后来甚至出现棉布积压的局面。1983年11月,国家商业部宣布,从当年12月1日起全国免收布票,1984年起停发布票,流通了30年的布票,终于正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1985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用合同定购制度代替统购制度,各地陆续敞开了粮食供应,粮票不再成为购粮的凭证。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加快了轻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增长,轻工产品的产量和品种逐步增加,大大改善了市场供应,凭票供应的日用品迅速减少。到80年代中期,凭票供应的商品已是凤毛麟角。90年代以后,消费品市场逐步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终于可以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市场上自由选购商品,至此,所有票证都已成为历史。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国家实行票证制,对稳定社会、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亲身经历票证岁月的那一代人,我们深刻理解国家的艰难。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重提那一段艰苦岁月,更多的是想提醒后辈们勤俭节约,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能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珍惜眼下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