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千年古村新生记
——延川县关庄镇甄家湾村脱贫调查
     雪后的甄家湾村一隅
    ●甄家湾窑洞民宿
    ●古村院落,处处皆是风景
    ●白雪明办起鸡场发展养鸡产业
  本报记者 王玥
  这是一个千年古村脱胎换骨的新生蝶变,更是一个小山村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时代缩影。
  延川县关庄镇甄家湾村,陕北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由于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没有产业,这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2014年,全村204户706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7户79人,其中因病因残致贫20户,占贫困户总数的74%,是典型的贫困村。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阔别多年的延川县梁家河村视察。总书记曾在这里插队七年,与淳朴善良的延川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进村入户、访贫问苦,为“第二故乡”的亲人们脱贫致富指引方向、鼓劲加油。距离梁家河7公里的甄家湾,也近距离感受到了总书记的温暖和关怀。4年来,甄家湾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2018年摘掉“贫困帽”。
  隆冬时节,市融媒体中心《山村夜话——脱贫村里话小康》调研采访组来到这个千年古村,走进古院落,围坐火炉旁,盘腿农家炕,亲身感受脱贫攻坚给群众带来的幸福生活。
  1 挥手告别贫困
  习总书记到延安视察后,在陕甘宁革命老区县委书记座谈会上提出了“四问”,由此吹响了全国脱贫攻坚的“总号角”。延安市委郑重许下“率先脱贫”的承诺。2019年,延安市整体脱贫,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甄家湾村的变化,便是延安脱贫攻坚的一个精彩缩影。
  贫穷已成为历史。甄家湾村位于延川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的青平川。青平川因当年北京知青史铁生插队生活时,著有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而闻名,也因其川大沟深、土地肥沃,一直以来素有“米粮川”之美称。可地处青平川末梢的甄家湾村,耕地面积1150亩,人均耕地仅1.6亩,且分川地、台地、坝地等多种类型,地块七零八散,连不到一起,形不成整体化种养规模,农户收入主要依靠种玉米和农闲时节外出打零工。没有主导产业,年轻人纷纷外流,千年古村甄家湾一度时间成了青平川上贫穷的代名词。如今的甄家湾,在党的扶贫阳光照耀下,贫穷已经被连根拔起。
  64岁的邓发祥,患有高血压,老伴患有肺气肿,几年前儿子遭电击面部毁容,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一下子没了来钱的门路,生活陷入到极端困难中,老伴儿常以泪洗面。后来借助扶贫政策,老邓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老伴儿在家养猪,再将家里3亩土地流转出去,农闲时节打点临工,家里年收入达到4万元。光景好起来后,老邓主动提出不吃低保了,自愿把低保名额让给更困难的人。
  像老邓这样依靠政策帮扶、自己努力而脱贫的贫困户,甄家湾村还有23户。据介绍,截至目前,该村已脱贫24户74人,未脱贫3户5人均是兜底户,甄家湾村贫困发生率为0.85%。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感慨地说:“现在的甄家湾村,大部分人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美丽新村入眼来。过去,甄家湾村是土路,吃的是河水,到处是牲口的粪便,到处柴火乱堆乱放,村里污水横流、尘土飞扬。5年时间,甄家湾新村悄然出现。在与旧村相邻的另一处山坡上,甄家湾新村在这里美丽崛起。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土路变成水泥路,窑洞外貌普遍得以改造,窑洞上统一加盖了琉璃瓦,村里修建了地下污水管道。家户的高门院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开放式院落。每一个院落都扎起了木篱笆,辟出了一块块小花园。现在走进甄家湾村,清清河水绕村流过,干净的乡村道路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富有陕北特色的砖窑院落整齐地排列在山脚下。进入一户户家中,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小院、修葺一新的窑洞,以及主人脱贫后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如果夏天来,家家门前鲜花盛开,秋天红枣满树,景色就更漂亮啦!” 
   家门口打工赚钱。结合“三变”改革,甄家湾推动土地经营权“二次流转”,与上市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千亩黄花菜基地”。过去,农户种玉米每亩收入二三百元,许多人觉得种地不划算,纷纷将土地撂荒,地里黄蒿长得一人高。村党支部书记白云介绍说:“现在土地整体流转15年,每亩地按200元流转,前五年一次性付清,后十年可继续拿租金,也可以用土地入股。”如此一来,村民既可以从流转土地中获得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入。而且,村集体还占30%的股份,集体经济收入也有了渠道。56岁的贫困户甄随阳是个泥水匠,将9亩土地全部流转后,从土地上完全解放出来,基地有活就近打工,基地无活外出打工,去年收入3万多元。刘志权、邓发祥等贫困户,常年在“千亩黄花菜基地”打工,增加收入数千元。黄花菜现在每亩收入8000元,以后还准备筹建黄花菜烘干厂,用工机会和岗位将逐渐增加,更多的甄家湾人将会实现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的愿望。
  返乡创业成热潮。在去甄家湾村采访之前,延川县委副书记张晶告诉记者,脱贫攻坚前,延川许多村都是“空壳村”,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这一点,在甄家湾村得到了充分印证。甄家湾村前几年走得只剩下74户126人,大部分还都是老弱病残。家乡变美了,增收机会多了,不少外出务工的甄家湾村人选择了“往回走”,有的发展养殖业,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办起了民宿。
  41岁的白云,是村里公认的能人,曾在外搞过建筑工程、开过饭馆,2016年回到村里发展,2019年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曾在外做服装生意的张海芳和丈夫甄小利回村后,办起农家乐饭馆,年收入3万多元。
  曾在城里鼓捣二手车生意的白雪明,看到村里发展旅游业的商机,毅然回村办起了养鸡场。他信心满满地说:“尽管现在还没挣钱,但还想扩大规模,一定要在养殖上干出点名堂。”
  目前,甄家湾村已有20多人返乡创业,这些人接触过外面的世界,头脑灵活,有股闯劲,正成为推动甄家湾发展的“领头羊”。
   2 文化旅游支撑 
  我们在调研采访中感到,甄家湾村这55年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围绕古村落做文章,培育了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抓住一种资源。甄家湾古村落始建于蒙古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至今已经有755年历史。现1265755存古窑洞66院167孔,窑洞建筑以花墙石窑为主,66167依山就势,层窑叠院,错落有致,是陕北地区极为罕见的保护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村民眼里,这是不值钱的破烂玩意,但在市政协包扶领导眼里,这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在市政协的帮扶下,村上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乡村文化旅游公司,将所有的古窑洞全部流转到村集体,以古村落保护提升为核心,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并将甄家湾新村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承接点和功能区,打造窑洞民宿酒店64孔,开办农家乐33户,游客到64这里即可摄影写生、教育研学,又可体验传统文化。
  村民甄世堂说:“我家有77孔古窑洞,全都流转给合作社了。现在村上把古窑洞保护起来,打造乡村文化旅游。这样的村子不多,再不保护就没有了。能保护起来并且利用好、能赚到钱,这肯定是好事,群众都很支持。”
   打造“四个”基地。影视摄影、教育研学、写作创作、传统文化体验,这是甄家湾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定位。所有建材都在原址上收集,所有项目都按照原貌恢复,整修后的古窑洞古色古香、原汁原味,成了承载陕北历史记忆的“天然博物馆”。依照史书记载清咸丰时期的社会状况,村里布展了民居、农耕、织染、酿造、群众艺术等55个院落14孔窑洞,为游客回味“乡愁”提供了去处,为中小学生教育研学提供了平台。两年来,先后接待清华大学附中、西安美协、陕西作协和陕西省文联等团体10多10批,他们或绘画写生,或文学采风,用艺术作品进一步扩大了甄家湾村的知名度。党中央在关庄召开太相寺会议时,后勤部队就进驻在甄家湾村,红色基因使这里成为许多影视剧取景必选地,先后拍摄了《建国大业》《信仰》《高楼万丈平地起》《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红色利剑》等多部红色题材影视剧,累计为村集体和村民创收60多万元。在我们调研采访结束后,《飞雪60迎春》剧组又来到这里拍摄一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村民在家门口纷纷当起群众演员,几天下来,有的家庭收入上千元。“现在村上发展很好,来拍电影的、画画的,还有学生娃娃,来的人很多,一些农民还能当群众演员,我觉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村民们对甄家湾村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配套绿色产业。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甄家湾村主动融入延川县“名人名篇名山水,古寨古镇古村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中,还先后建成核桃园300亩、中药材200亩、黄花菜1000亩,供游客观光3002001000采摘,助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等到明年黄花菜开花了,古窑、流水、黄花各种美景叠加在一起,摄影效果特别好!”关庄镇文化旅游事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田静向我们推荐道。
  美丽的甄家湾,美好的日子刚刚开始。 
  记者手记
  脱贫了,还要奔小康
  本报记者 王玥
  在延川县甄家湾采访,我们的心情始终处于一种激动、亢奋状态。一方面是为老百姓脱贫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为脱贫攻坚带给农村的变化感到高兴。
  61岁的刘志权,因儿子患有抑郁症,别无选择地挑起了儿子一家的生活重担。贫穷,没有压弯他削瘦的脊梁,也没有打垮他生活的信心。他又当生态护林员,又当全村民宿的专职水电工,有剧组来拍戏时还兼职当群众演员。“一年大概能收入两三万块钱,感觉生活越来越充实,光景越来越好!”
  2019年,他将自家11亩土地和3孔窑洞流转给村上。我们去采访的时候,3孔窑洞已按宾馆标准进行了装修。“脱贫了,有没有信心奔小康?”“有,党的政策这么好,我现在还不老,要扑下身子好好干,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甄家湾脱贫的成果,不仅是基础设施变了,也不仅是培育了一项文化旅游产业,主要的是解决了群众“精神上的贫困”。脱贫中,社会各界和扶贫干部真情帮助,使他们感到了温暖和关怀,更加坚定了他们“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的想法,鼓舞了斗志和干劲。
  我们跟随镇村干部进户采访,每到一家,他们都握着镇干部的手,唠家常、说发展,亲热得就像一家人。干部对每家的情况了如指掌,谁家几口人,谁家娃娃学习怎么样,样样盘儿清。一场脱贫攻坚战,把干群关系拉得更近了,扶贫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好。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盘坐在农家炕头,谈着今后的打算,村民们异口同声表示,要在现在脱贫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奔小康。小康是什么,也许他们说不上来,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喜悦写在老百姓的脸上,精气神也写在老百姓的脸上。小康路上,他们信心满满,内生动力充分释放,定会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