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一张奖状背后的故事
宣讲者 郝惠妮
  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中,陈列着一张珍贵的奖状,它是由毛泽东亲笔题词赠给三五九旅供给部政委罗章同志的。这张奖状由边区生产的漂白布制成,长42厘米,宽30厘米,印有红色的齿轮、麦穗图案,中间是毛泽东提写的“以身作则——赠给罗章同志”。
  罗章同志1907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万载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0月随军长征到达陕北。抗战爆发后,他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
  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在边区开展的长达8年的大生产运动中,被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是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罗章同志就是其中一位模范典型代表。1941年春,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伟大号召,开赴南泥湾参加大生产运动。罗章同志从旅政治机关调到供给部任政治委员,专门分管全旅大生产的组织实施。实际上,罗章同志的工作任务很重,负责部队的各项供给,既繁杂又具体,本身就够忙碌的,但他仍主动参加开荒生产。他扛着一把大镢头,往来于全旅三十万亩分散在各个山头的一百多个生产点上,走到哪里,就和哪里的干部战士一起开荒。有一次,他从延安去南泥湾途中,因马受惊不幸将右臂摔伤。他没有回机关包扎,继续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后来王震旅长知道后到处打电话,下命令要把他拖回来休息。可他仍奔走在各个生产点上和大家一起开荒、播种,直到忙过一个多月回到旅部时才知道了这道命令。王旅长见到罗章后,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连命也不要了?”罗章回答得很干脆:“全旅开荒播种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罗章同志就是这样把革命事业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在全旅上下到处传颂。后来罗章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我想,干部的以身作则首先是要勇敢,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其次,干部的以身作则还要勤奋,不怕吃苦,艰苦奋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罗章同志是一位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当年参军走时,他的父亲给他装了一小袋没有脱粒的稻谷,让他在路上吃。可一路上罗章都把它当作是种子,是念想,一直没舍得吃。来到南泥湾后,他发现这里有大片平整的田地和充足的阳光、水源,很适合水稻种植,于是他想到自己那一小袋稻谷正好可以当做种子,便带领战士们试着开辟了一块稻田,结果种植水稻获得成功,从此南泥湾开始了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和生产,这为改善机关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因为水稻田,南泥湾成了人们心中的陕北好江南,著名歌曲《南泥湾》更是被世人所传唱。
  罗章同志在大生产运动中的突出表现和取得的显著成绩,不仅得到了王震旅长的赞扬,认为他是劳动者的典型,是一个意志如钢的革命战士,西北局高干会上还被评为全边区22位劳模之一,更是得到毛主席亲笔题词的“以身作则”的奖状。罗章同志将毛主席的题词铭记在心,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在什么工作岗位都始终把“以身作则”放在首位。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它之所以能取得极大成功,就是因为革命队伍中有无数像罗章同志一样的模范典型。今天,当我们注视着这张奖状,当我们置身于南泥湾绿油油的稻田之中,当我们默读或聆听亲历者的回忆时,大生产运动的热烈景象和像罗章同志一样的模范典型的伟大形象便会跃然眼前,他们那种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将不断激励我们青年一代发奋图强、勇往直前。